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所藜麥打入“北上廣深”

後所藜麥打入“北上廣深”

地裡生長的藜麥。

富源縣後所鎮瞄準綠色、健康、無公害目標,引進營養價值較高、受到現代人士青睞的藜麥種植,滿足健康養生消費需求,增加農戶收入。

該鎮成立專業合作社,引進集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雲南彤享公司,帶動藜麥產業發展。富源永旺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宴連書介紹:“藜麥生長於高寒山區,對土壤、水質、空氣等生長條件要求較高,而後所鎮能夠滿足它的生長條件。雲南彤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雲南藜麥產業先行者,2018年3月,在後所鎮黨委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我們合作社與彤享公司合作,開始在阿依諾村委會海拔2300米的區域流轉1000畝土地種植藜麥,這個基地是曲靖市目前唯一一個藜麥種植基地。”

據介紹,藜麥是一種有著悠久種植歷史的古老作物,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古代印加人稱之為“糧食之母”,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10大健康營養食品之一。藜麥植株形態像灰灰菜,種子外觀類似中國的小米,其中富含人體需求的各類營養物質,其蛋白質含量高達16.7%,是其他穀物的雙倍,所含的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種類齊全。近年來,藜麥作為新型健康糧食得到認可,食品加工企業也逐漸使用這個新食材,需求增速明顯。

後所鎮種植的藜麥分為紅、白、黑三種,銷售區域主要是北上廣深等全國一線城市,並呈現供不應求趨勢。彤享公司董事長潘基敏說:“通過與永旺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我們嚴格選擇種植土地,嚴把產品質量關,建立從田間到餐桌質量可追溯體系,在充分調研市場銷售的基礎上,根據品質、顏色等要素,確定了公司和客戶均能接受的每公斤60元至160元的差異價,在滿足一線城市訂單需求的同時,努力滿足省內外其他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富源縣正致力於農產品電商平臺的建設,通過線上網銷助力山貨進城賣得俏,線下直銷保障銷量穩定促增收,藜麥也將乘上電商網絡快車銷往更多的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