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作者 |多多黛 主播 |一一

△點擊上方播放音頻,聽一一主播為你分享育兒技巧

01

我朋友圈最近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一邊是欣慰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一邊是捶胸頓足地叫喚自己的時間都“餵了狗”。

沒有什麼驚天地的大事情發生,只是學期過半,他們的孩子剛經歷了期中考試。

一個老母親更是甩出了這麼一張圖。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有一個女孩的媽媽,在評論區誠懇地問:“有女版的嗎?”

說時遲,那時快。立馬朋友圈又曬出女版“邀請函”。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身為一個老母親,特別理解諸位“戰友”的苦衷。

還記得那個段子嗎?

什麼關係!

你說是什麼關係!

原來是,X和Y互為倒數關係。

可是,很多老母親的心聲是,只想眼前這個寫作業的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面對作業,孩子只想裝瘋賣傻地問:

“作業是什麼?可以吃的嗎?”

老父親老母親,含淚回答:

“作業是光,作業是電,作業是你通向成功的神話。”

可是,自從有了作業,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都是埋怨、嫌棄,再也找不到昔日左擁右抱,你儂我儂的畫面了。

02甭管你是企業高管、職業白領還是老師,只要你家的娃開始上小學了,那麼,你們都是同一類崩潰的人。

知乎上,有一個既是中學老師,又是孩子媽的網友,她表示,自己養的娃是自己這麼多年,教的學生當中最笨的,最想揍的那個學生。

是親生的嗎?

確認過的眼神,的確是親生的。正因為是親生的,所以才會有更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娃,他是最棒的,火眼金睛,所有的難題、怪題,在他們手下都成了“答案”。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本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這是孩子對父母的心聲。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是什麼賦予作業這麼神聖的力量,追究其原,還是經驗豐富的父母們。

對於剛入小學的孩子們來說,學習不容易,坐在板凳上,不能動不能笑,更不許露出小白牙,老師也挺嚴厲的,不像幼兒園老師,像媽媽一樣溫暖。好不容易熬到放學了,看到親媽,幾乎是執手相看淚眼。

可一句:“今天有作業嗎?”打破所有的美好。

只想高呼一聲:“作業你你這個‘養子’,這是我的親生父母,不是你的。”

孩子的真實心理不被看到就生氣了,對於毫無反抗力的軟萌孩子們,能做的只有撒嬌和發脾氣。

老母親積攢了一天的能量,只為了陪伴孩子寫作業。

可是,眼前這個磨磨蹭蹭,扭扭捏捏的娃是個什麼鬼?一問三不知,什麼作業不知道,多虧現在有一個校訊通,這真是一個好東西,讓家長們對於作業的數量和內容是門兒清。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開始寫字,娃兒們又開始作妖了。

餓了。

吃。

想上廁所。

去。

累了。

……

你到底想要怎麼樣?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孩子淚眼婆娑地看著親媽,心裡想的完全不被理解,能幹嗎?只能和作業這個“養子”假裝相親相愛。

於是,裝著裝著就出錯了。親媽吼叫模式開啟,為什麼不能好好寫?

一萬個為什麼在孩子心理盤旋,好好寫作業就那麼重要嗎?不說我是唯一嗎?我是最愛的人嗎?大人說話怎麼也不算話呢?

看到這兒,很多老母親們,肯定想蹲下來抱抱自己,自己家的親兒子(女兒)就是這樣子的。

不是說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一片葉子,不是說每一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現在就成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呢?

因為娃兒們對需要父母的關注和愛是相同的。

03

學習很重要,作業更重要。可是,對於孩子來說,自己才是親媽的唯一,除了作業,我們還可以談點別的。

放學了,面對孩子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微笑待之,等著孩子開口說學校遇見的一些事,或是有趣的,或是難過的。

做一個認真的傾聽者,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關注的。

對於剛上學的孩子們來說,學校的各種規則,已經課堂紀律,都像是繩子一樣五花大綁地捆在他們身上。

對於孩子的一些需求,媽媽們先覺察出來,比他們說出來,這種體會是不一樣的。

《育兒大師》裡有一個小男孩,最讓媽媽頭疼的就是寫作業,不僅不寫作業,他還撕作業本,表明態度和媽媽叫板。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父母看到的孩子討厭作業,卻沒有看到他背後的情緒。

媽媽弄了一個廢品回收站,一天到晚地忙。爸爸在另外一個地方上班。他們從來不帶他出去玩,他從同學那裡知道這個城市特別多好玩的地方。

兒童專家蘭海安排他們出去玩了一次,也搞了幾個父母和孩子的互動遊戲,男孩很開心,當下就表示,自己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

陶行知有一首小詩:

人人都說孩子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弱以為孩子小,

你比孩子還要小。

孩子雖小,但是,心卻跟明鏡兒似的,什麼都知道。之所以和作業勢不兩立,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在父母的心裡作業比自己重要。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去強迫孩子寫作業。讓孩子在回家之後,不是一直催促孩子寫作業。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正如兒童心理學家尹建莉說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老母親們都知道,作業是孩子的。可是,如何才能讓孩子知道作業是他們的,那就是父母少說一些,少做一些。我們只負責好好愛孩子,至於作業,就交給孩子,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輔導。

作業是“抱養”的,孩子是親生的,為了作業,得罪了孩子,真不值得。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放過”作業,“抱緊”孩子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