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阿里研究院持續跟蹤疫情對消費造成的整體影響,以及消費的最新趨勢和變化。總體來看,三個因素疊加,導致疫情對消費造成明顯衝擊:


  • 疫期與春節疊加:春節為消費旺季,疫情使得餐飲業、旅遊業、影院、交通等假日消費遭受重創。
  • 復工困難:春節放假導致復工困難,對物流供給、服務業等影響很大,進一步影響消費復甦。
  • 全國性防控:導致全國性的消費受挫。


本次研究重點在於消費影響、復甦節奏、消費趨勢和復甦建議四個方面,包括7個問答和10項政策措施建議。



“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的影響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1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提振消費的關鍵是什麼?

服務業(餐飲、文娛、旅遊、酒店等)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1答


服務消費受損大,恢復慢:人員聚集+需要外出的特點,導致服務業受損嚴重、恢復較慢。


實物消費受損小,恢復快:網絡零售+“無接觸配送”的措施,使得實物消費受損小,且恢復更快。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2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疫期產生了哪些剛需?

“抗疫”剛需 + “宅經濟”剛需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2答


一、“抗疫”剛需:來得迅猛,去得無聲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需求特點:疫情恐懼帶來的需求,如溫度計、口罩、洗手液等;因恐懼心理往往會過度購買,導致“囤貨”現象。


趨勢:隨著疫情結束,預計逐步恢復正常


二、“宅經濟”剛需:逐步上漲、逐步回落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需求特點:“宅家”必須的消費,如網遊、廚房裝備、大中小學在線學習、居家健身器材等。


趨勢:隨著“宅家”逐步結束,預計需求會回落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3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疫期後什麼需求會上揚?

“補償性”消費:“疫情之後,我就要……”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3答


三、補償性消費:疫情後穩步上漲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需求特點:疫情會導致補償性消費需求明顯增強:江蘇省消保委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疫情過後,近九成受訪者會有“補償性消費”,其中約飯、買衣買鞋買包、觀影K歌、運動健身和外出旅遊成為優選。


趨勢:補償性消費會在疫情結束後幾個月持續存在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4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哪些消費會緩慢恢復?

大宗消費 + 服務業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4答


四、房地產、汽車:下挫嚴重,逐步恢復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需求特點:房地產、汽車等大宗商品的消費,服務業從業人員等部分消費者購買力可能受挫,但整體剛需仍在,疫情之後會逐步恢復。


趨勢:疫情期間下挫嚴重,預計會隨著疫情結束逐步恢復


五、服務業:下挫急遽,緩慢恢復


需求特點:人員聚集性的服務業,如餐飲、影院、賽事等,在疫期受到嚴控。


趨勢:嚴控結束後,預計逐步恢復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5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疫情帶來哪些消費行為和需求新趨勢?

4大趨勢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5答

在新冠肺炎有可能長期化、反覆發生的前提下,未來的消費可能呈現4個趨勢特點:


一、“全民在線”

在線行為強化:所有人群在線消費習慣得到強化。

在線需求暴漲:網遊、在線教育、視頻影視等。


二、“重回家庭”

疫情導致“重回家庭”成為強制,家庭餐飲、健身、文化娛樂等行為得到強化。疫情結束後,部分習慣和行為會留存固化下來。


三、“無接觸化”

未來“無接觸”的場景可能增多,剛性場景包括醫療場所的無接觸需求、非剛性場景包括其他人際交互場景,如無接觸售票、無人車配送等。


四、“健康樂活”

疫情的強烈刺激下,未來對健康的各類需求有望上漲,包括醫療、醫藥、飲食、樂活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6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如何提振消費?

10個方向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6答


提振需求之“有錢花”

1. 創造就業:提高就業,創造短期和長期工作機會,提升居民收入。

2. 扶持中小企業,促進就業,提升居民收入。

3. 支持消費信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消費信貸。

4. “消費券”促銷費:發放消費券,定向促進區域和特定消費。

5. 減稅增收:通過稅收手段,提高消費力。


提振需求之“想花錢”

6. “假日經濟”:通過延長假日,發展經濟,促進消費。

7.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後顧之憂,提高消費慾望。


改善供給之營商環境

8. 改善物流配送體系:物流和配送的作用在疫情期間凸顯,確保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體系,確保終端配送的暢通。

9. 淨化市場環境,提振消費信心:鼓勵良性競爭,打擊假冒偽劣;提升品牌信任,將高端消費留在國內。


改善供給之優化供給

10. 鼓勵研發創新,支持服務業,通過優質的供給帶動消費。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7問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巴巴集團在抗疫和提振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

商業力量 + 技術力量,助力抗疫和提振經濟兩場仗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阿里研究院:“7問7答”看疫情對消費影響及趨勢分析

7答


一、阿里巴巴發揮阿里數字經濟生態的商業力量和技術力量,全力參與受疫情影響地區的醫療物資援助和日常生活保障,積極抗擊疫情。


1.全球採購醫療物資,馳援受疫情影響地區。

1月25日,阿里巴巴宣佈設立人民幣10億元的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菜鳥聯合全球物流業開通馳援武漢的物流“綠色通道”。


2.努力保障受疫情影響地區的民生服務。

與民生供給密切相關的盒馬鮮生、餓了麼等紛紛行動,在第一時間就各盡所能保障武漢醫護人員和市民生活所需。盒馬鮮生承諾“不打烊、不漲價、不斷貨”,確保食品、生活必需品供銷暢通,特別在武漢市的18家店,堅持照常營業,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生活物資供應渠道之一。支付寶也成立湖北醫療救援隊生活物資保障組,為全國各地奔赴湖北的醫護人員解決生活物資緊缺問題。


3. 以技術的力量參與抗擊疫情。

阿里雲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加速針對本次疫情的新藥和疫苗研發。全國幾十個省市與阿里雲合作建設數字防疫系統。除了全國版健康碼,截至3月2日,支付寶、阿里雲已為超過200個城市提供健康碼技術支持。阿里雲向1000萬家企業免費開放全套“在家辦公”系統,2億人在家辦公;支持1.8億學生在家上課。


二、 阿里巴巴採取實際措施支持中小企業與助農,促進經濟復甦。


4. 支持中小企業。

繼2月推出扶助商家的20項措施後,4月7日阿里巴巴宣佈再次啟動扶助中小企業的特別行動——“春雷計劃2020”, 出臺5大方面16項扶助措施,旨在利用阿里巴巴20年來沉澱的數字化能力,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促進新貿易,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4月7日和8日,浙江和重慶先後和阿里巴巴簽署了“春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


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上,截至3月2日,30萬商家從網商銀行拿到了利率8折的100億元特別扶助貸款用於復工復產。免費“0賬期”服務預計將在4月之前為淘寶商家帶來500億至1000億的現金流。3月5日,網商銀行又聯合100家銀行發起無接觸貸款助微計劃,將在半年內支持1000萬家小微企業強韌生長。3月11日,淘寶聯合網商銀行宣佈,免費0賬期服務將延期至6月30日,預計網商銀行總墊資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口碑餓了麼33天內4次對全國商戶減免佣金,幫助近8萬家路邊小店新上線外賣功能。


5.開展愛心助農。

2月6日,阿里巴巴發佈“愛心助農計劃”,為全國滯銷農產品緊急打造“愛心助農專線”。2月12日,淘寶宣佈設立10億元愛心助農基金。截至4月2日,淘寶天貓累計售出超過16.2萬噸滯銷農產品。


淘寶為國家級貧困縣專門開設“暖春守‘胃’戰”、縣長直播等專場。阿里興農脫貧項目已覆蓋全國707個貧困縣,建立市場+品牌的一站式農產品上行解決方案,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一縣一業”。


6. 助力復工復產。

為支持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的條件下有序復工,釘釘企業復工平臺2月8日正式上線。2月17日全國19個省份的100個城市啟用釘釘復工平臺。2月12日,阿里安全推出“AI防疫師”自動識別疫情高危人群,助力復工季公共場所疫情防控 。


2月11日,菜鳥發佈面向供應鏈和物流行業的15項具體落實措施,幫助商家和快遞物流業打贏疫情中的經濟仗。3月8日,菜鳥數據顯示,全國各地電商倉庫日均發貨量比一個月前漲了3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