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在陳道明為江一燕寫的序中,

曾有這樣一句話: “皮相的光鮮不過數年, 優雅和安寧才是終極人生。”

它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

昨天,江一燕道歉了。

她說:

“我要向社會道歉,因為個人的行為不當,

成為輿論的焦點,佔用社會資源;

人,是很容易得意忘形的。

在我們過往的生活中,

出問題的都是忘本忘根的人;

那一刻我明白了,

這些年我走的有些路是彎的;

不忘初心,迴歸本真,

實際上這才是人生至理。”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時隔多日,

我們終於看到了這份遲來的道歉。

最應該表達的,

是對那些被她搶去風頭的設計師們的歉意。

她是一個不錯的演員,

也正因為如此,

才更應該為公眾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有人說:

“為什麼一個人只是犯了點小錯,

就要揪住不放呢?”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其實看到這些我是難過的,

的確,

我們不應該因為她是演員所以過多苛責她,

但也同樣,

我們不能因為她是演員,就豁免了過錯。

做人的前提,是尊重社會公平。

因為,真正牛逼的人,

大都不動聲色。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在江一燕之前,

翟天臨就因“學歷造假”被多番質疑。

2018年8月26日,

翟天臨在網絡直播中同網友互動,

視頻中,

當網友提問“翟天臨的論文能否在知網上搜到”時,

面對這一問題,

翟天臨表情困惑,並回答道“知網是什麼東西?”,

然後跳過了這一網友的提問。

隨後,有人查出翟天臨學術不端,

“不知知網翟天臨”上了熱搜,

一開始,他強行辯解說:

“我說我不知道1+1=2也有人信吧?”

直到被更多人揭穿老底:

高考成績,虛報的;


碩士畢業論文,抄的;

博士畢業論文,也是抄的。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他曾在2018年發表在《廣電時評》上的文章,

“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中,

僅僅2783個字裡,有1125個字是重複的,

重複佔比高達40.4%。

小學生作文都不敢這麼寫。

紙包不住火了,

2月14日,翟天臨終於發佈了一封道歉信:

稱是虛榮心和僥倖心讓其迷失了自己,

並正式申請,

退出北大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相關工作。

其實懟翟天臨的人,

並非是想讓他萬劫不復、沒戲可演,

而是希望北影能夠收回博士學位,

北大取消他的博士後錄用。

我們在意的並非是一個明星也能當博士,

在意的是,一個連c刊都沒發過一篇的人,

憑什麼可以通過抄襲堂而皇之博士畢業?

沒有過硬專業知識,

憑什麼可以去北大做博士後?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我很難想象的是,

在這場對錯已經十分明顯的紛爭中,

竟然還有一種聲音響起:

“別人都這樣做,為什麼我不可以?”

如果認為作弊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麼不作弊倒成了別具一格?

一切正如英國著名哲學家弗·培根所說:

人的智慧就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鏡子,

它把自己的本性摻雜在事物的本性中,

所以它反映的事物是歪曲的畸形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它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原則。

我們可以原諒翟天臨嗎?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原諒,

但我想,

那數以千萬寒窗苦讀的學子一定不會原諒他,

因為他們對他們來說不公平,

十年寒窗比不過一紙假文憑,可笑至極。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現實當中,容易妥協的人很多,

堅持原則的人很少,

正式因為他們的稀少,

才更需要保護和關注他們。

因為,當我們漸漸喪失了原則,

那些損害我們利益的人會變得肆無忌憚。

誰又能預料到,

如果有一天,當你的利益遭到損害時,

誰能為你說一聲“支持你”,

而不是“算了吧”。

我們天生抗拒鬥爭,

因為我們懼怕鬥爭過後的悲哀與荒涼。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在電影《舉報者》裡,

就曾揭示過這一現象。

這部電影,

由當時韓國一件真實學術造假事件改編。

而這個造假事件,

更是被稱為21世紀科學界十大丑聞之一。

2005年,

韓國著名科學家黃禹錫博士,

被調查出有關幹細胞的論文和科研成功,

都是偽造的。

在電影中,

以黃禹錫博士為原型的李長煥博士,

對外宣稱成功培育了11個人類胚胎幹細胞,

這項研究成果,

超越了當時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多科研大國。

在患者眼中他是救世主,

在民眾眼中他是韓國之光。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明星級博士,

卻涉嫌學術造假。

不僅如此,李博士還很會給自己立人設。

報紙上最常見的,

就是他滿臉慈愛與患者的合影。

在公眾面前,他也經常是一副無懼質疑,

一心一意搞研究、

為患者帶來希望的救世主形象。

沒有人會相信,這樣一個人會造假。

直到有一天,

記者尹敏哲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那頭,

是曾在李長煥博士科研團隊中的一員。

他告訴尹敏哲,

李長煥博士的科研成果是造假的。

如果揭穿這個謊言,

下到視李長煥博士博士為救命稻草的患者,

上到國家形象,

都會受到嚴重的打擊。

報道?還是不報道?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在報道真相的過程中,

尹敏哲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在公眾看來,

民族英雄遭到小人詆譭,

一時間對尹敏哲進行了異常轟動的討伐。

甚至迫於李長煥的壓力,

曾站出來爆料的學者,

都被迫指控尹敏哲暴力採訪。

明明自己才是對的,可面對黑壓壓的公眾,

尹敏哲內心翻江倒海:

“我第一次覺得眼前的人如此可怕,

我以為我說了真話,

人們就會站在我這邊,

沒想到卻是這樣……”


電影源於現實,

那些對利益和真相的拷問,

正如同現實中規則與妥協之間的衡量。

人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

來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坎坷,

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

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

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要知道,

虛假的東西往往經不起推敲,

我們謹守規則,

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為什麼說真正牛逼的人,

都不動聲色呢?

這當中,不得不提到兩個人。

第一個是:喻恩泰。

看過《武林外傳》的人都應該對呂秀才印象深刻,

他總是動不動就“子曾經曰過...”

許多人覺得呂秀才多次科考不中,

沒有什麼大才,

但在我看來呂秀才是一個真正有學時的人,

只不過懷才不遇而已。

劇中的呂秀才如此優秀,

那麼現實中的喻恩泰呢?

他曾經一度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

是無戲可拍了嗎?當然不是。

《武林外傳》大火之後,

李安找他拍《色戒》,他拒絕了,

《闖關東》劇組邀請他出演,他也拒絕了,

甚至《加油好男兒》來請他當主持人,

他也一口回絕了,

他說:“我還沒準備好。”

一個演員沒準備好?

那他準備幹嘛呢?

他說:我在考博士。

當別人都被眼前名譽所吸引的時候,

他卻想要進修,

所有人都覺得他傻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想要的,遠不止這些。”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於是,他消失了,

他去中央戲劇學院讀博士;

他拿到了牛津大學的獎學金;

他作為交換學生去學習莎士比亞戲劇;

他用英語寫話劇,寫詩,

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翻譯作品,

還拿到了雙學位博士...

這才是他想要做的,

他不想只做一個藝人,而是真正的演員。

終於,

學成歸來的他在《聲臨其境》上一鳴驚人,

他用一口純正的英文,

演繹了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

在場上聲情並茂,肢體動作跟語言完美銜接,

他不只感染了自己,更感動了所有人。

不僅如此,

他還用英文倒背了《哈姆雷特》著名的對白: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必答的問題”,

震驚全場。

這才是真正牛逼的人。

我很喜歡喻恩泰微博裡的一句話

“太陽給我一把劍,讓我在世上披荊斬棘。”

人設可以立下千萬個,

但是有沒有本事只有自己知道。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另一個人是:屠呦呦。

2011年,

美國最有聲望的生物醫學獎頒獎委員會,

決定將“拉斯克”獎頒發給屠呦呦,

得知這一消息以後,

所有的中國科學家都震驚了,

“屠呦呦是誰?”

這是他們問的最多的一句話。

2019年1月,

BBC發起了“20世紀最佳人物”評選活動

屠呦呦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成為了此次入選的科學家中,

唯一的亞洲面孔,

更是科學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

這個時候,人們才意識到,

原來屠呦呦這麼厲害。

幾十年的時間裡,為了科研,

屠呦呦一直默默地做著該做的事,

在她心裡一直有個信念,那就是:

“造福人類。”

如今,她做到了。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知乎上關於屠呦呦有一個高讚的回答:

“科學家之偉大,並非用來捧上神壇,

而是給世人和後代帶來希望。

她的獲獎,

也許會讓一個在中國的小女孩產生:

‘我要當科學家’的想法,

也許會讓一個女大學生明白,

其實人生的意義遠不只嫁人生子。”

成就利益、榮辱得失,

屠呦呦都不在乎。

她想要的只是:

“堅守本心,堅持熱愛,

不忘初衷,永不止步。”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在這個世界上,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

他們往往都做到了這樣八個字:

“理性、精誠、利他、堅守。”

他們會去沉澱自己,

默默地做著該做的事情,

他們不會炫耀自己,更不會滿心優越感。

就好像鄭淵潔說的:

“這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值得誇耀,

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

往往越是他的自卑之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人生,其實就是一部電影,

編劇、導演和主演,都是自己,

這部電影的高下,

不在於劇情,不在於類型,

而在於真實的律動。

做人要像屠呦呦、喻恩泰這樣,

多一些踏實和誠懇。

絕不能像翟天臨之流,

滿是虛偽和狡黠。

真正牛逼的人,大多不動聲色,比如:江一燕

黑格爾曾說:

“默默耕耘的人,其實是最智慧的人。”

所以說,

真正牛逼的人,往往都是不動聲色的,

這是一種能力,如同信仰是內心的光。

在很多人眼中,

極致就是奢侈、昂貴、稀有、才是極致。

其實不然,

真正美好的事物,大都樸實無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