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周武王,稱三王。”

以上是宋人編著的《三字經》中的句子,是多少代兒童的啟蒙讀物。按照今人的說法,大禹做九鼎,王朝始。可是無論是剛才的《三字經》,還是古代典籍中,都隱隱約約的向我們傳遞這樣一條訊息,唐有虞,號二帝。似乎在夏之前,還有一個王朝,那就是虞朝。最明顯的例子是《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所證史墨的話:“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三後之姓,於今為庶,主所知也”。‘後”者,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異姓也。“於今為庶”者,謂此三後在周以前都曾貴為天子而其姓為嫡,今日卻早已隨著天子地位的喪失而淪為庶姓了。春秋時姬姓仍為嫡姓,“於今為庶”的三後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後”中夏商二代均為獨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須例外?不僅如此,由於虞為朝代與夏商無別,所以西周建國後還對其後裔優予禮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陳與宋、杞合稱“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禮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歷史地位相埒的確證,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後期儒家所謂周世“尊賢不過二代”的說法將陳排除在外而只備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將封於祝的黃帝之後和封於薊的堯後一併增入而合稱“五恪”?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在歷史典籍中,出現虞夏商三代連稱的文句不勝枚舉。在當今現存的記載上古歷史的書莫過於《尚書》,其中有《夏書》、《商書》、《周書》,更為重要的還有《虞書》,專門記載虞朝歷史。大家可以看到,古人在不停的向我們傳遞著夏之前,還有虞,這樣條訊息。

當然,很多人都都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更別說更為久遠的虞朝了!同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在中國出現。早在殷墟還沒被發現的時候,國外一致認為商朝只是傳說。後來隨著商朝文物的一件件出土,大家承認中國有商朝。其實虞朝不被大家所承認也就是隻因為這一點,那就是雖有大量的歷史典籍記載虞朝的存在,但對於歷史,我們的態度是嚴謹的,沒有證據的事物就是不能夠被確切的提出來的。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尚書

早在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就已經發現了規模巨大的陶寺遺址。後來,為了驗證中華文明的確擁有5000年文明史,證實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真實存在,人們開始懷疑陶寺就是大夏的第一個國都——夏墟。1979年,考古隊同時開始了對居住址和早期墓地的發掘。揭露了居住區和墓葬區,發掘墓葬一千餘座。其中大貴族墓葬9座,出土了陶龍盤、陶鼓、鼉鼓、大石磬、玉器、彩繪木器等精美文物,震驚海內外,確定了陶寺文化。1999-2001年,又發現了城牆、宮殿、王陵、宗教禮制建築等考古遺址。同時,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一片扁壺殘片,殘片斷茬周圍塗有紅色,殘片上朱書兩個文字,其中的一個字為“文”,另外一個字為“堯”。陶寺遺址,就是堯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國”。根據史書的記載,堯是虞朝的一代君主,年老了,將王位傳給舜。隨著這片殘片的出土,人們不禁要驚呼,原本認為發現的是夏墟,結果發現的是更久遠的虞,一個更久遠的朝代。沒有哪一個遺址能夠像陶寺遺址這樣全面擁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標誌,陶寺遺址已經進入文明階段,國家已經誕生了。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陶寺出土文物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陶寺遺址

尋找虞朝:中華從哪裡開始?

陶寺遺址

經過以上的敘述,大家還有疑惑麼?我們的教科書是不是應該改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