李雲龍的八個營多嗎?也就孔捷能跟著點個贊,旅長又要罵人了

李雲龍的八個營多嗎?也就孔捷能跟著點個贊,旅長又要罵人了

當李大腦袋在孔捷和丁偉面前吹噓自己有八個營七千人的時候,那是一九四四年。而在亮劍剛開始的時候,老李已經是主力團團長了,經過幾年的發展,到抗戰結束之前的一年,老李才只有八個營,只能說他這個發展速度有點拖後腿了。

雖然有八個營,但是如果除去團部直屬的警衛連,特務連,工兵連,炮兵連,通訊連,衛生隊之類的技術部隊,剩下的戰鬥人員,最多也就是六個營,兩個步兵團的規模。要是1939年的一個團,到1944年才發展到兩個團,解放戰爭就沒法打了。

來看看八路軍的發展情況。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全軍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總共五萬人。而到亮劍開始時的1939年,八路軍全部兵力的數字是多少呢?四十萬人。到抗戰結束的時候,新四軍和八路軍的兵力總計120萬人,這就等於說,從1939年到1945年,八路軍的兵力增加了三倍。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意味著,一個1939年的主力團,必須要把自己的兵力擴張三倍,這才算是完成基本任務。因為這是平均數字,連這個指標都達不到的人,就是沒有完成任務。而老李這時候才完成了兩個團的任務,距離達到八路軍的平均水平,還差一個團。

李雲龍的八個營多嗎?也就孔捷能跟著點個贊,旅長又要罵人了

老李所在的是一二九師,抗戰爆發後上前線的時候,全師兵力大約一萬五千人左右,而到抗戰結束的時候,不算徐帥在山東拉起來的隊伍,就算算陳錫聯,陳再道,楊勇,王新亭,秦基偉,陳賡這些人的縱隊,合計兵力大約二十萬人。

其中,1939年的時候,秦基偉的職務級別實際上就相當於團長。不過,這時候秦基偉的團還是一千多人的小團,不是兩三千人那種主力團。到1945年的時候,秦基偉的職務是二級軍區司令,實際上兵力相當於一個三個團的縱隊,兵力大約一萬多人。到解放戰爭初期,秦基偉也還只能說自己是陳賡的四縱小兄弟。

而李大腦袋在劇中的上級,也就是三八六旅旅長陳賡,這時候已經是二級軍區的司令員,到抗戰結束,解放戰爭辦法的時候,整個四縱兵力大約四萬人,是中野各部隊中兵力最多的部隊,因此才被軍委明令留下來當做軍委的戰略預備隊。要是他手下的團長都和李大腦袋是一個水平,一個發展速度,讓旅長的臉往哪兒擱?

李雲龍的八個營多嗎?也就孔捷能跟著點個贊,旅長又要罵人了

至於說孔捷表現得十分驚訝,而丁偉表現得比較淡定,這隻能說孔二愣子確實是太老實了,但在這次吹牛之後,孔二愣子也趕緊開始跑馬圈地,招兵買馬,大肆擴張隊伍了,所以才要強行收編黑雲寨的謝寶慶,並且給了一個獨立大隊的番號,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獨立營。

不過,在集結隊伍圍攻平安縣城之前,老李其實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力,集合起來一清點,才發現自己已經有近萬人的部隊了。而這時候老孔和丁偉都還沒有把部隊集合起來,還在分散遊擊的狀態,所以老孔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新二團這時候到底有多少人。大概率是要到他集合起來以後才會發現,他的部隊人數也不比老李少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