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人生如夢 何處安家

《我們仨》:人生如夢  何處安家

錢鍾書: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作品有《圍城》、《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等,是民國時期知名才子,88歲時病逝。

楊 絳: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通曉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105歲時病逝。

錢 瑗: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她治學嚴謹,開創了英語“文體學”,因脊椎癌60歲時病逝。

微黃的顏色,有質感的封面,簡單的書名,這本樸實無華的書如不爭寵的娃娃躲在角落裡等你細細品讀。

本書是一本以倒敘的寫作手法書寫的回憶錄,書中講述沒有一見鍾情,沒有你儂我儂,只有件件生活瑣事,看似簡單,實則是深情滿溢。

翻開第一章,隨著楊絳先生的萬里長夢,我慢慢走入,與楊絳先生一起回憶一家三口的點點滴滴。

清華才子錢鍾書學術上才氣逼人,生活中卻不能自理,許多年分不清左右腳,經常穿反鞋子,出門就迷路,總是不停的闖禍,妻子楊絳都一一包容。兩人志同道合,互相理解,共同進步,錢鍾書學會了做早餐,楊絳照顧女兒,照顧丈夫,本是大家閨秀的她鍛鍊成家裡的頂樑柱。

一家三口折騰了半個世紀終於安定下來,錢鍾書感慨地說過:“從今以後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一語成讖,錢瑗因病而去,次年錢鍾書也走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楊絳先生唯有以回憶蘸墨書寫往事。

文章讀罷,只覺文中深情流淌在一家三口之間,夫妻相濡以沫,家人相依為命,這細水長流的情意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仨》:人生如夢  何處安家

一、幸福

張愛玲曾說: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

當年,楊絳給錢鍾書寄了一封信,上面寫了一個字“慫”。如果是旁人,一定會覺得對方是罵人,對不對?錢鍾書卻心領神會,回了一封信,同樣只有一個字“您”,而楊絳讀完信後,心裡十分歡喜。

其實,“慫”字是問:“你的心上有兩個人嗎?”而“您”是說“我的心上只有你”。

別樣的情書中,深情款款,多年後回憶起都是幸福的瞬間。

羅蘭說過:快樂就是幸福,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發現快樂,就比別人幸福。

這種發現快樂的能力其實是人人都有的。在婚姻中的女人,如果想快樂,應放下心中執念,學習楊絳對錢鍾書的包容體諒。聽到過已婚女人抱怨丈夫:我忙著照顧幾個月大的孩子,沒時間準備晚餐,只能讓他去做,結果忙活了半天,做了幾個菜,姑且不說“色”不吸引人,單說那味道,是我吃過了最難吃的菜。很多女性朋友對另一半是不是都有類似的抱怨呢?

如果你吃了菜,覺得難以下嚥,換一種方式告訴丈夫:“老公,今天的菜驚豔到我了,味道很不錯,如果你再改進一下,我想味道會更好。”這樣一句話,你聽過會怎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用理解代替尖酸刻薄,不給對方太大壓力,同時也是給你自己快樂的餘地。

《禮記》中有兩句話: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愛一個人要知道他的短處,厭惡一個人要知道他的長處,不盲目喜歡,要包容對方的缺點,如果從一開始你就看開,那他的缺點你就不會那樣在乎,不會自尋煩惱,無煩惱即快樂,如此,幸福也不難尋了。

《我們仨》:人生如夢  何處安家

二、子女

楊絳說“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貢獻給了這個新的生命”,可見夫妻二人在錢瑗的身上傾注了多少愛。錢瑗在自知時日無多時,曾內疚地說:“得到你們這麼多愛卻不能陪你們終老”,一句簡單的話語讓人潸然淚下。父母都是毫無保留的愛著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對子女的教育上,錢鍾書和楊絳也不例外。

在錢鍾書和楊絳的刻意“引誘”下,錢瑗從小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小時候《西遊記》、《水滸》等名著都讀過了,剛滿十歲又在楊絳的教導下讀文言文。長大後的錢瑗成績優異,工作後的錢瑗更是優秀,開創了英語“文體學”,成為錢鍾書和楊絳眼中最好的阿園。

現今各種教育方法是層出不窮,各位家長使出了渾身解數,都希望用最好方法讓子女成才,在這些方法中,臺灣作家劉墉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值得學習。

他有一兒一女,根據兒女成長環境不同,對兒女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兒子出生在臺灣,剛到美國時正是叛逆期,這個時候隨時有可能因為調教不當影響今後的發展,所以他採用強權教育。女兒成長在紐約,早早地適應了美國的成長環境,所以他採用“放養”教育。這樣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兩個出色的孩子,一個是哈佛的博士,一個是哥大的才女。

對子女,父母不是隻有傾盡所有的愛,而是引領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仨》:人生如夢  何處安家

三、家

家,是溫暖的地方,是溫情的港灣,是愛的世界。對楊絳來說,失去任何一人都是錐心之痛。錢瑗去世時,楊絳這樣描述當時的心情:“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湧,直湧到喉頭,我使勁嚥住,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的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裡灌。”這是失了家人最深的痛楚啊!

在錢鍾書去逝後,楊絳反而沒有這樣沉重的描寫,哀大莫過於心死,家人不在,不復為家了。那刻,我彷彿看到在深秋的街頭,一個耄耋老人的背影,在落寞的街道上獨自一人越走越遠……

何以為家呢?看看每年春節,各路遊子都奔赴在回家的路上,不在乎道路顛簸,不在乎路途遙遠,飛機,火車,高鐵,摩托車奔向同一個方向——家。

在讀過《我們仨》之後,對那個你曾經肆意妄為的地方,請你珍惜吧!也許在一年、三年、五年以後,會和楊絳先生一樣的感慨: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