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文峰區: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

“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說起安陽老城的佈局,上了年紀的市民都如數家珍。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這些老街逐漸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一條條新興的商業街。老城的變遷,已悄然成為城市變化的一個縮影

老城記憶

據相關資料記載,安陽古城地勢呈龜背形,鼓樓廣場為全城地勢最高處。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為中軸線,“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整個街道佈局呈“片”字形,佈局十分嚴謹。古城廟、塔、樓佈局得當,如高閣寺、文峰塔、城隍廟等文物古蹟,以樸素的青灰色民居作為陪襯,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古建築群體。

今年已76歲的李樹堂老人,住在安陽市文峰區被稱為“明清一條街”的倉巷街32號,沿著倉巷街東頭那一排排青磚青瓦的明清故居向西走,老人家改建的兩層院落便呈現在記者眼前。老人說,他們很多老一輩人住的都是土坯房、簡易房,能翻蓋房子的人不多,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看上大屏幕的彩電,是不少老城人一輩子的夢想。

老城改造前,居民出行是一大生活難題。坑坑窪窪的老城街道常常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那時候,長筒膠鞋是每戶居民必備的家當。後來,為了少踩泥,大家自發組織用石灰、磚渣鋪路。現如今這些都已成為很多人的記憶,老城的大街小巷都已鋪上了柏油路,原來發揮很大作用的膠鞋再也派不上用場了。

李樹堂老人說,長九里一百十三步,高二丈五尺,寬二丈,外磚內土的安陽老城牆,已被拆除。但現如今走在安陽市倉巷街、西大街兩側,保存比較完好的典型四合院和一些“九門相照”的多進式深宅大院,卻仍透著當年老城的精緻和奢華。

老城往事

聽老人講,安陽街道的開設別有一番名堂,號稱九府、十八巷、十八羅漢街和七十二胡同,這也曾是安陽老城的一大特色景觀。

衚衕的名稱包羅萬象,有的名稱反映了衚衕的明顯特徵,有的名稱則表露出人們的美好願望等,反映出衚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由於這些街道、衚衕彎曲交錯,就連他們在這兒生活了一輩子的人也沒有走完過 。不熟悉的人走進這些衚衕,串錯衚衕是常有的事。

說起這些衚衕、街道的由來,老人說裡面大有講究。像東南營街、西南營街、西營街不僅表示了方位,而且說明舊時這裡曾建有兵營。有些街道以數字命名,民俗東為上,北為上,東門以西三條南北主要街道平行排列,自然就有了頭道街、二道街、三道街的名稱。冠帶巷因清康熙年間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和一位姓任的舉人等顯貴居住於此而得名。仁義巷則因明嘉靖十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吏部尚書郭樸“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一尺又何妨”的謙讓美德而得名。小顏巷因明嘉靖年間一代明儒、南京禮部右侍郎崔銑學識淵博,素有“小顏回”之美譽而得名。御路街是因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逃往西安避難,回京路過安陽時途經該處而得名。

現如今,雖然那些包羅萬象的衚衕旮旯在人們的記憶中漸漸退卻到了角落,但融合了現代商業氣息的老城也別有一番風味。

老城驚變

“這幾年,老城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城改造了,小巷治理了,河水清澈了,街道乾淨了,市民也文明瞭……”說起安陽老城這些年的變遷,李樹堂老人喜上眉梢。

李樹堂老人回憶,1988年,安陽市北大街改造工程是安陽老城第一次大變遷。改造後,北大街道路寬度由原來的3米拓寬至12米,照明及通訊線路改空中架設為地下電纜,加大了排水管徑,增設了天然氣管道,路面用青石和混凝土預製塊砌築而成,道路兩旁添加了花池、花壇。又在原址按原樣重建鐘樓。改造後的北大街全部為商業用房,既體現了古城歷史風貌,又適應了市民現代生活的需要。

後來,為改善老城人民群眾居住出行條件,按照“重點保護,整體協調,逐步改善,合理利用”的原則,充分尊重各方專家和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歷史街區的基礎上,安陽市政府投巨資,以打通文峰中路為突破口,相繼實施了兩側仿古營業房和文峰中路區域永久性建築等工程,使改造後的老城舊貌換新顏,彩磚滿地、花草搖曳。20多處人文景觀重見天日,1714米長的明清一條街復古修繕。兩側的青磚綠瓦坡頂的古式建築營業房和仿古路燈,使文峰大道成為一條頗具文化特色的商業街,古典文化和現代文明在這裡得到最好的詮釋。

同時,為全力彰顯老城的新風采,近年來,安陽市逐步拓寬改造了老城區主次幹道,啟動了小巷改造治理工程,整治城區背街小巷,更換人行道板、鋪設生態磚、廣場磚,改建排水管網,疏通地下排水設施。

現在,很多老城人住上了寬敞的樓房,看上了清晰的大彩電,甚至不少人開上了私家車。北大街、唐子巷、文峰中路這一帶已成為安陽的繁華都市區,出門購物、出行都非常方便。街心小公園的建設,各種健身器材的設置則大大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些街心廣場總有很多人扭動著腰肢,飛揚著激情。這些畫面,無不詮釋了李樹堂老人和老城居民群眾一起感受到的城市建設發展的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