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發展史上的亮點---瓷香爐

瓷器發展史上的亮點---瓷香爐

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香爐的形制、釉色及功用,隨著當時經濟、文化、審美情趣的變化而演繹發展。一個香爐一尊神,從敬佛禮佛和祭祀祖先的器物,慢慢地也成為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人們將香爐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撫琴彈瑟時嫋嫋煙香與悠悠琴音相伴,又有了“繞樑三日沁人心”的幽雅氛圍。在漫長歲月裡,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不上香敬神祭祖,於是香爐這一器物便廣為流行。

  唐代出現了一種形狀像先秦的陶豆,陝西黃堡窯遺址曾出土聞香爐實物。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各色香丸、香球、香餅,或者散末。線香出現的歷史相對晚些。“焚香”並不是把香丸、香餅直接加以焚燒,讓香丸、香餅髮香,而是藉助炭火慢慢焚燒,儘量減少煙氣,讓香味低迴而悠長。古代繪畫中女性“添香”的場景優雅而美麗,而香爐裡基本上看不到插線香的情況。在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等地,仍保存此焚香遺風。

  在宋代社會相對穩定,先秦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的大量出土,使仿造成為可能。宋代諸帝從“尚文抑武”出發,大力扶持儒釋道三教,推動了融儒釋道為一體的宋代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最為精熟的宋代,產生了一門學問——金石學。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宮廷專職文物保管員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繪製器型圖外,還記錄器物的尺寸、銘文等,從此文物鑑定與學術研究融合一起,為瓷器全面仿製先秦禮器奠定了基礎。

  宋代貴族出身的趙氏皇帝文化素養極高,喜好復古,重視舊禮器,喜歡素淨雅緻的色彩,因此,素雅成為當時社會流行的色調。宋人趨向於自然,趨向於儉樸,在生活情趣上追求的是精細、雅緻、淡泊。而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領導的古文運動,強調文以載道、文以明道,學習古人的創作,反對浮靡的文風。宋代專門建立了官窯為宮廷燒造瓷器,規定皇上賞賜給大臣,儘量不用金銀器,而改用瓷器。宋代仿先秦器物的瓷香爐層出不窮,如鼎式香爐、鬲式香爐、奩式香爐、魚耳香爐、三足香爐……可謂五花八門。宋代香爐代表了宋代瓷器的藝術精神,香爐開始登堂入室,出現在帝王的內庭,而一些小型香爐則成為文人把玩之物。在當時,焚香與烹茶、插花、掛畫並列為文人四藝,頗受文人喜愛。

瓷器發展史上的亮點---瓷香爐

 明代香爐的質地發生了變化,有銅器、陶器、瓷器,還有木、竹、石雕刻等。宋元時期以青瓷香爐和窯變釉香爐為主,明清時期以青花香爐為主,還有紅釉、彩瓷等香爐新品種。明代香爐出現了一些新品種,如象耳爐、戟耳爐、筒爐等。清代則以缽式爐為主。

  明宣德皇帝藝術天分相當高,色彩感尤其出眾,在他的影響下,五彩、鬥彩瓷得到空前發展,成為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亮點。宣德皇帝嗜好賞玩香爐,特下令從暹羅國進口一批風磨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柴、汝、官、哥、均、定名窯瓷器的款式,設計和監製香爐。

  清代統治者入主中原後,以“孝”治天下,康熙時期祭祀風氣盛行,香爐作為禮器得到空前的重視。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苦心經營,乾隆時期社會空前繁榮。乾隆皇帝好古成癖,乾隆瓷器無論造型,還是釉彩、圖案紋飾,工藝要求都非常高,即使民窯也是如此,充分體現了乾隆盛世的氣象。

  作為祭祀用的主要器具香爐伴隨著歷史的進程,隨著它的功用的擴大,它賦予人們更多的靈性,讓人們追隨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

  唐代是公認的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經過300多年的分裂和內戰,北方瓷粗獷、豪放的激情與南方瓷精緻、委婉的情思,到唐代巧妙地合流。代表唐代北方白瓷最高成就的邢窯,便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

  唐代商貿極度繁榮,使得銅錢不敷應用,為聚銅製錢,朝廷詔諭天下,禁止用銅鑄造生活用品。隨之,瓷器使用越來越廣泛,成為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

  宋瓷的美學風格,近於沉靜素雅,鈞瓷雖燦如晚霞,但也不像唐三彩的熱烈華麗。宋瓷所創造的新的美學境界,不僅重視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色質地之精。青釉鬲式爐,為龍泉青瓷中的精品,仿青銅爐,系商周時期青銅鬲樣式。宋代有焚香和祭祀的習俗。當時,宋代的窯場大量生產焚香爐具,其中以南宋龍泉窯燒製的青釉鬲式爐名氣最大。

  龍泉鬲式爐產生於文化高度發展的宋代。進入南宋,政治中心南移,經濟空前發展,宮廷用瓷增加,外貿出口擴大等,使得龍泉青瓷蓬勃發展,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即白胎厚釉、釉色明澈溫潤,蒼翠如玉,其中以粉青、梅子青最具魅力。

  哥窯以其產品周身冰裂、變化萬千而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尊哥窯竹節香爐,系明成化年間的官仿書房香爐,清麗雅緻,難得一見。造型古樸,製作精巧,形狀為竹節,節節向上,腹空心虛,令人遐思。爐內底留出深灰色的胎骨,爐底足部無釉處為鐵褐色,俗稱“紫口鐵足”,爐下裝三個蹄形足,給人以穩重、典雅之感。

  哥窯相傳龍泉章氏兄弟中兄長主事之窯,稱哥窯,但未見宋人記載。明初曹昭《格古要論》雲:“舊哥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色好者類董窯,今也少有”。哥窯遺址至今尚未發現。哥窯美麗精緻的開片,令世人為之驚歎,歷代文人雅士為文作詩,代不乏人。其實開片的形成本是燒製工藝上的一種病態,它因胎骨和釉面在高溫下膨脹係數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膨脹係數一致,釉面就沒有裂縫,胎與釉的結合緊密,會產生渾然一體的效果。哥窯自然的冰裂紋,人們稱之“金絲鐵線”,其實是“無意插柳柳成蔭”,這給哥窯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