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學會忍耐,一時的忍耐,一世的快樂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我們忍耐的有很多。忍耐並不是逆來順受,屈服於生活的支配和調遣;更不是消極頹廢,自信的缺失。 它是信心與毅力的外延,是考驗意志 、檢驗成功的一種方式。面對生活的溝壑險阻,成功之人首先學會的便是忍耐,在忍耐中體會清心淨欲的心境,學習與人相處,學會豁達開朗地生活。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在面對別人的譏諷毀謗和生活的坎坷瑣

碎時,不但不會氣憤煩惱, 反而會一笑置之,久而久之這種心境便會成為終身受用的良方。

控制情緒,學會忍耐,一時的忍耐,一世的快樂

星雲大師曾經用“我就這樣忍了一生”來形容自己。 大師認為,忍耐是戰勝困難的最強大力量,沒有忍耐,也就沒有大師這一生助益無數眾生的成就,也就沒有他這一世的歡喜。忍下了自

己的喜怒,忍下了困苦 毀謗,忍下了慾望,也就免去丁生活中的諸多紛爭禍患,同時也給心靈創造了一個清靜安然的空間.使自己能夠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努力, 匹禺思意、抱怨、煩惱,將人生過得歡喜,快樂。

佛陀在世時,舍衛城中住著一位名叫須賴的赤貧佛弟子。雖然他生活貧窮,但絲毫不把貧苦放在心上。

控制情緒,學會忍耐,一時的忍耐,一世的快樂

須賴堅苦卓絕、一心向道的願行,使他善名遠播。 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忌妒他的修行,恐怕他取代天主的位子,於是釋提桓因以其神通力,化作一群人,向須賴住處走去。 須賴在家突然聽到門外有人謾罵嘲笑他。然而須賴絲毫不為所動,不發一語地繼續禪修著。 於是,這群人改以刀杖瓦石破壞須賴的住處,危害他的身體,但須賴仍然安忍於他們的迫害與侮辱,甚至對他們心懷悲憫。

兩次試驗都沒辦法動搖須賴的心志, 於是釋提桓化身成另外一個人威脅須賴:“倘若他們要來殺害你了,看你怎麼辦!”

須賴平穩的口氣回答:“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假若有人想要將我殺了, 我對他既不憤恨,也不會想報復, 反而十分同情他們。因為將來他們會自作自受,得到墮落惡道的果報。”

控制情緒,學會忍耐,一時的忍耐,一世的快樂

再次失敗的忉利天主釋提桓因決定採用利誘的方式,他變化成許多人與一座金光閃閃的七層寶塔,誘惑須賴收下那座金塔

“謝謝你的好意,但我自知今生的貧困乃是過去生所種下的因 。假若現在又輕易接受了這座金塔,來世恐怕會更加困苦了。顯然,財寶無法迷惑須賴的心。 於是釋提桓因又現另一個化人,試圖以人情說服他收下價值連城的珍珠,無奈又被拒絕了;再派遣嬌豔無比的天女下凡, 以美貌來誘惑須賴放棄修行, 同樣是無功而返!

最後. 釋提桓因終於按捺不住了,親自來到人間問須賴:“請問究競你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怎樣的願心, 讓你對修行如此堅定呢?忉利天主之位是大家所渴愛的,莫非你也想追求?”

控制情緒,學會忍耐,一時的忍耐,一世的快樂

須賴搖搖頭說:“我所衷心企求的,就只是令世間所有苦難的眾生出離苦海而已,再沒有別的了。”

忉利天主聽到須賴的答覆,深受感動,歡喜讚歎他能以無比的悲心願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即發願帶領諸天護持須賴的願力及修行。

須賴修持忍辱是為了眾生,而不是為自己,因此不論遭遇威逼殺害,或是名利財色,種種的順逆

境考驗都無法動搖他的心志。因為對他而言,救度眾生能夠帶來快樂歡喜,這比起他自己的尊嚴,

慾望都更加重要。

控制情緒,學會忍耐,一時的忍耐,一世的快樂

缺少忍耐的精神,常常使人難以越過艱難險阻,達成目標,同時也讓人深陷煩惱之中,無法自拔。其實,當我們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時,如果能夠忍耐、適應,靜靜等待一切都過去,剩下的就是美好了。面對生活困境,我們不要有所畏懼,在微笑中忍耐,鑄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忍耐一時,快樂一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