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文藝課圈粉銀齡學生,市北區各街道相繼推出雲課堂,喜歡文藝的您可別錯過

一場疫情讓原本多彩的線下文藝課堂按下了暫停鍵。眼下,在市北區,各街道紛紛轉向“雲端”,開設線上雲課堂,以新的形式將文藝送到宅家的長輩面前。從舞蹈、繪畫,到茶藝、朗誦,都被一一搬上雲課堂,還不時有“大咖”老師來助陣,實力圈粉銀齡學生。

互動式課堂 專業又有趣,引來“忠粉”追捧


“Hi,手機前的叔叔阿姨們,咱們又見面了。這節課,讓我們來一起聊聊關於紅茶的那些事兒。”3月25日12時30分,由市北第二文化館和興隆路街道經濟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藝海弘文·雲課堂”項目再次上線,親切的話語、互動式的課堂風格,很快,直播間便吸引了七十餘位“粉絲”。


在當天的雲課堂上,授課老師孫萍萍可謂專業十足,不僅是國家人社部茶藝實訓指導老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質量督導員,還是青島茶藝師專業賽裁判長。而她的搭檔則是已經上過十餘節課的“網紅”主播——興隆路街道經濟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梓彤。

雲上文藝課圈粉銀齡學生,市北區各街道相繼推出雲課堂,喜歡文藝的您可別錯過

直播課上,趙梓彤對著屏幕進行展示。


“我以前錄過學校的網上課堂,主要是我單純講解,這種風格的直播,我還真是首次嘗試。”有了趙梓彤的配合,雖然才是第二次直播,孫萍萍已然很放鬆,加上充分的準備,直播間裡一顆顆紅心成了她最好的鼓勵。
“你看,我的角色不僅是主播,配合孫老師講課,而且我還要以學生的角度,把大家的問題給問出來,讓孫老師來解答。”對於如何讓雲課堂有趣不單調,趙梓彤可謂經驗十足。專業的講解,加上互動式的颱風,整堂課跟下來,在輕鬆的氛圍中,似乎隔著屏幕都能聞到茶香。
直播間拼了 寫生搬到室外,還能“砸中”禮品


雲上文藝課圈粉銀齡學生,市北區各街道相繼推出雲課堂,喜歡文藝的您可別錯過

邊看直播,邊練鋼琴。


隨著雲課堂在各街道的相繼推出,為了吸引喜愛文藝的您,經濟文化中心可謂使出了各種招式,在浮山新區街道的油畫課上,授課老師乾脆把寫生地點搬到了室外,方便屏幕前的學生有現場體驗感;合肥路街道的一堂課則根據媽媽們的需求,針對性地開起美妝課,直播間裡還能參與現場抽獎,這讓被幸運獎“砸中”的居民們開心不已。


在大港街道的一場雲課堂中,兩位嘉賓的到來,給收看視頻的居民一個驚喜。


3月25日14時30分,瑜伽雲課堂上線,直播間主播的話音剛落,大港街道黨工委書記孫煥江便出現在屏幕上,“在這裡,我們誠摯地邀請轄區的朋友們對我們的工作予以監督……”隨後,副書記楊國江也現身,“首先祝賀大港街道雲直播課堂正式上線,這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智能手機+AI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單向宣傳模式,通過喜聞樂見的內容,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人人都是主播,家家都是舞臺。”


據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說,為了雲課堂直播,兩位書記都提前錄製好了視頻,在直播時進行播放,為雲追課的居民鼓勁。看到兩位書記以這麼親民的方式“帶課”,直播間裡的不少居民直言,一定繼續追下去。


突破限制 人數、空間不限,可隨時看回放


與線下不同,雲課堂打破了場地和人數的限制,只要您感興趣,可隨時關注街道的直播課。如果您擔心玩不轉抖音,還有微信直播可以選擇。


3月25日週三晚上8點,是半島社區老年大學洛陽路學院的彩鉛課時間。藉助微信群,授課老師通過短視頻與語音相結合的形式向居民們講解起了基礎的繪畫手法。


“像石榴,你就可以把它畫成兩個方形,在裡邊切成它的具體語言的形狀,大的基本形畫好以後,就從明暗交界線入手。像這些球體的物體的明暗交界線就是畫得比較重的部分。”群裡上傳的繪畫步驟視頻很清晰,老師一邊講解,一邊作畫,群裡學員也實時和老師交流,並把自己的作品發到群裡,老師會及時指導。


在課堂上,65歲的王寶鳳一直很積極。“遇上疫情,都沒法出門上課,本來還覺得遺憾,這不,有了‘雲課堂’,如果當天沒空,還能回看,這太方便了。”話語中,她用笑聲為雲課堂點贊。

線上是“網紅”主播 線下是“疫”線宣傳員


提前一小時到達,調試設備,打開三部手機的直播間,作為已經上過十多節課的“網紅”主播,趙梓彤依舊在每一場直播前嚴謹地做著各項準備工作。

雲上文藝課圈粉銀齡學生,市北區各街道相繼推出雲課堂,喜歡文藝的您可別錯過

趙梓彤正和專業老師直播茶藝課。


“第一次正式直播的時候,燈光就打得太亮了。”回想第一次直播的場景,她笑著說,儘管之前已經在家練習過多次,還是有很多不足。疫情期間,根據街道的工作安排,她和同事們一起都在樓院小區進行疫情防控。“平常,我主要是街道的文化工作。疫情影響,文化場館都暫停活動。很多阿姨就跟我說,宅在家裡實在太悶了。我就琢磨,能不能也開一個文藝的雲課堂。”在市北第二文化館的支持下,趙梓彤的想法很快變為現實。


“我經常刷抖音,覺得吧,應該沒那麼難。”但真正開始直播,她才覺得原來這過程並不簡單。“直播的設備是從淘寶上買來的,臺本、串詞至少得提前兩天準備,經常會修改到半夜。”專業老師加主播的互動方式,是趙梓彤和館裡商量後定下來的風格。流暢、生動的颱風,很快便收穫了一幫穩定的“粉絲”,這其中,就有她的媽媽。


“我媽是我最忠實的‘粉絲’,每次她都會給我提一大堆注意事項。”考慮到受眾作息時間,直播的時間定為每週二、五的12:30~13:30。每次趁著午休時間的直播完成後,趙梓彤都會利索地收拾好直播間,然後匆匆趕回社區,繼續下午的疫情防控工作。

半島記者 曹現梅 見習記者 楊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