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房價下跌,可以上車了嗎


一線城市房價下跌,可以上車了嗎

近期,中國房地產協會主辦的全國房價行情數據顯示,有121個城市3月份二手房價環比2月份下跌。從整體上看,房價下跌的城市比例不算高,但具有象徵意義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3月份二手房價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位居四大一線城市跌幅榜首位,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國首位。疫情對房價的影響開始體現。中國房地產協會主辦的全國房價行情數據顯示,有121個城市3月份二手房價環比2月份下跌。從整體上看,房價下跌的城市比例不算高,但具有象徵意義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3月份二手房價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位居四大一線城市跌幅榜首位,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國首位。


首先,房價下跌這一現象並不讓人吃驚,目前來看,中國的房地產的人均持有量已經比較高了,很多人甚至有了幾套房子,這意味著硬性需求人們已經基本得到了滿足。在一線城市,目前的房價已經比較高,潛在消費者因為房價高難以上車,而投資需求者因為政策限制也買不了房,這使得住房的有效需求減少。而且從整體的需求量來看,一線城市的人口除了深圳以外持續控制,或者分流到了周邊的地區購房,這也有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影響。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就是疫情影響,房地產樓盤都難以開門進行銷售,這使得購房者都難以上門看房,房子賣不出去,因此房價自然會出現下跌。從一些微觀來看可能會有部分房產樓盤受到高度關注秒光的現象,但這都是局部的不客觀現象。我看到這類新聞就感覺這完全不能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真實情況。


從資金層面來看的話,購房者面對這樣的局面,可能會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擔憂貨幣的購買力下降,會希望能夠通過房產保值,但另一方面自身的收入預期也可能受到影響。在一線城市尤其如此,因此出手購房可能還是整體會慎重,從銀行層面來說,不管是對房地產的貸款還是消費者的支持流動性應該都還是會保持謹慎。而房地產公司也可能會降價來促進銷售。近年來房地產對於經濟的促進作用越來越低,因此房住不炒從宏觀層面已經被明確,房地產從整體層面的狂飆突擊應該不會再出現。但是如果考慮在一線城市置業,可能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時機。未來的一線城市房價不可能出現持續下跌,會有補漲的情況,但是應該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曾經的電視劇《蝸居》曾經描述過房地產早期的情況,最近的《安家》體現出了一線城市置業的多元化和細分化,安居樂業的人的本能需求,尤其是在中國這麼一個安土重遷的國家。讓購房迴歸居住的本質,應該是所有人的需求。而對於投資性的豪宅而言,局部的房價需求量提升和價格上漲也可能出現,但應該不是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