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因為疫情原因,全國中小學都還沒有開學。

孩子們需要在家上網課,難免長時間接觸手機和網絡,家長也很難時刻看著孩子,對上網內容進行篩選。

缺乏認知和判斷力的孩子,拿到手機之後,面對這些好玩兒的,根本無法作出選擇。

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網絡資源背後,孩子一步又一步深陷入網絡詐騙的陷阱。


01

刷禮物花了10萬塊

這幾天,看到一條讓人心情複雜的新聞——

一個來自湖州的小女孩,給主播打賞,花光了家裡10萬元的積蓄。

女孩家境並不富裕,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裡至今還買不起房,租房居住。女兒充值的錢,是爸爸這些年打工攢下的所有錢。

今年過年,因為孩子需要上網課,爸爸才把手機拿給了孩子。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小女孩在快手關注了7、8個遊戲和唱歌的主播。主播告訴小女孩如何點擊充值,還不停地讓小女孩送禮物給自己。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禮物越來越漂亮,價格也越來越貴。

小女孩頻繁地刷禮物,吸引了好幾個主播加小女孩微信。還有主播教孩子,如何一步步繼續充值,如何刪除轉賬信息,不被發現。

就這樣,小女孩一步步地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這個新聞裡,直到最後被爸爸發現,小女孩還感覺十分茫然。

她不知道刷禮物要花錢,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在這個事件中,最該受到指責的,不是孩子的天真,而是是誘導小女孩打賞的主播。

小孩也許不清楚打賞花錢代表什麼,但已經是成年人的主播一定清楚。

這些唯利是圖的騙子,看準孩子年紀小、心智不成熟的特點,利用網絡,把魔爪伸向了孩子和背後的家庭。


02

針對孩子的網絡詐騙,

有多可怕?

比金錢的損失更可怕的,是騙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威脅孩子的生命。

有個11歲的小女孩,在某直播平臺上打賞100萬元。

如此鉅額的金錢打賞,孩子是如何被誘導的呢?

好幾個主播添加了小女孩微信,並且以哥哥妹妹相稱。這些所謂的哥哥們,要求小女孩每天都要去自己的直播間刷禮物。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如果小女孩只給一個主播打賞,其他主播就會紛紛聲討,來責怪“妹妹”偏心。

利用這種精神綁架,他們在小女孩手裡瘋狂撈錢。

甚至還有男主播,給小女孩發一些言語曖昧的信息還有語音:

“你來看我一眼,我就很開心,至少你心裡有我。”

“一個把心都給你的哥哥。”

“你是喜歡我,還是不喜歡我?”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這些曖昧不清,類似戀人的信息,是男主播發給這個11歲小女孩的。

更恐怖的是,還有一名男主播要求小女孩和自己一起自殘,

“你劃一刀,我劃十刀。”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騷擾、自殘,難以想象,再進行下去,小女孩會遇到什麼。

這些主播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嗎?

他們當然知道。

不但如此,他們還要求小女孩不要告訴父母刷禮物的事情。甚至手把手教小女孩,如果父母發現刷禮物,該怎麼說才能矇混過關。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當我們有孩子的時候,請不要低估人性中的惡意。

孩子年齡較小,內心單純,缺乏人生閱歷和判斷力,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就很容易相信所謂的“對她好”的人,很多不好的事情就是這樣開始的。

2018年的時候,發生過令人氣憤的“B站UP主教唆10歲未成年少女文愛”的事件,UP主就以“老婆”來稱呼小女孩,不但給小女孩發黃色低俗的內容,還教唆女孩離家出走,甚至暗示女孩用自殺來反抗媽媽。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騙子猖狂,屢屢得手,不但讓父母的血汗錢,付之東流。

我們更害怕的是,孩子會在他們不擇手段的教唆下,懵懵懂懂地犯下大錯。


03

網絡世界中,

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

手機網民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學生群體佔比為25.4%;

未成年人互聯網接觸率超過90%,9歲以下孩子佔比達到57.4%。

互聯網發展下,孩子接觸網絡和手機的年齡越來越早,使用手機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甚至,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還沒有孩子和手機待在一起的時間長。

這種情況下,教孩子在網絡的潛在危險中,學會保護自己,變得尤為重要。

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孩子。

(1)教孩子提防騙子

深圳龍崗的一名小男孩,就靠著反詐騙教育,成功阻止了媽媽被騙。

原來,小男孩的媽媽接到假裝警察的騙子電話,讓她去銀行匯款。

兒子在學校接受過反詐騙教育,知道警察是不會問微信號、銀行卡等個人信息的,立馬發現不對。但是媽媽不聽孩子的勸說,非要去銀行。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兒子無奈,只好報警。最終在真正的警察及時阻止下,避免了媽媽被騙。

父母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他的警惕性就會大大提高。

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和家人的個人信息以及私密照片,不能發給陌生人。一旦發現有人找自己要類似信息,直接告訴爸媽。

父母還可以把網絡上孩子被騙的各種新聞,彙總分類,發給孩子,讓他小心。

(2)創造和孩子的“特殊時光”

屏幕上癮研究專家肯柏利.揚博士認為:缺乏良好家庭養育關係的兒童,以及社會或應對能力不佳的兒童,更可能形成不當或過度的上網習慣。

內蒙古的10歲小男孩小孫,陸陸續續給了主播10萬塊錢。

原因只是因為,主播告訴小孫,只要給自己刷禮物發紅包,就能和他做朋友,陪他一起玩遊戲。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可過段時間,錢收到了,主播就把小孫拉黑了,他這才知道自己被“朋友”騙了。

如果孩子回家就能得到溫暖,還會輕易地相信一個陌生朋友嗎?

父母的信任和陪伴,是孩子遠離誘惑的基石。

父母可以選擇一段固定的時間,作為和孩子的“特殊時光”。

“特殊時光”指的是,沒有手機,沒有其他人干擾,專屬於你和孩子的陪伴時光。它能讓孩子充分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和重視,擁有安全感。

具體在“特殊時光”做什麼,父母可以事先和孩子共同討論,比如一起塗鴉、一起做手工、一起做菜,一起看電影,一起聊天等。

(3)教孩子學會拒絕

引誘詐騙時,騙子會對孩子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比如:能不能把你媽媽的微信號和登錄密碼給我。

有的孩子即使心裡感到不舒服和不對勁,也不知道怎麼拒絕。

不懂拒絕的孩子,常常是“聽話”的孩子。當孩子被灌輸“聽話才是好孩子”的觀念,他會覺得無論對錯我都要接納,不然我就不是乖孩子。

按照“比林定律”,人一生中遇到的麻煩,有一半是因為沒有及時說“不”。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絕對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懂得拒絕是一種自我保護。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拒絕而疏遠,那些因此而冷落或者冷嘲熱諷的,一定是別有用心,孩子該趁早遠離。

當孩子遇到他感覺不舒服的請求,可以堅定地告訴對方:“我不喜歡這樣,”並說出拒絕的原因。

育兒路是一條漫漫長路,路途中孩子會面臨不少危險。我們很難時時刻刻盯著孩子,所以事先讓孩子加強防範和教育,讓孩子懂得怎麼保護自己,就變得尤為重要。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向陽而生,茁壯成長。


-END-


策劃:有養

視覺:magic 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