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恆大2月銷售奪冠之後,為3月樓市“小陽春”定下鬧鐘


所有的戰略勝利,都是順應時代的勝利。


本次疫情如同一場猝不及防的暴雨,用雨傘和雨靴抵禦它,是一種經驗主義的戰術性防守,當暴雨轉化為滔天洪水時,極可能會把未能洞察時勢的不幸者捲入驚濤。


而恆大的選擇是儘快跑到安全地帶,並迅速築起一道堤壩防洪。這個堤壩的名字,叫做CASH IS KING。


2月,在疫情持續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業萬馬齊喑,尤其是線下銷售陷入停擺狀態。恆大率先點燃“網上購房”的頭炮,以一套魔性的營銷操作,激盪起“全民賣房”的怒潮。


這種殺伐果斷的魄力,來自於恆大對市場的精準研判力,以及在房企中難出其右的戰略力。

實際上,如何在“危”中如何找到“機”,也正是考量一個頭部企業運營水準的重要標尺。


事實證明,恆大的戰略抉擇再次贏得了大勝。無論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還是房地產市場的買單者,都正在把票投給恆大——在非常時期,這種信任實屬難能可貴。


剛剛到來的3月,恆大的“網上購房”還將繼續深化。越來越多的人深信,投向恆大的每一個銅板,都是一次睿智的戰略性投資。


恆大連尾燈都沒給大盤留下

以“自救”為第一訴求,不少房企都在2月陸續推出了網上賣房措施,但反響平平。相反,恆大在“網上賣房”,卻廣受市場追捧。究其原因,應是“5000元賺錢模式+全國75折+雙兜底保障”形成一套完整體系,既充分調動了購房者的積極性,又打消了幾乎所有的後顧之憂。


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5000元賺錢模式”,按下裂變式傳播的啟動鍵。相對於以往買房需交數萬元定金,恆大把定金大幅降低至5000元,“嚐鮮”的門檻由此可以輕鬆跨越。同時,恆大設定了多重賺錢模式,比如說自購房可以減2萬、推薦別人購房獲1%佣金及1萬現金獎勵、推薦客戶最高獎勵500元等。


如此一來,收益率保底10%穩賺不賠,連原本沒有購房計劃的人,也主動參與到“推薦拉新”玩法中,實現用戶的指數級增長,從而令恆大快速鎖定龐大的客戶群。


“75折+雙兜底”瞄準客戶痛點,扣響了扳機。“比價”是客戶在網上購物的固有習慣,75折大優惠極具吸引力,加之恆大的品牌背書,也便形成了“價格驅動”與“價值驅動”的合力。針對樓棟去化率、不同的支付方式,客戶還享有不同額度折扣,這樣的優惠力度彰顯出恆大讓利的誠意。


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為了消除購房者對房價下跌的擔憂,恆大還祭出“最低價購房”和“無理由退房”兩大利器為客戶“兜底”。既然不會出現“損失厭惡”,客戶又有什麼理由不放膽下單?


當然,恆大拿出業內極其罕見的優惠,得益於其強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根據2019年半年報,恆大土地儲備平均成本1639元/平米,在TOP10房企中最低;加上其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實現成本持續下降,確保了恆大在擁有合理利潤率的前提下大幅讓利。如此硬核的核心競爭力,讓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把心放了下來。


由此,恆大在2月份的成績單,格外亮眼。


從克而瑞2020年2月房企銷售排行榜來看,TOP100房企當月銷售同比大幅下降了37.9%。


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恆大則是極少數實現正增長的房企:2月份,恆大全口銷售額達到470億元,同比增長118.3%,權益銷售442.6億元,同比增長102.3%,均位列榜首,明顯高於碧桂園、萬科、融創等頭部房企,單月銷售甚至高於TOP6-TOP10房企銷售額之和。


說句不客氣的大實話:一騎絕塵的恆大,連尾燈都沒有給大盤留下。


恆大不介意做“小陽春”的敲鐘人

乘勝追擊,再下一城!


當疫情在3月進入衰退期,樓市的傳統節目——“小陽春”能否如期而來,成為了眾多房企尤為關注的焦點。作為中國房地產的領銜品牌,恆大再次亮出肱二頭肌,在自我書寫“春天的故事”同時,順勢敲響“小陽春”的鐘聲,點亮整個市場的信心。


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3月1日,恆大集團通過網絡視頻舉行網上銷售業績新聞發佈會,詳細披露了網上銷售的業績情況。據恆大副總裁劉雪飛介紹,在全面實施“網上賣房”後,恆大2月份網上累計認購99141套,優惠後房屋總價值1026.7億。這兩個驚豔的數據,力推恆大站在了銷售榜的狀元之位。


而從即日起,恆大將揮出新一輪促銷“組合拳”:全國樓盤78折特大優惠、“恆房通”推薦額外97折,以及根據樓棟去化情況和付款方式的不同額外折扣,為迎接“小陽春”深踩油門。


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此外,恆大進一步降低定房的“上車”門檻,確保購房者不管買不買房,都能“穩賺不賠”:


A、自購房的,2000元定金抵房款,房價再減40000元,還有額外99折;

B、推薦他人買房,獎勵現金35000元和1%的佣金,同時返還定金;

C、房子被他人購買,返還定金,還給予1000元補償金;

D、房子到最後沒人買,返還定金。


同時,凡邀請親朋好友在“恆房通”註冊認證為新會員,給予30元/人的獎勵。


之前的“最低價購房”和“無理由退房”雙保險政策,繼續有效,“怕買貴”“怕買錯”的擔憂,一掃而光。


房地產業內人士認為,恆大“網上賣房”打響頭炮後,繼續擊出優惠組合拳,可望深化恆大在客群中的影響力,將“全民營銷”推向下一個高潮。在鎖定3月份銷售高增長、夯實行業龍頭地位的同時,恆大也為“小陽春”驅散了愁雲慘霧,對業界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踢前鋒的恆大註定飛馳於徵途

民企創始人被冠以“教授”頭銜的,少之又少。或許,由此可以窺見恆大“智慧型企業”的底色。


10年前,在民間對中國足球的一片唱衰中,恆大“逆行”進入足球產業,當年升級中超,次年中超奪冠,創造了中國的“凱澤斯勞滕神話”。而今,恆大已手握8箇中超冠軍,2個亞冠冠軍。


近年來,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窘境時,恆大強勢進入這一風口產業,頻頻以大手筆收購,構建出擁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的全產業鏈。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恆大以此深度響應了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化危為機,戰略力是不二魔劍


不難發現,在多元化道路上鮮衣怒馬的恆大,是一家極具前瞻性和戰略力的先鋒型企業。這一波在房地產老本行裡的營銷創新,在外界眼裡顯得攝心動魄,卻也是恆大自己的常規性操作:看似不走尋常路,實則是在看透市場之後,堅定地順勢而為。


不少友商推出“人氣主播”,試圖將線下售樓部複製到線上,然而這樣的操作並沒有讓購房者真正得利,僅僅是一種戰術層面的修修補補,難怪收效也不盡人意。


恆大抓住的則是市場的幾大痛點。


首先,趨利是最大的人性。大幅的優惠,讓客戶擁有了“抄底”的良機。


其次,每個人都有“損失厭惡”。“最低價購房”和“無理由退房”,免除了後顧之憂,刺激了買單的衝動。


再者,各種帶客激勵機制,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銷售者,引發了一輪“社交營銷”。兩代人甚至三代人,均被帶入到“去恆大買房賣房”的熱門話題中,也自然產生了不少成交機會。


講真,誰不願意做一回地產界的李佳琦?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恆大的這一輪勝利,恰是其戰略力的全面勝利。在這個異常蕭瑟的春天,哀鴻遍野,看得更遠、走得更快的恆大,無疑為中國房地產業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性的傑出樣本。


或許,當人們擺脫疫情帶來的焦慮之後,會不得不承認,在產品力和管理力之外,“戰略力”早已成為了頭部企業保持領先地位的首要利器。


而恆大和許家印在未來的故事,自然更值得業界和公眾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