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身處閩江大地,每日隨數百個新入伍的小夥子們生活起居。年輕的面孔,慌亂的眼神,黝黑的皮膚,嘶啞的聲音,酸臭的汗味,無不讓我想起2010年在南京浦口湯泉的自己。

2010年9月,南京浦口湯泉,某軍訓基地。陽光焦灼,操場廣闊,偶爾有陣陣微風吹過,穿過你的髮間我的耳邊。飛燕啼叫的早晨一片寧靜,訓練場上已經呼號嘹亮;月光普照的大地一片皎潔,基地處處依舊軍歌鏗鏘。

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軍訓像鏡頭、像照片,我看見訓練場上的黃沙、宿舍樓外的籃球場、深夜的繁星、燈光下軍姿的身影……看紅日初升,看四面青山,看旗幟飛舞,看雲捲雲舒。“我們最直接的魅力就是周圍環境的魅力”如康德所言,這是我的第一塊烙印

軍訓像捕聲儀,像唱片,我聽見口令的短促,聽見步伐的有力,聽見子彈的呼嘯,聽見嘶吼的堅定……聽榆樹的風,聽杉樹的雨,聽枯葉的翻滾,聽土石的低鳴。那時一切的景,一切的聲音,就如一聲呼喊在我心中激盪:心如鐵劍,身如群川!

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我還能記起,軍訓開始前的期待和興奮,軍訓最初的激情和新鮮,以及最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疲倦……這些感覺還是那麼親切。有時候告訴自己,軍訓已成往事,可初次穿上迷彩服得興奮,授槍授銜儀式上的激動為什麼都還歷歷在目,清晰如昨呢?

可能,從最初的不安到如今的“清晰如昨”,我們已經在川流不息的時光中神采飛揚的長大。

有時會想,當我白髮蒼蒼、牙齒脫落的時候,想起青春時的軍訓,心中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是喜悅的懷戀還是淡淡的感傷,抑或是逝去韶華的追思?

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軍訓是一本只有黑白兩色的影集,任何絢爛的色彩都過於輕浮,它只在黑白分明之間,極致地構築起一種單純的意境,彰顯一份震撼心靈的力量:輕蔑於浮華,收斂於紛繁,恆久的定格於精神與肉體的完美融合之中,成為一種美學的原生態,這恰恰是足以撼動人性的開始!

不必老調重彈地把軍訓比喻為詩,或者畫,也不必過多的強調軍訓的意義,軍訓只是一杯茶,初嘗苦澀,細品清香,回味悠遠。

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翻日記,看到軍訓教官說的一句話:“軍訓生活有苦亦有樂,苦中作樂,苦亦樂也。”

倏忽明白,歡歌笑舞再也不是琵琶弦上的華彩,跳躍著幼稚而傷感的青春;方陣士氣再也不是叫苦連天的柔弱,暗淡了堅韌而豐潤的生命。

浮生若夢,我們途徑的每一處,都需慢慢走好好看。生命的過程因其短暫而彌顯珍貴,因其多元而倍顯精彩;未嘗過失去的痛就不會了解擁有的珍貴,沒有切身的痛也就不會有刻骨銘心的感悟。

2010,南京浦口湯泉,我的軍訓

真正的勇士,不是在苦難中不甘,不是不顧一切的倔強,不是孤芳自賞的高傲,而是在自己走過的每一處波心照見自己的影,在一片簷下讀出人生兩個字。

如今,望著歲月的身影在手中像夢一樣縹緲,年輕的心終於在微笑的目光中明瞭:這一程將是我們生命中最美的歌謠。

既如此,請容我用標準的軍姿,鏗鏘的正步、堅持的汗水、樂觀的心境,向軍訓說一聲:“青春,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