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亮劍:作為一個外來戶,李雲龍憑什麼能把獨立團緊緊抓在手裡

部隊是講山頭的。越是高度的紀律性的組織,越容易形成小圈子。一旦形成了小圈子,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好惡、目標。對於一支部隊來說,未必是壞事,但是從整體來看,卻影響了大局和團結。

獨立團也是個山頭,孔捷就是一把手。獨立團的戰士,只認孔捷。所以,當孔捷被撤職時,戰士們紛紛表態:我們要跟你走!站在一邊的李雲龍格外尷尬。

亮劍:作為一個外來戶,李雲龍憑什麼能把獨立團緊緊抓在手裡

一支部隊的首任指揮官,一支部隊的創始人,是這支部隊的靈魂,所以,更換部隊主官是一件風險很大的麻煩事。例如新一團團長的人選,副總指揮斟酌又斟酌,最終才確實由丁偉擔任。同樣,獨立團的團長人選,也是個麻煩事:

一是獨立團接連戰敗,士氣低落;

二是獨立團的戰士彪悍勇猛,心氣特別高,普通人降不住。

三是形勢複雜,部隊隨時處於作戰和轉移當中,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磨合。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李雲龍這個外來戶,用了短短的時間,就把獨立團抓在了手裡面。李雲龍憑的是啥?

亮劍:作為一個外來戶,李雲龍憑什麼能把獨立團緊緊抓在手裡

一、紀律不是決定性因素

有人可能覺得,因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上級的任命必須無條件服從,既然讓李雲龍當團長,那麼他就是團長。這話沒錯,戰士們確實會接受這個命令,也會服從李雲龍的指揮。但是這種服從,和那種親密無間、水乳交融、肝膽相照的關係,差了一個檔次。

制度和紀律是剛性的,能“壓”人,卻不能服人。

亮劍:作為一個外來戶,李雲龍憑什麼能把獨立團緊緊抓在手裡

二、孔捷也不是關鍵

李雲龍在獨立團迅速打開局面,孔捷功不可沒。無論是縮編部隊,還是任命張大彪,這兩項人事變動多虧了孔捷的說服工作。孔捷靠的是自己在獨立團多年的威信。

還有一點,孔捷是李雲龍一個班出來的戰友,戰士們似乎容易接受一些。

此外,獨立團打了敗仗,戰士們都有點抬不起頭來,對上級的任命只有接受。

然而,以上種種,也不是關鍵因素。

亮劍:作為一個外來戶,李雲龍憑什麼能把獨立團緊緊抓在手裡

三、真正讓獨立團戰士們心服口服的是兩場大勝

獨立團最慘的一場戰鬥,第一場是跟坂田聯隊對壘。團長孔捷負傷、政委李文英犧牲,主官都這麼”慘“,營連級指揮員和戰士的傷亡肯定更大。所以旅長說坂田聯隊是386旅的死對頭。

李雲龍在蒼雲嶺之戰,一炮幹掉了坂田,幫獨立團報了大仇,戰士們嘴裡面不說,心裡卻異常佩服。

第二場戰鬥,是李家坡之戰。接連失敗的獨立團在李雲龍的帶領下,巧取李家坡,勝得酣暢淋漓。獨立團得以翻身、揚眉吐氣。

這兩場大勝,李雲龍不拘一格的戰術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喜歡劍走偏鋒的他,用實力贏得了獨立團戰士們的尊重,大家心服口服。

想讓大家接受你,一切都是虛的,只有用實力才能贏得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