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我平時不愛看電視劇,尤其是國產劇,不是拖拖拉拉要演個四五十集,就是讓人感覺不現實的傻白甜劇情。但《我是餘歡水》這部劇,完全顛覆了我對國產劇的看法,它只有12集,劇情並不拖沓,而且這簡直就是一部魔幻的現實主義劇,就像2020年一樣魔幻!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這部劇改編自餘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主角餘歡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倒黴鬼,在前四集就被生活全方位吊打——一出場,原本騎著摩托要去談項目的他一下子被卡車撞飛了,好朋友林大壯也因此喪命。車禍後的他從意氣風發的創業者變成了一個畏畏縮縮的失敗者,只會忍忍忍。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老婆天天給他甩臉子,經常嘲諷痛批他,沒買牛奶要挨批,接孩子晚了也挨批,他忍;就連鄰居也沒給過他好臉色,樓上週末裝修理論不過,讓鄰居大姐處理狗尿又被大姐懟,簡直就是受氣包子;就連兒子也看不上這樣的他,他還是忍;這還沒有結束,在職場他更“啥也不是”,送兒子上學遲到,編的理由被領導無情揭穿而扣工資,業績墊底的他求昔日徒弟分一些業務,卻被無情嘲笑,“人傷了腿沒事,可千萬別傷了腦子”,他還是忍忍忍;讓朋友還錢,朋友戲弄他,他還是選擇了忍耐。

電視劇到這裡讓人看著憋屈,但現實生活中,誰又不是這樣的餘歡水呢?為了生活,不得不低了頭,彎了腰。

中年危機不僅僅是禿頭

網上流行著這樣的一段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而餘歡水就是那些被罵的中年人之一。

這一天,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餘歡水本來想要請假去接孩子放學,當天早上的他本來就遲到了,領導破口大罵“今天早上剛遲到,現在又想請假,你是想遲到早退,一天全給我佔嘍,是嗎?公司是你家開的呀,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接什麼孩子呀,你還有臉接孩子,看你混成這樣”,“越活越沒個人樣,這句話聽說過嗎?說的就是你這號人”,“你今天要是敢走出公司大門,你明天就別再來上班了”。握緊拳頭的他彷彿想要關上門,把領導揍一頓,結果他什麼也沒做,只能一個人躲在廁所狹小的格子間裡獨自消化情緒。然而回到家又免不了一頓臭罵,只能和妻子撒謊說自己請了假,但是堵車。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有人說中年人的危機是從缺錢開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有些人即使不缺錢,也會經歷中年危機。心理學家們認為,一個人是否會經歷中年危機,取決於Ta和自我的關係

精神分析家Aryeh Maidenbaum認為:“人的外在和內在差距越大,遇到麻煩的可能性就越大。人最重要的內在需求是讓別人看到Ta是誰

。如果中年實現了這一點,就沒有危機了。”

對於餘歡水來說就是如此,他的外在和他內在的自我有很大的差距。他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中,父親是個“酒蒙子”,喝醉了就會打他的母親,她想逃走但未果,最後母親鬱鬱而終,而毫無責任感的父親轉眼就二婚了,而如今卻來問餘歡水要錢給小兒子結婚用。

這樣的餘歡水無比渴望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然而現實卻與之相反,妻子不僅不愛他,還瞧不起他,甚至還出軌前男友。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家庭、工作如此,再差勁也能有三五好友吧。然而,最好的朋友大壯由於交通事故去世了,餘歡水為了逃避責任,只能和警察報告是大壯開的車,另一個朋友呂夫蒙也因大壯的死而記恨他,於是就有了“有錢不還”的事件,呂夫蒙才會在餘歡水找到他的時候說:“錢我會還你,但是得看我心情。”

餘歡水在被朋友耍了之後也更加傷心,朋友,家人,工作,沒有一個方面可以真正的展現自己,用Aryeh Maidenbaum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讓別人看到Ta是誰”,別人印象中的餘歡水都是負面的,比如妻子認為他是窩囊廢,朋友認為他背信棄義,領導認為他無能,而他心裡卻並不是這樣的人,他也不想和妻子、領導謊話連篇,但他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維持自己殘存的自尊心,他用謊言騙了別人,也騙了自己。

我們都是餘歡水,卻又不是餘歡水

有人說餘歡水是男版樊勝美,但是我覺得他比樊勝美還慘比《安家》裡的房似錦也要慘,最起碼樊勝美還有朋友呢,房似錦還有徐姑姑,而餘歡水背後沒有任何人,只有他自己。妻子出軌,事業失敗,朋友戲弄,父親只顧著要錢,這還不是最慘,最慘的是他發現自己得了胰腺癌,就連去醫院聽診斷的家屬都是他花錢僱來的路邊賣煎餅果子的大姐。

沒有希望的人生,他想要一了百了,然而,在上吊時卻再一次被樓上的裝修聲打斷,死都死不痛快。這時的他不再畏畏縮縮,他爆發了。一口氣衝上樓,又是潑油漆,又是拔電線,甚至連帶著那隻狗,也潑了一身油漆。從這時開始,他開始反抗他那又慫又弱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朋友欠錢不還,他來到朋友畫展,當著眾人的面,撕破臉皮,要回了錢;經理罵他不來上班,他不再像以前一樣敢怒不敢言,而是罵了回去;同事為難他,他當著所有人的面,捅出同事下跪求情的往事,拿出了不怕死的狠勁,結果沒人再敢嘲笑他;順便再把領導違法的證據全部收集起來拍到桌上,領導屁都不敢放,乖乖聽話,還提拔他做了經理;妻子兒子在孃家受了氣,他也是毫不客氣的懟回去。順便一提,他還路遇不平,幫助了被壞人捅傷的小夥子,結果成了見義勇為,抗癌鬥士的雙料英雄。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這逆襲的人生,靠的是什麼?是癌症嗎?是也不是,他之所以能逆襲是有勇氣拒絕。我們都是餘歡水,卻又不是餘歡水,因為大部分的人還是那個不敢拒絕的餘歡水,而不是逆襲後的餘歡水。

我的朋友小方也有這樣的苦惱,她從來不敢拒絕別人的要求,在學校時,同學讓那幫忙取快遞她就幫忙,即使她還有別的事情要做,朋友借錢了也不好意思要對方還錢,就連同學讓她帶抄筆記她也說“好”。在家裡,小方也是一個乖巧的“小綿羊”,父母讓她做什麼就做什麼,即使有些她不想做的事,她不敢拒絕,對他人的“友善”甚至到了不斷退讓、自我犧牲的地步。

心理學家Rooney認為無法拒絕的背後,實際上是“被動接受”。暴力干預預防中心VIPC發現,把自我表達當作是一種冒險或負面事情的人,常常煎熬著做了許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因此,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溝通互動模式,也被認為是“被動接受”的。被動接受型的人在交往過程中,經常表現為順從,但內心並不情願。他們常常會覺得“為什麼沒有人考慮過我的感受”,“他們為什麼總是隻找我提各種各樣的要求”等等,但對方往往沒有覺察任何異樣。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逆襲前的餘歡水的人際互動模式無疑也是被動接受型,妻子讓他給孩子買牛奶,他忘記了,就說超市牛奶賣沒了,但逆襲後餘歡水和兒子出去玩時,餘歡水讓孩子多喝粥,他認為喝粥對孩子身體好,從這一細節上就可以看出餘歡水內心明明很不情願,但卻表現出順從老婆孩子的意思。心理學家Rooney認為,當他人反覆求助於自己的時候,自己也就成為了對方不可或缺的依靠。因此,逆襲前餘歡水之所以不拒絕別人是因為希望通過不拒絕的過程來獲得控制感,去實施別人的要求也會讓他感受到自己的人生是可控的,這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主動,並且還可以展現出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另一方面,他之所以在妻子提出各種要求後不拒絕是因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做法來討好妻子,他的原生家庭以及現在的事業不順利導致了他是自卑的,無法給妻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妻子長期的負面評價和不滿讓他心裡感到無比的自責、內疚。這種與人相處的模式不僅僅是在家庭中,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不敢拒絕領導的要求,朋友不直接還錢他也表現得可以接受。

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前半段的餘歡水處處忍讓,唯唯諾諾,而逆襲後的餘歡水事業如魚得水,作為雙料英雄,被各大電視臺採訪宣傳,某集團甚至獎勵了他一百萬。可他的人生再一次發生了反轉,他沒得癌症!原來,在刷身份證取片子時,前面的人去打電話了,沒有來得及取,再加上當時他匆匆忙忙讓醫生看片子,醫生並沒有從電腦中調取他的片子,所以陰差陽錯地被誤診了。聽到這一消息的他,又高興又生氣,一下子暈了過去。當人生出現轉折,認清真相後,餘歡水是應該放手一搏,還是迴歸平常?他最後選擇了告別過去,成為新的自己。

比樊勝美慘!餘歡水人到中年不得不慫,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

我們的人生呢?是否也應該告別那個連自己也不喜歡的自己?我們在現實中,如何突破囧局,逆風翻盤呢?

1.關注真正的自我,重新建構自我

不僅僅是中年人,現在很多年輕人似乎也陷入了“中年危機”,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與未來,甚至剛剛工作就開始嚮往退休後的生活。這都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自我”的主宰感,缺乏對真正的自己的關注,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去建構自我,比如可以通過分析自己的優缺點,自己記錄自己的日常,發現內在與外在自我的區別,儘量把內在自我和與他人展現的自我重合,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

2.學會拒絕,自我堅定

長期不拒絕別人不僅僅會讓對方更加依賴,還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比如會讓自己產生不公平感,憤怒等等。所以學會拒絕就尤為重要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自我堅定,給予建議。所謂“自我堅定”,即在充分了解與表達自己權利、想法感受以及需求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立場

。這樣不僅僅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還不會使得被拒絕的人感到生氣。

3.認清現實的過程中也要保持希望感

我們越長大越會認清現實的殘酷,人們感覺“中年危機”的原因之一是認清了生命和現實的真相,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所以放棄了掙扎,變成了“在夾縫”中生存。但實際上,生活並不僅僅只有真相,還有希望。精神分析家Elliot Jaques認為,人生後半場的成熟,是認清生命真相、實現自我超越的過程。所以,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我們依然還要想著詩和遠方,唯有保持希望感,不斷地自我超越,才讓我們的靈魂有處安放。

作家劉傑曾說過,“生命的真諦是虛無的,但我們卻要信以為真”。生命的過程就是我們從充滿希望,滿心歡喜,到發現真相,夢想破滅,再到即使知道真假,還要堅持的過程。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是因為我們相信,某個地方總是有一絲絲的光亮。


你認為什麼情況下不能認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