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這次先看格羅夫的解釋:


織體,Texture。


這是討論音樂結構的音響方面時使用的術語。這可能適用於作品或段落的縱向領域組合在一起的方式,例如單個部分或聲部,或者適用於諸如音色或節奏之類的屬性,或者適用於諸如清晰度和動態水平之類的演奏特徵。在對織體的討論中,通常區分主調音樂和復調(或對位)音樂,在主調音樂中,所有的部分都有節奏地相互依賴,或者旋律部分與伴奏和聲進行的部分之間有明顯的區別(例如大多數鋼琴伴奏的獨唱歌曲),在復調(或對位)音樂中,幾個部分獨立地或相互模仿地運動(例如賦格曲、卡農)。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是一種自由聲部風格(free-part style)。這是19世紀許多鋼琴作品的特點,其中一個樂句中聲部的數量可以變化。和絃的空間也可以被認為是織體的一個方面;同樣,聲部數量,齊奏或八度的加倍量決定了音響的“厚度”,還涉及演奏力量的“輕”或“重”以及管絃樂作品中樂器線條的排列。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儘管自中世紀以來,織體控制一直是作曲家的一個主要考慮因素,但隨著20世紀十二音作曲和序列主義的出現,以及隨之而來的西方藝術音樂調性系統的崩潰,織體成為作曲中更重要的特徵。這種傾向在韋伯恩的作品中,在艾夫斯、考威爾和瓦雷茲的作品(尤其是機遇音樂,aleatory music)中,以及在克拉姆和利蓋蒂的獨特結構中尤其明顯。


這個詞在任何其他語言中都沒有確切的對等詞;詞源學上相關的意大利語“testura”和“tessitura”指的是單聲部的音域,通常是聲樂。只有德國的Satz,在特定的語境中表示對位組織(Dezimensatz ——十度音程的對位)或聲部寫作風格(Kantilenensatz ——14世紀和15世紀歌曲的風格,有旋律性的高聲部和更多的“伴奏性質”的低音),接近織體的意義。


A.Hopkins: Sounds of Music: a Study of Orchestral Texture (London, 1982, repr. 1993 as Sounds of the Orchestra)

J.M.Levy: ‘Texture as a Sign in Classic and Early Romantic Music’, JAMS, xxxv (1982), 482–531

J.Dunsby: ‘Considerations of Texture’, ML, lxx (1989), 46–57


可能很多朋友看了可能更糊塗了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其實“織體”還是個比較不難理解的概念,只是形態比較多樣。格羅夫說“texture”這個詞在任何其他語言中都沒有確切的對等詞。漢語音樂術語“織體”就是完全照搬“texture”,翻譯地挺形象的。織布的話有經線、緯線互相交織就成了二維的布,聲音有縱向和聲與橫向線條相互交織就成了音樂。


從織體看待音樂主要有單聲部、多聲部兩種。


單聲部織體指的是音樂只有單個線條,如無伴奏的獨唱,另外即使多線條,如果是同度或八度的重疊,依舊屬於單聲部音樂,如一萬把小提琴演奏同樣的旋律,稱為齊奏;十萬個人共唱國歌(無伴奏情況下),稱為齊唱。


如沒有伴奏一個人或一萬人唱《長歌行》這個歌,都屬於單聲部織體: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多聲部音樂有兩大類,一是主調音樂,二是復調音樂;“調”在這裡指曲調的意思。主調指多聲部環境中有一個主要曲調;復調指的是多聲部環境有不少於兩個曲調。

除此以外還有主調與復調兩種織體形式同時使用的,叫綜合織體。


主調織體類型很多,簡單說就是旋律加伴奏。

如下面《長歌行》變成了主調織體: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還有旋律加分解和絃也是十分常見的類型: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有時候旋律也會在低聲部: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下面這種也是主調織體,最上方聲部是主旋律,也叫合唱織體。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復調織體主要有模仿復調與對比復調兩種。

模仿復調種類很多,簡單說就是一個聲部隔開一些時間重複或變化重複另外的聲部。

如下面這首《花蛤蟆》用了倒影的模仿: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對比復調是幾個旋律在旋律的進行方向、節奏上等都有對比。

如下面《探清水河》前8小節是簡單的二聲部對比復調織體: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再就是Heterophony(中國叫:支聲復調)這是民間音樂中常用的一種織體類型,屬於準多聲部,接近復調音樂,但各聲部只有細微差別,不同聲部以同向、平行進行為主,甚至有同度八度的平行,偶然有反向進行;節奏上也沒有大對比,甚至沒有對比。


最後是Cacophony,這是現代派音樂中出現的一種織體類型,無明顯邏輯和規律可循,不協和程度比較高,如韋伯恩的點描派作品、盧託斯拉夫斯基的作品等。

漲姿勢!音樂織體到底是神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