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對於每一個像“孤蓬”一樣奔波於萬丈紅塵中的人來說,心中其實都住著一個永遠的老家。這個老家是溫暖的,明亮的,有味道的,像母親溫和而關懷的眼神,像小河上閃耀的陽光,像那灰瓦屋頂升起的裊裊炊煙。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感受到這個熟悉的味道,心底便會湧動陣陣暖流。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四月,身處青山綠水間的南漳八渡河如意氣風發的少年,風華正茂。在這樣的季節,尋夢於八渡河印象老家,你一定不會失望。我們去的那天,有燦爛的陽光陪伴,有明亮的春色引路,還有一群可敬可親的人同行。當鑽出汽車,腳尖挨著土地的那一刻,身心立刻被一種熟悉的味道包圍了,那味道如被陽光曬得蓬鬆的棉被,柔軟而溫暖。那是泥土溫潤的氣息,是麥花淡淡的芬芳,是河水清涼的呼吸。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陽光是清澈的,微風是清爽的,空氣是清甜的。青山敞開懷抱,靜靜地等候著你;小河歡笑著,高興地跑來迎接你;楊柳遠遠地招手,歡喜地站在門口恭迎你。此刻,深深地呼吸,盡情地呼吸,所有的桎梏立刻煙消雲散,身心如浮羽般輕盈。那一刻,如回到了母親身邊一般,安寧、輕鬆、自在。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走過搖晃的吊橋,身體在搖晃,心情則如陽光中搖曳的花朵,如木橋下輕唱的小河。過了橋,順著田間乾淨的小路緩步而上,你會看到幾間土牆灰瓦的老房子如一位身著布衫布鞋的老人,安祥地坐在山腳下曬太陽。屋簷下的幾盞紅燈籠在微風中搖晃,我彷彿看到了黑夜中它那暖暖的光亮,驅散了找不到家的迷茫。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走進堂屋,廳堂上面端坐著兩把太師椅,像極了父親母親相敬如賓、攜手偕老的模樣。神案上擺放著“天地國親師位”的牌位,一下子讓人有了時光倒流的恍惚。“‘天地國親師位’,本來是‘天地君親師位’……”“人不頂天,地不離土,君不張口,親不閉目,師不帶刀,人不離位……”同行的南漳民協主席庹先沮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傳統文化。聽著聽著,你的心中會不由自主地升起無限的感慨和自豪。敬畏自然,遵循自然,孝親敬師,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睿智的,文明的,令人驕傲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也是我們華夏子孫心靈的皈依之所。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走進廚房,一切都是那麼熟悉而又親切。青灰的大水缸,木製的水缸蓋,長方形的木案板;寬寬的灶臺,兩口大鐵鍋,一堆劈好的木柴,還有灶門前的一把捉火(即添柴)時坐的小板凳。這些都是記憶中的模樣。看著那灰色的灶臺,我彷彿又看到了母親在灶臺前忙碌的身影,她一會兒灶臺前一把汗一鍋鏟,一會兒又走到灶門上低頭彎腰,往灶膛裡塞一把柴。而灶門前的那個小板凳只是寂寞地望著她忙上忙下。不一會兒,飯菜的醇香在廚房中瀰漫著,甚至飄到了場院裡,饞得我們直咽口水。看著那口大水缸,我彷彿看到了父親挑著滿滿的兩桶水,在晨曦中,在暮靄中,慢慢地走回家……廚房,散發著太濃的家的味道,承載了太真切的關於家的記憶。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來到農耕民俗文化館,原始淳樸的氣息撲面而來。無論是長長的龍骨水車,還是原始的木製脫粒機——礱;無論是小巧的紡車,還是笨重的青石火盆;無論是手動的風斗(即鼓風機),還是腳踩的木滾耙,無不講述著農耕民族的勤勞與智慧,不屈與堅韌。而那頂做工精緻的木轎子,和雕龍畫鳳的硃紅木床,則述說著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看著這些散發著歷史氣息的物件兒,你的記憶會去觸摸一段舊時光,你會發現農耕文化是我們這些在農村長大的人身心成長的沃壤。它們就像家裡那些經年的老傢俱,那種熟悉的味道植根於你的心靈深處,跟隨你一生。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走出農耕民俗文化館,山上的養蜂場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沿河而行,河水潺潺,楊柳成行,一路清涼。來到山坡上,坐在紫藤花廊裡,聽風絮語,看串串紫藤花如紫色的風鈴在風中輕輕搖晃,搖出了一段如夢如幻的美好時光。主人奉上溫溫的蜂蜜水,金黃的蜂蜜水如正午的陽光落在杯中。一口氣喝下,甜蜜的滋味讓人心酣體暢。坐在涼亭裡,向四周眺望,山野蒼翠,滿目蔥鬱,一種鄉野散淡的愜意在胸中盪漾。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下了山,來到河畔樹林中的燒烤場。一邊是小橋流水,綠樹掩映,如鏡的河面上竹筏悠然滑過,似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境;一邊是大樹參天,紅頂帳篷的自主燒烤攤位星羅棋佈,篷內飄出陣陣誘人的燒烤味。 一邊脫俗,一邊塵世;一邊天上,一邊人間;一邊出世,一邊入世。看美景,食美味,享受生活的悠閒。在這裡,清新的大自然和濃郁的煙火氣息竟然也能和諧地統一,讓人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合情合理。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不知不覺,暮色將至,一股涼意在山林中氤氳開來。從小橋返回,來到高臺上的餐館吃晚飯。露臺上擺著一張朱漆油亮的八仙桌,四條幹淨光滑的長板凳,一下子讓人恍若回到了鄉下老家。記得盛夏的夜晚,一家人常常像這樣圍坐在門前的場子裡吃飯。一張小方桌,幾把松木椅子,幾盤清菜,一盆稀飯,一盆米飯。雖是粗茶淡飯,但月朗星稀,亮如白晝,再加上天高地闊,晚風流瑩,邊吃邊閒話家常,自是恣意暢快。想必夏天的夜晚,邀親朋好友,在這露臺上吃晚飯,乘涼,聊天,亦是如此滋味。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冥想間,屋內的桌上已擺滿了充滿鄉土氣息的大碗菜餚。醬紅的粉蒸肉,香軟的酥土豬肉,醇香的土雞燉湯,新鮮的竹筍炒肉,脆綠的涼拌萵苣葉……這些都是記憶中家常的老味道。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老闆獨創的特色菜——泡蘿蔔皮,一片片薄薄的蘿蔔皮切成了菱形,夾一片慢慢地嚼,酸酸的,脆脆的,辣辣的,會勾起你味蕾的慾望。這泡蘿蔔皮酸得正,脆得嫩,辣得恰當,既美味又開胃,一點兒也不亞於韓國泡菜。據說此菜還獲得了襄陽泡菜金獎。這泡菜雖簡單,但在你唇齒間留下的是無窮的回味。

南漳八渡河,“老家”的味道

除了這些菜,那烏黑的老面饅頭片也勾起了人的回憶。面是老闆自己手工磨的,沒有加任何的增白劑,所以做出來的饅頭不白。別看它像黑色料理,但老面發酵,吃起來卻比較勁道,甘甜如飴。小時候吃的饅頭都是這個顏色,這個味道。

文字:李煒瑜 配圖:周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