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身处闽江大地,每日随数百个新入伍的小伙子们生活起居。年轻的面孔,慌乱的眼神,黝黑的皮肤,嘶哑的声音,酸臭的汗味,无不让我想起2010年在南京浦口汤泉的自己。

2010年9月,南京浦口汤泉,某军训基地。阳光焦灼,操场广阔,偶尔有阵阵微风吹过,穿过你的发间我的耳边。飞燕啼叫的早晨一片宁静,训练场上已经呼号嘹亮;月光普照的大地一片皎洁,基地处处依旧军歌铿锵。

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军训像镜头、像照片,我看见训练场上的黄沙、宿舍楼外的篮球场、深夜的繁星、灯光下军姿的身影……看红日初升,看四面青山,看旗帜飞舞,看云卷云舒。“我们最直接的魅力就是周围环境的魅力”如康德所言,这是我的第一块烙印

军训像捕声仪,像唱片,我听见口令的短促,听见步伐的有力,听见子弹的呼啸,听见嘶吼的坚定……听榆树的风,听杉树的雨,听枯叶的翻滚,听土石的低鸣。那时一切的景,一切的声音,就如一声呼喊在我心中激荡:心如铁剑,身如群川!

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我还能记起,军训开始前的期待和兴奋,军训最初的激情和新鲜,以及最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疲倦……这些感觉还是那么亲切。有时候告诉自己,军训已成往事,可初次穿上迷彩服得兴奋,授枪授衔仪式上的激动为什么都还历历在目,清晰如昨呢?

可能,从最初的不安到如今的“清晰如昨”,我们已经在川流不息的时光中神采飞扬的长大。

有时会想,当我白发苍苍、牙齿脱落的时候,想起青春时的军训,心中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喜悦的怀恋还是淡淡的感伤,抑或是逝去韶华的追思?

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军训是一本只有黑白两色的影集,任何绚烂的色彩都过于轻浮,它只在黑白分明之间,极致地构筑起一种单纯的意境,彰显一份震撼心灵的力量:轻蔑于浮华,收敛于纷繁,恒久的定格于精神与肉体的完美融合之中,成为一种美学的原生态,这恰恰是足以撼动人性的开始!

不必老调重弹地把军训比喻为诗,或者画,也不必过多的强调军训的意义,军训只是一杯茶,初尝苦涩,细品清香,回味悠远。

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翻日记,看到军训教官说的一句话:“军训生活有苦亦有乐,苦中作乐,苦亦乐也。”

倏忽明白,欢歌笑舞再也不是琵琶弦上的华彩,跳跃着幼稚而伤感的青春;方阵士气再也不是叫苦连天的柔弱,暗淡了坚韧而丰润的生命。

浮生若梦,我们途径的每一处,都需慢慢走好好看。生命的过程因其短暂而弥显珍贵,因其多元而倍显精彩;未尝过失去的痛就不会了解拥有的珍贵,没有切身的痛也就不会有刻骨铭心的感悟。

2010,南京浦口汤泉,我的军训

真正的勇士,不是在苦难中不甘,不是不顾一切的倔强,不是孤芳自赏的高傲,而是在自己走过的每一处波心照见自己的影,在一片檐下读出人生两个字。

如今,望着岁月的身影在手中像梦一样缥缈,年轻的心终于在微笑的目光中明了:这一程将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歌谣。

既如此,请容我用标准的军姿,铿锵的正步、坚持的汗水、乐观的心境,向军训说一声:“青春,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