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糧?真不用

囤糧?真不用

3月下旬以來,國內稻米市場價格上漲,不少地方出現了囤糧、囤米現象,採購氛圍提升。

糧食採購:“圈內冷靜,圈外熱”

受近期越南、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宣佈限制或禁止糧食出口消息影響,北京市民鍾先生到超市採購了不少大米和白麵。

買了5袋大米、5袋白麵。平時一般都是吃完了再買,一次只買一袋。聽說很多國家都禁止糧食出口,很多人都覺得糧食是不是將來要漲價,所以大家都買點大米在家備著。我看大家都買,我也就多買一些。

像鍾先生這樣集中採購大米的不是個例,不少市民也加入到囤積大米的隊列中。由於採購的人多了,稻米的價格也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卓創資訊稻米高級分析師陳曉珊:

據卓創統計,截至4月8日,國內的普通稻穀到場主流價漲到了每斤1.25元至1.45元,優質稻穀到場的主流價漲到了1.35元至1.65元。多數地區平均漲幅達到5.52%,個別地區上漲幅度達到16%。

雖然近期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權威部門已經明確表示,市民不必擔心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大幅上漲,而且袁隆平等稻米行業的業內人士也表示,中國不會出現糧荒,但依然沒能完全阻止這種“圈內冷靜、圈外熱”的現象。

稻米行業內普遍認為國內的稻穀供應十分充足,加工庫存按需按優採購也是常態,但是在業外出現了一些囤米囤糧的現象,採購氛圍也提升,最主要還是受到了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個別國家大米出口政策收縮,出口價格也有所上漲,對國內消費者的心態產生了影響,導致採購量增加,間接導致價格上漲。

囤粮?真不用

稻穀供大於求,糧食安全有保障

農業農村部近日表示,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雖然部分國家限制或禁止糧食出口,但從往年來看,進口的部分只佔到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進口的大米只佔到約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近日透露,如果糧食價格出現波動,將採取措施進行平抑。

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庫存是充足的,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一旦糧食市場出現波動,我們國家有充分的調控手段進行平抑,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影響。

陳曉珊分析,隨著國家儲備糧開始拍賣,稻米市場價格將回歸平穩。

4月上旬,新糧緊缺,國儲糧也沒有開拍,目前市場價格總體上漲。不過,由於國儲的中晚稻投拍在即,可能給市場帶來一定降溫,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已經不大。5月份以後的走勢主要看國儲稻穀的拍賣底價,可能呈現“按質定價、優質優價”的特點,市場也會逐步迴歸理性。

記者:蔣 勇

編審:劉志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