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大制作电影——《大决战》

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让你记住一靠子!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作为参考,个人觉得如果你记住了某部电影,那说明你与这部电影产生了共鸣。它讲述的故事内容满足了你内心的某种需求,它所表现的价值观你基本认同,它的审美观念是比较符合你的标准的,当这些条件满足了你观看的感受时,也许你就会永远的记住了它!

如今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是故事内容空洞,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现在能让人记住一辈子的电影虽然不是很多,但总有一些电影能打动人心,让人久久不会忘怀。

有一部电影曾经让我震撼不已,至今仍历历在目,它就是《大决战》三部曲!


震撼人心大制作电影——《大决战》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于九十年代初出品的彩色宽银幕电影,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6集,是真正的鸿篇巨制,该片以史诗宏伟的气魄真实的再现了解放战争中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大战役!总导演是李俊,主演是古月、苏林、赵恒多、吴志远等。

第一部,《辽沈战役》


震撼人心大制作电影——《大决战》

1948年,解放战争到了最关键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大决战了。1948年3月,东北地区的解放军,在林彪的领导下已经发展到了近50万人。此时的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周恩来等离开了西北,来到了西柏坡与朱德、刘少奇等会合,根据当时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把握战机,发起辽沈战役,遂命令东北野战军强攻锦州,切断东北蒋介石部队退往关内的退路,以彻底解决东北的卫立煌集团。

林彪等人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遵照毛泽东等人的意见攻击锦州,此时的蒋介石对东北部队的撤和守犹豫不决,最后出于政治利害原因,蒋军没有全部撤出东北。解放军终于完成了对东北敌军的包围,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我军先克锦州,再克长春,最后沈阳、营口也相继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逐后南下北宁线,同时淮海战役也开始了。

第二部,《淮海战役》


震撼人心大制作电影——《大决战》

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着手策划准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刘伯承、粟裕等人按照军委指示,及时切断了正向徐州收宿的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于碾庄地区,同时战占宿县,切断徐州刘峙集团的退路。蒋介石慌忙之中急召病中的杜聿明回徐州指挥,并调几路重兵逼近徐州,形势异常严峻,中野和华野在刘伯承粟裕的指挥下从容面对,经过十几天激战,全歼了黄伯韬兵团,同时困住了黄维兵团,蒋介石为救黄维兵团,命令杜聿明放弃徐州,南下与黄维会合,半途中被解放军包围,到1949年2月底,全歼了黄维兵团,随后歼灭了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场以我军完胜结束!

第三部,《平津战役》


震撼人心大制作电影——《大决战》

1948年秋,由于我军的频频胜利,华北的蒋军傅作义集团已心无斗志,“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为了保存实力,想方设法打消了蒋介石将傅集团60万大军撤出华北的念头,,实际的掌握了蒋军在华北的实权。概于此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制定了对傅作义集团的作战方针,既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秘密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会合,迅速形成对傅集团的包围。

平津战役打响后,解放军迅速消灭了傅的嫡系部队35军并完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钳住了傅作义的其他嫡系部队和蒋介石的部分嫡系部队,同时突然的完成了对北平的合围。此时的傅作义对战役的结果已不抱希望,在中共地下党的联系下,傅作义秘密的与解放军取得联系并准备起义,但由于双方对于起义的条件分歧较大,第一次谈判没有成功。随后傅作义为了有讨价的资本,错误的下令死守天津,但天津仅仅经过不到30个小时的战斗就宣告结束,傅作义终于下定决心同意接受宣布北平和平解放。至此三大战役全部胜利结束!

九十年初拍摄的《大决战》三部曲是规模空前、气势磅礴的史诗巨作,是中国电影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它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通过多面立体的讲述,基本真实的还原了当年那段荡气回肠的解放战争历史,全景式的展现了三大战役的宏伟场面!


震撼人心大制作电影——《大决战》

记得小时候为了看《大决战》,我们一帮小孩死皮赖脸的缠着父母要到了看电影的零钱,然后翻山越岭的跑到离家几公里远的电影院去看《大决战》,当时真是被那宏大的战争场面震住了!后来长大了又看了很多遍,每次都被《大决战》的大气势深深震撼到,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大决战》三部曲是国内最好的战争电影,是一部可以让我记住一辈子的好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