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幾種處理軟弱地基的施工方法

軟弱地基的處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為:換填墊層法、預壓法、擠密法、深層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灌漿法、強夯法、加筋法等。

①換填墊層法。該方法是用物理力學性質較好的岩土材料置換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軟土層,並分層夯實成低壓縮性的地基持力層,地基持力層有利於防止地基的凍脹,有利於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也有利於加速軟土的排水固結,同時也有利於減少地基的沉降量。

②預壓法。預壓法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堆載預壓法,另外一種是砂井預壓法。此種方法有利於利用外載作用,提高軟土的排水固結,增強它的抗剪強度和能力。由於預壓目的不同,需要採用不同的預壓方式。如果利用預先荷載加壓,能夠減少建築物的沉降量;如果利用建築物本身的荷載分級加荷進行預壓,能夠增加地基強度和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砂井預壓法是在軟土層中按一定距離設置砂井來改變軟土層的排水邊界條件,該方法可以加速軟土的固結,縮短預壓時間。該方法是在通過在軟土層中按一定的距離設置砂井,通過設置的砂井來改變軟土層的排水條件,排水條件的提高有利於加速軟土的固結,有利於減少預壓的時間。

③擠密法。該方法是通過望土中打入樁管成孔,並把填入孔中的礫石等材料搗實。此種方法主要針對的是含砂粒、瓦屑的雜填土等較多的鬆散土地基,對於粘性大的飽和軟土地基不太合適。

④深層攪拌法。該方法通過水泥、石灰等建築材料的固化劑,運用深層攪拌機械對各種材料進行攪拌,使得固化物和軟土攪拌均勻,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物理或者化學反應,這樣就能夠使得軟土強度大大高於天然強度,其壓縮性、滲水性比天然軟土大大降低。該方法適合於各種成因的軟土層,尤其是對於厚度較大的飽和軟黏土。

⑤高壓噴射注漿法。該方法是使用較大的壓力,把水泥漿液從管路中噴射而出,該方法能夠通過切割破壞土體,並能和土拌和均勻,併產生部分的置換作用,通過自然凝固後成為拌和樁體,並與地基形成良好的複合地基。

⑥灌漿法。該方法通過運用鑽機成孔,根據需要灌漿的合適的深度,把注漿管慢慢放入孔中,並使得鑽孔的周圍和頂部用東西封死,然後開始啟動壓力泵,往孔隙和岩石的間隙中注入攪拌均勻的水泥漿。

⑦強夯法。該方法能夠通過較大的壓力和衝力對地基產生很大的作用,從而使得地基得到加固,使得的土的壓縮性進一步縮小,增大了地基的強度,使得地基的抗液化的能力得到加強,大大降低和消除黃土的是溼陷性。同時,該方法有利於使得土層均勻,預防以後出現的差異沉降。

⑧加筋法。該方法是運用強度較大的條帶、纖維等土工聚合物埋入土層中,它有利於增加地基的承載力,降低或者消除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建築物的穩定能力。對於強度較大的土工合成材料,使得地基能夠承受更大的抗拉力,減少地基的斷裂的可能,使得地基的整體性和剛度得到進一步增強,增強地基的承載能力,改善地基土體的應力場和應變場。該方法適合於各種軟土地基和各種高填土等。

軟弱地基局部處理

在工程建設中,需要經常對地基作局部的加固處理,這樣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縮短工程建設的進度。在對軟弱地基作局部處理時,要首先查明局部地基異常的原因和範圍,然後根據軟弱地基的實際情況,適用各種軟弱地基處理方法,使得建築物的各個部位的沉降量趨於一致,從而較少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①鬆土的處理。當遇到範圍較小的鬆土坑時,可以先將鬆軟土挖掉至老土,然後用壓縮性相近的材料回填,當天然土為砂土時,用砂或級配砂石回填,回填時應分層灑水,夯實或用平板振搗器振密,每層厚度不大於20cm,同時根據土的性質和範圍的不同,採用不同比例的灰土分成夯實。應通過配置適當的鋼筋提高地基上部的剛度能力。

②磚井和土井的處理。如果磚井在基槽的中央,這時的內填土已經變得很密實,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把井的磚圈放低到槽低下面1米的位置,同時用合適比例的灰土夯實到槽低,當井的直徑大於1.5米以後,這時採用提高上部結構的剛度,並運用鋼筋做牆內的地基,使得地基梁跨越磚井,對於井在基礎的轉角處的情形,一方面應對基礎進行必要的加固處理,另一方面採用拆除回填的方法進行合適的處理。

③局部範圍內硬土處理。對於樁基周圍有部分過分堅硬的土質時,要對這些東西進行局部的處理,這就需要挖掉舊的牆基、老灰土、大樹根等等,這樣就能減少地基的不均勻下降,也能有效避免建築物建成之後的開裂,從而保證建築物的質量。

④管道處理。對於槽底附近的上下水管道,要採取其它的措施,防止出現漏水情況,避免出現水侵溼地基,使得地基出現不均勻的沉降。對於在槽底下方出現管道的情況,要把管道進行清除,或者將基礎局部落低,使得管道穿過基礎牆,同時也要防止建築物下沉,從而對管道形成破壞漏水,造成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影響建築物的質量問題。

⑤橡皮土的處理。對於地基的土質出現粘性土的時候,這種土一般含有較多的水分,對這部分進行夯排以後,就會形成所謂的橡皮土,因此,對於這樣的情況,要採用其它辦法先進行處理,比如進行晾槽或者使用白灰沫等辦法,使得土的含水量得到有效的降低,對於出現的地基顫動情況,應把這些土進行全部的挖除,並填入相應部分的砂土,從而消除地基顫動情況。

建築設計處理措施

在對各種軟弱地基處理的同時,可以通過對建築物設計進行有效的處理,來減少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這樣即能節約工程建設的成本,又保證了工程建設的質量。在不改變建築物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建築物的設計要儘量簡單,對於複雜的建築物,應根據建築物的實際情況,可以把建築物進行適當的劃分,從而形成各個較好的單元,對於建築物的差異大的情況,可以把建築物的距離離開一定的距離。如果拉開一定距離的兩個單元需要進行連接時,可以採用自由沉降連接,或者運用其它措施進行處理。通過增強建築物剛度和強度,增加建築物對地基不均勻變形的調整能力。在開挖基槽時,如果發現有淤泥或淤泥質土時,不要擾動其原狀結構。在建築建設過程中,可根據具體的情況,優先先蓋建築物的重點部分,通過對各部分進行有效的調整,降低建築物的沉降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