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非洲的猴子穿越大西洋來到南美洲

不可思議,非洲的猴子穿越大西洋來到南美洲

根據剛剛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新的USC研究,在秘魯亞馬遜河深處發現的四顆化石化的猴齒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有一組以上的古代靈長類動物從非洲穿越大西洋。

牙齒來自一個新發現的物種,該物種屬於一種被滅絕的非洲靈長類動物的靈長類動物。在秘魯同一地點發現的化石較早地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證明南美猴子是從非洲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

據信,這些猴子在漂浮於海岸線上的植被浮筏上進行了900多英里的行程,可能是在暴風雨期間。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臨床整合解剖科學教授埃裡克·塞弗特(Erik Seiffert)說:“這是一個完全獨特的發現。” “它表明,除了新大陸的猴子和一群被稱為貓形動物的齧齒動物外,還有第三種哺乳動物譜系以某種方式使這種從非洲到南美的極不可能的跨大西洋之旅。”

研究人員將已滅絕的猴子命名為Ucayalipithecus perdita。該名稱來自Ucayali(秘魯發現牙齒的秘魯亞馬遜地區),pithikos(希臘語中的猴子和perdita單詞,拉丁語中表示迷路的單詞)。

Ucayalipithecus perdita很小,大小類似於現代的mo猴。

約會遷移

研究人員認為,在烏卡亞里發現牙齒的地點是從一個稱為漸新世的地質時代開始的,該時代從大約3400萬年前擴展到2300萬年前。


不可思議,非洲的猴子穿越大西洋來到南美洲

根據遺址的年代和古猿脂族與埃及化石親緣關係的密切程度,研究人員估計這種遷移可能發生在3400萬年前。

“我們建議該小組可能已將其移至南美,即所謂的始新世-漸新世邊界,這是兩個地質紀元之間的時間段,當時南極冰蓋開始積聚,海平面下降, ”塞弗特說。“這可能在使這些靈長類動物更容易穿越大西洋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

不可能的發現

該研究的阿根廷合著者在2015年發現了兩隻Ucayalipithecus perdita牙齒,表明新世界猴具有非洲的前額。當Seiffert在2016年被要求幫助描述這些標本時,他注意到這兩個破碎的上臼齒與他先前研究過的,已滅絕的3200萬年前來自埃及的副上皮猴物種相似。

不可思議,非洲的猴子穿越大西洋來到南美洲

2016年對秘魯化石遺址的一次探險導致發現了另外兩個屬於該新物種的牙齒。這些額外的下頜牙齒與埃及猴齒的牙齒相似,這使塞弗特(Seiffert)確認,烏卡氏脂肪桿菌是非洲祖先的後裔。

塞弗特說:“這項研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所參與的研究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研究。” “事實上,這是一個遙遠的地方,發現這些碎片的機會非常小,而事實上,我們正在揭示這些早期猴子所做的非常不可能的旅程,這一切都非常了不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