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嘲笑的不是弱势群体,而是在侮辱你自己!

你嘲笑的不是弱势群体,而是在侮辱你自己!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个话题“#没钱能不能生孩子#”,我看了很多回答和讨论,我觉得很值得讨论下,生孩子和有没有钱能挂上钩这本身就说明问题,对于一个现代文明中生活的人认为没钱就不配生育、也不应该生育的想法我不赞同。

1.

首先生育与否是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权利,这本不应该被讨论,因为生命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但问题是我们周围恰恰是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比如你的工作、能力、地位、尊严等等一切都和钱挂钩,所以现在的弱势群体不是正常社会中身体和心理上的弱势,而是经济能力上的弱势,说白了就是没钱,在这种观念下不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有钱就有尊严、名誉....而没钱即使你的职业再崇高也最多是表面尊敬,所以才有了“笑贫不笑娼”的俗语。

2.

其次很多人看问题总是在上帝视角,简单说就是觉得自己是掌握一切的,并且这一切的决定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但实际并不是,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有钱有地位?谁都有可能有经济不好的时候,难道那时候已经出生的孩子就不要了?说道遗弃孩子,我想起前段时间的新闻说爷爷为了要孙子把孙女故意遗弃,结果被人发现了;针对这个问题我询问过一些人,他们的答案是无所谓,觉得杀死一个孩子不是什么大事?特别是有残疾的孩子完全没有心理负担,毫无愧疚,这些人平时并不冷血但是价值观却出奇的一致,其实这就是以金钱为一切标准的恶果之一,大家的道德水平直线下降。

要知道即使封建王朝时期也很少有人丢弃女婴,多数也就是给人做童养媳或者待遇不如儿子,比如我老有八个孩子,活下来三男三女,男的都多少读过几年书,女的只有最小的女儿上过学,但没有遗弃过一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有病,但是也没有丢弃,只是没让他读书,在家里养着,成年后不久就去世了。

3.

很多人总是欢嘲笑弱势群体,以此来献出自己的优越感,来在沉闷的生活中找点乐趣,可是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弱势群体,除非阶级彻底固化,但从古今历史来看没有那个阶级能永恒不变,最多是阶级难以逾越,所以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自己所歧视、嘲笑的弱势群体,你不去帮助、怜悯也就算了,还去嘲笑这就是个人的素质问题了,这是嘲笑的就不是弱势群体了,而是在侮辱你自己,侮辱自己做人的基本品质。

4.

看热闹是国人悠久的传统,而且多数看热闹的人会在旁边添油加醋让事件升级,因为这会增加它的观看愉悦度,我们似乎很多人都缺乏同理心,同理心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但我们很多人却并不具备,我们从未考虑过如果自己是没有钱的人会如何?没钱就不该有正常的欲望?没钱难道就不应该结婚生子?没钱就不能有正常的生活?我们从没有考虑这些不好的事落在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总是遇到别人犯错就不管法律直接想把人一次打死,不给人改过的机会,可是其实这么想的人在自己没钱时却希望别人能帮助,犯错后别人能理解,所以实际上国人的同理心不是对别人的,而是只对自己有用。最后以同理心的6个原则结束:

1.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