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葫蘆,諧音“福祿”,素有“寶葫蘆”的美譽,我國民間一直視它為吉祥物,在葫蘆上刻畫和裝飾的“葫蘆彩繪”藝術,彰顯著千百年來手藝人對生活的樸素熱望。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昨天,融今文化的葫蘆彩繪非遺課,走進團結湖街道,與社區殘聯的朋友們一起,發現美好,畫出一段小確幸的溫柔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融今文化的專業非遺老師先是詳細介紹了葫蘆彩繪的起源及基本步驟,隨後帶領大家逐步繪製。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在老師們的精心指導下,大家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畫筆勾勒出形態各異的畫面。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落筆成畫,心無旁騖,色彩或豔麗或淡雅,充滿淳樸之美。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不一會兒工夫,一個個圓潤可愛的小葫蘆有了“生命力”,於方寸見描繪出萬千氣象。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大家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臉上也露出成功的喜悅,滿心歡喜地向老師展示。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有溫度,有故事。這樣的傳承,便是讓大家以帶著溫度的雙手來擁抱它,以聆聽傳統文化的故事來感受它,讓大家在動手體驗中瞭解非遺、收穫樂趣。

未來,我們將繼續為更多殘疾人朋友提供文化藝術學習和創作的機會,幫助他們全面參與社會活動、增強文化自信心,一起創造美,傳承美。


他們帶著非遺課走進殘聯,看小葫蘆上綻放的樸素熱望和溫暖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