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看遠、看寬、看淡


人生路上:看遠、看寬、看淡

來源:有書(ID: youshucc)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漢,每一位好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但能兼具眾人優點於一身的人物,卻只有一位。

那就是武松

金聖嘆曾這樣評價武松:

“武松天人也,具有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

在金聖嘆看來,武松是名副其實的水滸第一人

他智勇兼備,他有情有義,最難得的是他有一顆“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平淡之心。

01

  • 以武成名,遇事不慫。


武松出身在一個貧苦家庭,自幼父母雙亡,一出生就拿了一手爛牌。

幸運的是,他還有一個哥哥,武大郎。

武松便是在哥哥的撫養下長大的。

武大郎身長不足五尺,更兼其貌不揚,除了賣炊餅外,也無其他技能。

這樣的人照料自己尚且顯得無力,更何況還要拉扯弟弟長大。

不難想象,在成長的過程中,武松吃了不少苦。

正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這是一句褒獎,其實也是一種成長的無奈。

如果家庭條件優渥,誰願意吃苦受氣,誰不願意在安逸的生活中,衣食無憂地接受教育,然後逐漸成才。

像楊志那樣,從小就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年少時就已經成了全國的武探花。

可是,武松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為了生存,武松只有像懸崖邊的樹一樣,頑強地自我求存,在殘酷而蹉跎的歲月裡,靠自己的努力練就一身本事。

他的拳頭,他的武功,就是他與不幸命運、殘酷現實抗爭的武器。

自從在景陽岡醉打猛虎後,武松一時間成為坊間議論的明星人物。

就連陽穀知縣也聞得他的大名,主動向他拋出橄欖枝,任命他為都頭。

武松從一個普通百姓一下子變成了刑警隊隊長,迎來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高峰。

人生路上:看遠、看寬、看淡


誰料世事無常,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撫養自己長大的哥哥,竟然被自己的嫂嫂夥同西門慶害死。

事發後,武松蒐集證據到陽穀知縣面前告狀,他本以為知縣能夠為自己做主。

只可惜,儘管鐵證如山,不及權勢名利。

陽穀知縣為了不得罪西門慶,竟和武松打起了太極拳,遲遲不肯辦理案件,甚至還多次為西門慶開脫。

平日千好萬好,一遇到關鍵時刻,卻現出了原形。

昔日的知遇之恩,至此便在武松的心頭蕩然無存!

既然法理無法給弱者主持公道,那武松便用他自己的方式為哥哥報仇。

韓非子曾站在法家的立場說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而武松之所以決定要用武力復仇,並非是他恃勇好鬥,而是他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公道。

可以說,逼武松走上絕路的不是西門慶、王婆、潘金蓮等人,而是這個以陽穀知縣為代表的腐朽官場。

武松不是林沖,他不會忍,更不會卑躬屈膝。

既然看透了官場上的唯利是圖,他便有理由相信:只有自己的拳頭,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懲治了那些害他哥哥的人。

遇事不慫,敢作敢為,這便是武松。

武松雖然得報大仇,但卻失去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他不再有親人相伴,惟有那孤獨伴隨著他的一生。

人生路上:看遠、看寬、看淡


02

  • 以誠待人,恩怨分明。


報仇一時爽,但事後還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所以武松被髮配到了孟州。

武松來到孟州後,得到了一個叫做施恩的人的照顧。

這個施恩本是當地大酒店“快活林”的老闆,平時也好舞槍弄棒,但他的酒店卻被那有權有勢的蔣門神給霸佔了。

施恩一心想要奪回快活林,但打又打不過,後臺也沒人家硬,只好忍氣吞聲、等待機會。

武松的到來,恰巧讓他看到了機會。

施恩知道武松是一個講義氣的性情中人,便對武松以禮相待、極其恭敬。

武松為報恩,只好上演一幕“醉打蔣門神”的戲碼,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

本是簡單純粹的一次報恩行為,卻無意間落入了複雜的利益關係網。

武松打了蔣門神,也就觸動了他背後boss張都監的奶酪。

張都監是個有些手段的人,他知道武松的本領不小,正面硬剛怕是佔不到什麼便宜。

於是張都監採用了一種“曲線”報復手段:

先是將武松誆入宅中好酒好肉招待,然後放他穿房入戶,當做親人一般看待,甚至還叫裁縫為武松量身定做衣褲。

對於張都監的關懷備至,武松心中很是歡喜,也許在他心中,確實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吧。

當張都監大氣地宣佈,要將自己心愛的養娘玉蘭許給武松當老婆時,武松徹底沉醉在這糖衣炮彈之中了。

這玉蘭長得清秀,人又體貼,還懂音律,縱然硬漢如武松也不能不動心。

他先是感恩戴德,不停道謝,接著又豪情萬丈地大碗喝酒,最後連覺都睡不著了,大半夜的,愣是操起棍棒,在月光下練到三更時分。

武松本以為從此刻起,自己便會獲得珍貴的愛情,以此來彌補失去親情的孤獨,但不曾想,這不過是張都監做的一個局而已。

滿懷柔情的武松,掉進了張都監精心為他準備的陷阱中,他的一腔熱血,終究是被這世間的險惡人心給澆滅了。

愛我者,我必愛之,害我者,我必除之!

人生路上:看遠、看寬、看淡


武松是個愛恨分明之人,施恩的一點小恩小惠,就讓他兩肋插刀,不惜得罪當地的官府勢力。

而對於張都監的百般陷害,他自然也是決不能容忍的。

當武松蘸著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八個大字時,武松的愛情之門也戛然關閉了。

他本想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但每個人卻都在或多或少地欺騙他。

是這些人一步步吞噬掉了武松的親情與愛情,是這些人一點點地將一個有血有肉的“打虎英雄”給毀了。

武松無可奈何,便只能用自己的武力掙脫這束縛的枷鎖,最終於一次次血腥的殺戮中,看透紅塵、重獲新生。

此時的他孑然一身,無親情之牽掛,無愛情之羈絆,卻不想收穫了友情。

在梁山上,他再一次嚐到了人世間的溫暖,也再一次認清了紅塵的冷漠虛妄。

03

  • 以心悟道,勘破紅塵。


武松上梁山時,宋江已在梁山泊立定腳跟。

兩人相識甚早,武松早已為宋江的俠義心腸所折服。

所以在梁山推舉首領之時,他堅決地站在了宋江這邊。

本想著從此可以在這世外桃源中“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結果他又一次失望了。

宋江想要的,從來都不是“佔山為王”的痛快,而是建功立業的萬世之名。

今個兒也招安,明個兒也招安,此時的武松方才明白:這世間本就沒有什麼世外桃源、極樂世界,紅塵波瀾無處不在。

看著宋江正在興致勃勃地大談招安,武松的心徹底冷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和宋江終究不是一路人,之所以沒有立刻離開,不過是他放不下這深切的友情罷了。

平定方臘後,武松痛失一臂,成了一個廢人,但他的心境卻是前所未有的平和。

他對宋江說:

“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

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冊,休寫小弟進京。”

好友張青夫婦已經陣亡,人生導師魯智深也已圓寂,在接連失去了親情、愛情、友情之後,武松終於頓悟了:

俗世塵緣,過眼雲煙;迴歸平淡,得歸真如。

太上忘情,大概便是如此吧。

人生路上:看遠、看寬、看淡


在明末清初小說家陳忱所著的《水滸後傳》中,曾描寫了武松為僧後的生活:

每日參禪,粗茶淡飯,照料著魯智深的骨塔,林沖的墳墓。

與清風明月為伴,以粗茶淡飯度日,武松以一顆超脫世俗的平靜心,得以因禍得福,安享晚年。

梁山108將都有自己的星位,武松的星位正是“天傷星”。

在武松的一生中,他的心靈遭遇了太多的創傷。

但也正是有了這些傷痛,才使得武松的心境日漸平和,最終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

從假頭陀,到真行者,武松用他的一生,為我們見證了人生的真諦:

心中平和,即是歸處,極樂淨土,實在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