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越是活得長久,越會避免掉進“能力陷阱”

點擊右上角【關注】職業瓶頸導師趙默的頭條號,獲取更多職場轉型乾貨方法論

前兩天,有學員問我,一個人是否向上發展,是能力長板決定的,那麼一個人的能力長板上限由什麼決定?

簡單來說,能力上限大多是後天大量可以練習和實踐的,能力的高低,是由你過往5年的努力息息相關,或許你擅長某一項能力,就去從事,但是往往會掉進你的能力陷阱,後面就固步自封,那能力由哪幾個因素才可以提升呢?今天我想結合我過往的管理歷練和生涯案例,給大家幾點啟發。

具體來說,能力長板,由3個不同的因素決定。

這3個因素,在不同層面上影響著能力長板的高低。

1

第1個影響能力的因素,就是管理自我選擇力。


疫情後,越是活得長久,越會避免掉進“能力陷阱”

你會發現,我們就是和選擇打怪升級,離開公司還是不離開?未來到底選擇什麼,才是你的最佳選擇?

自我選擇的能力越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越強。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是一位木匠,你以前一天可以訂做10張木桌 ,但是隨年齡的加大 ,你會發現漸漸體力不支,你該怎麼辦?

是提升身體素質還是尋求接班人,你以切身指導的身份,告別體力活呢?

但是長期的體力勞動,對身體必然產生巨大的損傷,答案是尋求接班人,慢慢通過培養的方式,去形成你的新標杆,才會源源不斷。

但是大部分普通人或許一條道持續進行 ,等到身體出了較大問題後,才會想到改變 ,所以提前有一項你的管道,所以當你面對任何生涯的問題,都擁有你的PLAN B,或許意外發生,你才不會感覺那麼絕望。

所以管理你選擇的空間,多去建立你的備用管道,你的解決能力也會更加寬廣。

2

第2個影響能力長板的因素,是商業觸覺的敏銳度。


疫情後,越是活得長久,越會避免掉進“能力陷阱”

我舉個例子。

由於疫情的影響,教育和培訓行業受到前史未有的重創,大部分培訓師由於企業培訓延期,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

有一部分靜靜的等待恢復的時期,用存糧代替風險,他們覺得線上完全沒有體驗感,和企業培訓的課時費相比,收益太少,但是有一部分看到巨大的機遇,搭建屬於他自己的線上培訓平臺,線上培訓或私董會的形式給予企業進行視頻服務,雖起初無法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建立起了較強的信任感,也獲得了較多企業的青睞,為未來實現更多的可能 。

所以採取線上的培訓師是看到商業趨勢的巨大紅利,那就是消費習慣的改變,會漸漸從線下傳遞到線上去交付。

所以,不管你是哪一個行業,用戶的消費習慣改變,你也要嘗試發生改變,不同時期,洞察不同的商業紅利,你會發現很大的改觀。

3

第3個影響能力長板的因素,是對人的洞察。


疫情後,越是活得長久,越會避免掉進“能力陷阱”


你會發現,你身邊特別厲害的職業高手,也是關係的高手,基本他的一個號召 ,就會一呼百應。

舉個簡單的例子 ,同樣一個管理的崗位,技術型的管理崗為什麼會比銷售的管理崗位會更加吃力呢?

根源不是本身技能的差異,而是洞察的差異,大部分技術的管理者更加偏愛技術,與人打交道非常頭疼,基本他承擔更多的是技術顧問,但是激發員工的內驅力,他的世界觀裡,基本靠自覺。

但是銷售的管理者呢?他同樣也喜愛銷售,但是靠他一個人的努力很難,他需要的是整個團隊活成一個人?那該怎麼辦?顧問遠遠不夠,要令員工愛上銷售,把他當成自己的一項事業,要是你,要該如何是好 ?所以充分的授權, 令他們安心的本職工作,管理嘗試需要共情,換位思考,更多類似教練,去不斷洞察員工的內心,幫他成長 。

一旦形成,管理的能力也會產生質的飛躍。



最後的話

自我選擇力、敏銳的商業觸覺對人的洞察

這就是影響能力長板的3個因素。

所以未來你僅僅依靠一項能力,是很難獲得長久的發展,因為能力是浮動的,未來會如何長大,需要不斷的進化,希望未來的你,不斷提升你的能力長板,搭建屬於你的能力模型,成為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