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科研水平和985大學比,怎麼樣?

龍抬頭河南


首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華為屬於商業公司所有的投入都是最終通過產品來獲利,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基礎研發,和純正的國內985大學還是有本質的差異,學校主要屬於教書育人的角度出發,培養人才的地方而且有大量的時間研究前沿的技術,對於前沿技術進行大量的理論推演和驗證,和具體商業化落地還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學校的目的不是為了專業的某種前沿技術能夠落地,商業化運作落地屬於企業要做的事情,雖然華為重視基礎科研水準但是和學校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華為重視基礎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全球高校合作,把華為公司涉及到一些理論通過這高校合作的方式拿到或者是華為公司看重一個方向也會通過注入資金的方式和學校一起研究合作;還有華為公司本身就養著大量前沿科學家,並且已經成為華為公司的職員。通過這兩種方式來拓展自己的基礎研發理論,華為之所以在5G技術上走的比較靠前靠的就是這種模式,因為5G技術是一個全方位的技術維度,還需要對使用的材料研究,華為在材料學上花費了大量的資金,所以華為5G設備領先這點已經的公認的,而且新技術不僅僅能夠節省資金還能提升效率,這也是華為能夠獲取5G訂單的根本原因,而且任正非老爺子不止一次的提到華為公司的5G設備非常適合歐洲,這也是華為5G訂單裡面歐洲國家佔據一半的根本原因。

學校科研主要是從事前沿理論的建設,前沿技術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以及大量的試驗驗證,這個週期交給學校來做最合適,而且成本也會最低,如果放在企業來做,就要無形之中增加很多成本,因為企業生存的根本就需要有產品賣出,就需要有利潤才能為後續的研發投入資金,長時間投入到沒有利潤的研發中很可能把企業給拖垮,其實華為公司重視基礎研發也是冒著非常大風險,因為基礎的研發不一定能夠見到成效,而且很可能投入了大量資金最後一無所獲,或者根本無法商業化生產,而且這種概率還非常高。

華為強在商業化落地能力,通過高效的管理水準擁有強大的執行力,作為一個科技公司就需要在一些前沿技術上有足夠的投入,像大家都在說的量子計算機等等前沿技術華為公司也在投入資金研發,科技企業需要不斷在新的領域拓展才能保持自己的市場地位,在歷史有多少強大的科技企業盛極一時因為一腳踩空而倒閉的案例,像當初的sun公司,以及諾基亞手機都是典型的例子,但是企業也不可能無休止在基礎上研發,需要在理論突破的前提下再去切入會更加合適。

華為大量和全球的高校合作就是通過這種模式第一時間拿到理論實施可能性,然後在企業內部加大投入進行研發。所以任正非談到了教育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一個國家只有擁有足量的人才才能長盛不衰,同時也講到了日本和德國兩個二戰戰敗國由於其自身重視教育,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這也就是人才的重要之處,一個國家的發展和重視基礎教育密切相關,相信這不是任正非在博取國人的同情,華為公司已經深刻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比較。我們先來看看人才,華為任正非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今年因為美國的打壓,任正非接受了不少次的媒體專訪,他在專訪中特別提到,華為有700多位數學家,800多位物理學家,120多位化學家,還有6000多位專門從事基礎研究的專家,還有60000多位工程師。這些科學家,不僅僅是國內的,他們分佈在世界各地,包括俄羅斯和歐洲等等國家和地區。這些科學家數量,和國內985高校的理科力量比,實力未必會輸,就是和排名靠前的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比,實力也不弱。

那從科研經費來看,華為則是遠遠的把國內985高校拉開一段距離。2018年,華為的研發經費高達113億美元,在全球所有企業裡,排名第五。再來對比我們985高校,2018年,國內985高校科研經費最高的清華大學的科研總經費是154億人民幣。應該說,從研發經費來說,華為遠遠高於985高校。

從專利來說,華為2018年獲得專利授權3369件,在國內企業裡排名第一。

無論是從科研實力,科研經費,還是專利授權,華為的實力應該說不比國內的985高校弱,某些方面,甚至還超出不少。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高薪職位,獵頭服務就上無憂精英網(www.51jingying.com)


無憂精英網


感謝您的閱讀!

有人說:985做科研為了是項目和學術,為了寫論文;華為的科研為了市場為了產品!當然,也有專家表示:華為一年投入研發的費用達到200億美元,約1300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科學院的體量。

事實,985真的不及華為嗎?我覺得不竟然。985院校它們主要的貢獻是教書育人,是研究學問,確實華為的體量很大,我們可以看幾個數據。

數據一:華為的研發投入

在2018年華為的研發投入了1015億元,而十年的時間,華為投入了4850億元。這個數字確實比一些985院校更多,畢竟華為研發是有根基的,它可以拿每年10%的利潤投入研發。
可是,985院校不是企業,它哪來的這麼多的費用用於研發呢?

數據二:2018年華為的研究人員達到了8萬人左右,佔員工總數的45%,這個數據不可謂不多,這是一般院校不具備的。可是你要知道多少985院校的人才,選擇了華為?可以說,這些研發人才,大部分是這些985學校培養出來的!

數據三:華為的專利數,在2018年底,達到了87805件,確實這方面一些院校也比不了。同樣,華為是為了市場和未來發展,這和985的純學術專利有不同!

所以,數據恰恰說明了,很多內容比較不了。華為確實強大,可是沒有985人才的輸出,華為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985高校是華為人才的搖籃,它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華為畢竟是企業,你即使再怎麼放大華為的貢獻,都不能夠彌補它是企業的事實,但是985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學術陣地,兩者不可“橫向比較”!


LeoGo科技


華為的科研水平和985科研水平真的不好比較,大家追求的根本就不一樣,如果單從數字的霸氣程度來說,肯定是華為超過中國任何一所985高校,但真的不能這樣比!

首先,華為在2018年的研發投入超過千億,而國內最好的985大學清華大學科研經費只有50億元,浙江大學44億元,北京大學28億元,南京大學10億元,這些根本就不在一個等量級上。在一定程度上,科研經費的投入是因為科研成果轉化的需要,華為的高投入完全是因為所從事的都是高精尖應用技術,都是很快要進行產業化的產品和項目,而大學更多的還是在進行基礎科學研究,很多教授的項目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結果,這種項目在華為看來肯定是不會被審批的。

其次,在人才規模上,據瞭解華為在全球擁有至少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120多位化學家,6000多名專業技術專家和60000多名工程師,還有著遍佈全球的高端技術實驗室,試問中國哪所大學有這麼的人才引進力度?如果單從人才儲備的角度,華為可以碾壓全球任何一所高校,包括哈佛,劍橋,麻省理工。

最後,從學術研究來看,華為雖然擁有高投入和海量的人才儲備,但是基礎多學科的學術研究還是比不過雙一流大學的,那可都是實驗室一點一滴的數據裡鑽研出來的,是幾代人的成果匯聚而成的,並非就是投入和人才在短時間內就能達成的目標。

所以,我認為華為和985大學的比較並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進行,他們各自有所特長,華為在應用技術研究與轉化方面絕對碾壓985高校,但在基礎理論和數據研究方面還是985高校更厚重一點。華為的發展,與985大學的人才輸出有著天然的聯繫,正式因為985高校的基礎教育與基礎科研,才成就了華為全球獨霸一方的科研實力。

大家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關於大學與教育的問題,科研關注我哦


美蛙英語


人才:華為至少有700個數學家,800個物理學家,6萬多工程師。

研發中心:華為全球有21個研發機構,36個聯合創新中心,分佈在全球十多個國家。

研發經費:華為2018年的研發經費為1015億元,位列全球第五。

專利:2018年華為申請並授權的專利3369項,位居國內企業之首。

    科研經費

    首先說一下科研經費,技術的進步、創新發展,離不開科研經費。

    根據統計,2018年,華為投入的科研經費達到了1015億元,位居全球第五位。

    由於沒有最新的數據,只有2016年,985高校投入的研發經費作為對比,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是清華大學,50.79億元,其次是浙江大學的41.23億元,可以看到華為在2018年的科研經費是清華大學的20倍。

    華為能夠在市場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可以說是用錢堆起來的,是科技實力打造的。華為的科研人員幾乎佔據了總員工的一半,2018年華為總員工18萬多人,其中科研人員為8萬多人。



    科技人才

    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披露了華為研發人員的配置“至少有700多個數學家、800多個物理學家、120多個化學家、6000多位專門從事基礎研究的專家,還有6萬多工程師”,相信沒有哪所工科類高校有這樣的研發力量。


    一句話概括,華為強大的研發與創新能力時建立在高額研發投入與高素質研發人才的基礎上。


    研發中心

    截至2018年,華為在全球有36個聯合創新中心以及14個研究機構,每個研究所設有2~4個研發中心,華為將每年營收入的10%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華為的蘇州研究所主要從事wlan產品研、企業網研發;華為杭州研究所主要從事技術開發、技術服務、通信設備業務;華為上海無線研究所主要從事無線控制器、終端、海思芯片研發;華為南京研究所主要從事交換機、路由器、企業硬件研發等等,還有專注於安全存儲的武漢研究所,網絡產品研發的北京數通研究所等。

    除了國內的華為研究所外,還在法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國有海外研究所。


    專利

    這裡僅僅說一下華為在5G方面的專利,在5G標準必要專利中,華為申請數目為1970,位居全球第一。這些標準必要專利是發展5G網絡不可繞過、不可替代的專利。


    總之,華為在科技人次儲備、科研經費支持、研究機構、專利申請等方面,可以說不輸任何985學校。不過,985學校重在教書育人,華為的很大一部分專家人才都來自與985高校。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華為2018年投入的科研經費達千億元RMB。國內任意一個大學,包括清華北大,可能也只是一個零頭吧。


華為還說他們研發部門聚集有5千名科學家,科學家是怎麼定義的?是不是副高級職稱以上的就算科學家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清華,北大,浙大,中山大學都不止這個數。


另外科研實力,也要看有沒有帶頭人,比如院士。你們知道華為有幾個院士嗎?


再談科研經費的事情。一般大學裡面,教職工工資一般不計算在科研經費裡面,而華為裡那些科學家的工資必定是要算在裡面了。更何況華為的高工資體系,那是全國聞名的了。


科研水平與科研成果是兩回事。有水平不一定有成果。在大學裡面,科研人才與經費浪費利用率太低,浪費太嚴重,因此成果非常有限。華為則管理體系完全不同,研發效率,資金利用率,人才積極性都大大提升,因此科研成果很豐富,專利項目很多。


所以,華為科研水平不一定比國內一流985高校強,但是科研成果要多。


老椰的自媒體


華為二十年來,網絡了中國最好的前30名大學百分之幾的優秀畢業生,華為是中國最好的前10名大學最大的僱主。華為還網絡了全世界幾百名頂級的數學家和數百位物理學家。華為在人才流動率很高的情況下,聚集了十八萬的優秀人才。華為可以說集中了中國最優秀的人才,這種情況全世界絕無僅有。

華為一年的科研經費一千多億人民幣,這個經費超過中國前50名大學科研經費的總和。第一的清華一年不過四十多億,第二的浙大不到三十多億。中國任何一個大學的科研,和華為比,就是渣了。

華為獨特的分配模式,使得科學家的價值得到了極致的體現。華為不上市,沒有大股東,所有人都是為自己在努力工作。這樣的一個公司其實是沒有對手的,全世界都不可能有對手。

華為最大的特點是隻有中國才能產生這樣的公司,其他國家不可能提供這樣的人才規模。華為最大的弱點是全世界也只能產生一個華為。華為本質上就是代表了中國,華為就是中國。


費羅教育悟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說過,華為的研究能力超過了馬來西亞整個國家,如果馬哈蒂爾說的是實話,恐怕沒有哪個985大學能比得過華為公司,畢竟馬來西亞也有好的大學,儘管單一的某個大學可能比不上清華北大,但是馬來西亞大學的整體實力肯定遠在清華北大之上。


逍遙遊


凡媒體報道過的華為的相關的數據、成績、相關活動等等我就不列舉了,簡單的聊聊華為的結構:知識結構、市場結構、未來結構。華為的平臺相對穩定其知識結構也隨之鋪開,在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框架下,著重研究與設計,研究什麼?是拿來主義還是突破主義?拿來主義是學以致用,找出各種知識的結合點。突破主義突破什麼?在原有的知識面上,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為我所用,這是一個企業創新的根本,有了這座根本的航船華為才能乘風破浪,只掛雲帆濟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市場結構;市場結構也是一座空間、物質、運動的其不規則慣性的運動狀態,這句話的意思是:美國想扼殺華為5g的壯大,而華為巧妙的運用這種運動狀態,而佔領了絕對的市場,改變了市場狀態,這就是市場的理想不由你想,誰主動佔領了市場一方,誰就分享了一杯美酒。未來結構;幼兒學會吃飯是為了長得更高,一個企業學會做事是為了穩步發展,那麼什麼是穩步發展?未來結構,華為的知識佈局說明了這一點,華為的主打方向是電子、數碼、智能等等,這些離不開交流電、直流電、靜電,低耗低能是綠色產品,因此華為可以向電的源頭邁上一步,不誇大的說:搞懂了磁鐵就搞懂了宇宙!

科學、技術、市場三位一體是企業的根本。


聊天選手九段


1、毫無質量的問題,這個你怎麼比?大學是教書育人,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為國家輸送人才,涉及的領域至多之廣,培養的人才包含了醫學 文化 思想 政治 工業 農業 科技 教育 理學等等領域,近現代培養的政治家 教育家 航天科學 地質學 物理學 動力學 醫學科學家 軍事理論學 治國理學 經濟學等等等等,北大早期出了那麼多偉大的思想家 治國安邦的英雄,華為有什麼可比性?能不能把眼光放大的看,華為只是在一個時代中一個小領域中做得非常出色,怎麼可能和一個國家的整個教育相比,985代表著國家教育的中堅力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是整個國家的根本 能夠動搖國家的政治與經濟,50年 100年 500年 1000年這個根本一直影響國家的發展動力。

2、往小的看,華為是非常的厲害,有非常多的博士科學家,但一個民營企業的人才的數量和質量能和一個國家比?從古至今最優秀的人才優先都會服務於國家與政權,國家好多各個領域的大型科研項目都是各高校聯合,好多不會對外,普通老百姓也接觸不到,高校裡面有很牛逼的好理論科學的教授,我們高中數學和物理老師都參加過國家基礎理論 定理論證研究,很多很多厲害的科學家教授都會留在高校,不會去華為的。

3、非計算機電子通訊相關行業的人看到以上評論,會氣得噴血的,不要把科學技術侷限於某一兩個行業,更不要把人才侷限於科技這一個領域,別人考古學家很厲害的都要秒一堆搞計算機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