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聯商務:社交新零售崛起,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贏

企聯商務:社交新零售崛起,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贏

一、收穫的新知/改變的舊知

1.傳統的廣告你還在看嗎?——越來越少。

對於傳統廣告,一是投放很容易被屏蔽,比如愛奇藝等註冊會員屏蔽廣告;二是廣告投放成本高,收益不容樂觀。在樊登老師有一期講書裡曾經提到,為屏蔽、過濾廣告而收取一定的會員費用,願意付費的用戶比例非常高,因為這樣提高了用戶的體驗,一方面用戶願意為提升體驗而付出一定的金額,另一方面,簡單粗暴的廣告已難以真正地吸引消費者,因此,傳統的廣告越來越難有所收益。

2.社群新零售蓬勃發展,盤子有多大你知道嗎?!

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APP全面普及,成為移動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這些社交平臺佔據了用戶的大量時間、使用頻次高、黏性強,流量價值極其豐富。以微信為例,2018年底,微信月活已高達10.98億,微信生態以其基礎即時通訊功能為基礎,擁有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不同形態的流量觸點,同時藉助微信支付,用戶在一個生態內可以完成社交、娛樂、支付等多項活動,為電商降低引流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企聯商務:社交新零售崛起,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贏

社交電商的高效獲客和裂變能力吸引了眾多企業加入,2018年社交電商成為資本的寵兒,拼多多、雲集、蘑菇街等社交電商的上市更是將社交電商推上風口。行業規模快速增長,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5億元,環比增長255.8%,成為網絡購物市場的一匹黑馬。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社交電商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也不斷增加,2015年-2018年三年間,社交電商佔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從佔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比例從0.1%增加到了7.8%。社交電商規模及增速


3.橋黑板!劃重點!——社交新零售變現五步走

盤子這麼大,想分一杯羹就不能盲目發展,來來來,五步走起來。

企聯商務:社交新零售崛起,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贏

第一步,打造優質內容

內容啊,內容啊,翻來覆去告訴你,最重要的就是內容啊!注意,做內容不是自娛自樂,不能閉門造車,而忽略了大家真正的需要和關注的東西。回顧一下馬斯洛需求,是如何分析用戶需求的,結合自己的個人品牌卡位,去打造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

第二步,做好平臺卡位。

要做好個人品牌,通過個人品牌產生價值。

第三步,公域流量轉到私域流量。

雜轉呢?去看看我的上一篇文章《別再埋怨大海打漁難,學學如何培育自家小魚塘——100%成交數,公域流量轉私域流量》吧。

第四步,私域流量的維護——沒事找事

一是要有長時間的陪伴,比如說萌姐的各種訓練營和陪伴計劃,你該早起了,我陪你啊,你該運動健身了,我陪你啊,在陪伴的過程中,二是要發生一些事情,信任就產生了。這一部分也可以具體看下上篇文章哈。

第五步,選對貨,做好產品銷售

比如,萌姐的模式就是一手賣課,一手賣貨。

以上這五步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需要不斷循環去做,形成一個綜合的閉環。

4.作為優秀創業者的你該怎麼做

企聯商務:社交新零售崛起,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贏

(1)要正確理解變化——千變萬化

馬雲老師原來有一句話,相信大家是有印象的,就是他說:阿里巴巴的企業價值叫做擁抱變化。但是,今年他在退休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們現在的企業價值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的企業價值叫做:要正確理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這樣的表述有區別嗎?區別很大。現在的變化很快,任何一種模式、一種平臺都有可能稍一不慎就失去了相應的流量信任。對於社交新零售模式,可能比較樂觀的只有1~2年,因此要抓住這個關鍵的時期去發展。


(2)要不斷抓住紅利期

在紅利期入場,在無利息的時候進入到進入到下一步紅利期,創業就是一個不斷抓住紅利的過程,有的人能一直抓住紅利期,而有的人則不行。突然想起了第四課的時候姚老師說的一句話:任何一次財富的締造必將經歷一個過程,先知先覺經營者,後知後覺跟隨者,不知不覺消費者。那麼在今天互聯網時代發展變化的今天,我們一定要成為先知先覺的經營者,即使成為不了,我們也要做堅定的跟隨者。

企聯商務:社交新零售崛起,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贏

二、我怎麼做

首先是對於課程本身,缺少一個總結,需要聯繫個人品牌訓練營去再次回聽、回看課程以及自己的總結。因為自己目前還在體制內,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的迫切,反而讓自己有了更多的惰性,沒能認真思考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對於自己期盼了解目前零售發展大勢的初衷踐行不足,或者說踐行的速度太慢了。

其次是在學習社交新零售課程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打造特色的個人品牌的重要性,因此,內容為王是首要任務,給自己半年左右的時間,從第一步、第二步向第三步、第四步去逐步推進,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不能停滯不前。

最後是堅持去做。信任來源於陪伴,你堅持去做,堅持輸入——豐富迭代自己,堅持輸出——打造專業的體系,這是很重要的。目前微博的發送內容及頻次已經基本能適應,這也是一個過程,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沒什麼可法的,關鍵就是在於缺乏大量而穩定的輸入,所以覺得自己“沒東西”,想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更值得大家的信賴,還是要努力並且堅持去做,開始很難,堅持更難,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