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閱讀和閱讀變現筆記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三種境界,可以用三個感嘆詞來概括:咦,哈,嗯。


“咦”:是一種比較驚訝,也就是對於我們不太熟悉的知識點,我們容易產生耳目一新感受。

“哈”的意思是讓我們茅塞頓開、質量非常高的內容。

“嗯!”指的是某個有道理的內容,值得我們繼續深入瞭解一下。

深度閱讀就是升級我們的視角。某個知識點被我們不斷地應用,不斷地掌握,不斷地去做分享,這種反覆的過程就會讓我們對這個知識理解得越來越透徹,掌握得越來越牢固。

深度閱讀分為三個步驟——“練兵場”。“練”指的是尋找聯繫,“兵”指的是發現冰山,“場”指的是多場景練習應用。

深度閱讀和閱讀變現筆記


尋找聯繫、探索冰山、多場景應用——“練兵場”。尋找聯繫的意思是當看到某句話或者某個概念的時候,要下意識地嘗試分析該內容是否能夠通過其他的現象解釋。

第二步是探索“冰山”。很多概念背後,都有龐大的知識體系支撐,好比一棵樹苗,它在地下可能有一個很龐大的根系,樹苗只是露在地面上的一個嫩芽而已。

一個概念往往後面可能會有理論、原理等。從一個概念的閱讀,到去探尋背後的原理,明白了原理之後,就能瞭解為什麼有的習慣能夠養成,有的習慣很難培養。

深度閱讀的第二步是探索冰山,去尋求概念背後的底層規律。一旦明白了原理,再去教別人做習慣養成的時候,就有了一套理論支持我們的觀點。

深度閱讀和閱讀變現筆記


深度閱讀的第三步是多場景應用——知道概念後如何使用。這時需要進行多場景的應用,嘗試在不同的場景下自如地運行該理論。

深度閱讀和閱讀變現筆記


讀完一本書之後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因為分享的過程就是一個慢慢養成習慣的過程,讀一本書發一個朋友圈,每次都會獲得獎勵,這個迴路就會逐漸形成。

深度閱讀的前提是至少對某個知識有足夠的瞭解。深度閱讀的練習性測試:把書裡的套路用於實踐,檢驗一下是否產生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分散性練習:

指的是不需要持續地執行“練兵場”的任務,不需要持續地深度閱讀。

詳盡的審問:

梳理清楚了結構,才能知道作者提出某一個觀點的上下文邊界,才能清楚知道他的這個觀點的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

用自己的話總結:

我們要嘗試用自己的話、用自己的片段來把圖書內容整理出來。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找幫手。比如,某個概念很複雜,可以去知乎提問、去果殼提問、去百度搜索相關內容、找一些公眾號文章答疑解惑等,尋找一些通俗版的解答。

“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指的是某個概念很複雜,如果某本書很晦澀難懂就暫且放下,先讀一些外圍的、簡單的書。

“圍點打援”和“十面埋伏”不一“圍點打援”和“十面埋伏”不一樣,十面埋伏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方式是通過各種角度去強攻,而“圍點打援”是暫時不攻擊,先去把周邊的問題搞定,再回來攻擊難點。

“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說得通俗一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的核心是搞定書中的一些關鍵詞。一本書裡真正有價值的概念並不多,即便是一本非常複雜的書,只要搞定裡面關鍵的概念,那麼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也就被“消滅”掉了。

深度閱讀的三個誤區:

1.關於深度學習的第一個誤區是,很多人都把深度閱讀理解為要從頭讀到尾把一本書讀完。

2.深度閱讀的第二個誤區是,經典的書都應該進行深度閱讀或者精讀。

3.深度閱讀的最後一個誤區是認為要記住所有內容。

古人常說念茲在茲,閱讀也是這樣,念念不忘,心裡一直想著去做、去試試,這樣就不可能忘記。

執行過“練兵場”來進行深度閱讀以後,相當於一個複雜的概念已經舉了五次例子,聯想了五次,反覆調用了五次大腦裡的記憶。

其實三次複習就可以產生記憶,五次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夠再把知識和理論在多個場景中應用,那麼對於圖書的核心概念不需要任何記憶,就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閱讀變現的三條原則:做這些閱讀之後的延伸活動時,需要考慮如下戰略:

·稻草戰略

·冠軍戰略

·抽籤盒戰略。

稻草戰略:

不要等到自己非常厲害了再開始行動,而是要馬上就開始去做,有多大力氣就做多少事。

假如現在沒有能力做一場微課,可以先把自己閱讀的內容發到微博、朋友圈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冠軍戰略:

如果與大多數人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有成為冠軍才能找到自己的通路,而且要成為一個細分領域的冠軍。“悠貝親子圖書館”是國內只針對“寶媽”這類人群的讀書會,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抽籤盒戰略:

稻草戰略是以小搏大,一點一點去換;冠軍戰略是儘可能在一個細分領域突圍成為第一人;抽籤盒戰略是不要怕失敗,多做嘗試,找尋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自己的天賦所在。

閱讀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最初的目的可能只是搞清楚一個概念,可能只是把它當作一本書來對待。

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後,可以把一本書變得非常有意思,可以把一本書用在很多地方,創造更多的價值。結合自己的經歷,一本書可以幫助很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