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生活在上海的白領青年小王,最近被垃圾分類搞得焦頭爛額,每當他在小區的垃圾分類點扔垃圾時,都被人問道:“你是什麼垃圾?”試想一下這是怎樣的心理暴擊?當志願者用直擊靈魂的目光注視著小王的時候,他的腦海裡反覆出現的是“我今天垃圾分對類了嗎?”不僅是小王,隨著垃圾“強制分類”工作的推進,更多城市的居民或將面對“你是什麼垃圾?”這樣的“靈魂拷問”,許多城市市民都在分垃圾、倒垃圾、接受檢查的過程中“在線發瘋”,有才的網友甚至總結出垃圾分類的“豬定律”:“豬能吃的就是易腐垃圾,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賣了可以買豬肉的是可回收垃圾”。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好不好?

好!

許多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已經出臺了垃圾分類的管理條例,逐步實現對垃圾的分類處理、綜合利用,從而減少汙染、節約資源,不少網友都反應垃圾分類以後“生活的環境更加乾淨舒適了”。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但另一方面,垃圾分類措施的迅速上馬也讓一些居民短時間內難以適應、苦不堪言,在非丟垃圾的時段裡,一些居民甚至將垃圾留在被拖走的垃圾桶的位置上,像是在“緬懷”垃圾桶的離去,也就造成很多小區垃圾分類名存實亡。


為什麼會這樣?日本等國家為什麼能夠成功?


早在2000年,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在一些地方推行,但20年過去,垃圾分類在一些試點城市推進緩慢,大家對各種垃圾依然“傻傻分不清”。垃圾分類需要一個漫長的過渡,而且垃圾分類需要的是全民的支持和參與、後端處理技術和能力的提高,這樣才能保證垃圾分類可能成功。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今天日本生活垃圾分類的嚴格和細緻為世人所稱道,但這也並非一蹴而就,日本從1970年出臺的《廢棄物處理法》到2000年制定的《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等,一系列法規為生活垃圾的有序分類和處理打好了基礎,至今經過了50多年的經驗積累,同時日本的垃圾分類也採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並非所有地區都“一刀切”,時間的積累、規則的完善、居民的參與、處理的提高共同造就了垃圾分類的日本經驗。


那麼,我們的垃圾分類又該如何推進呢?


首先,我們必須以居民的接受能力為依據,逐步出臺分類難度遞增、處罰力度遞進的強制措施。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北歐和日本居民的垃圾分類習慣都經過了長期的適應過程,而我國的垃圾分類才剛剛起步,因此,垃圾分類也應該以居民的接受能力為依據,先以“幹”、“溼”、“可回收”、“有害”等進行粗分,而非迅速上馬、一步到位。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其次,要圍繞末端處置來制定分類標準,探索符合當地垃圾處理能力的分類模式。上海市至今多次調整分類標準,這與其末端處置方式密切相關,在推進垃圾分類時,我們不應一味將居民動員起來,釐清垃圾“來龍”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本地的後端處理能力,將“去脈”釐清,避免發生“前端分五桶、後端一桶倒”的局面,最終損失的是居民的耐心。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第三,通過引導企業進駐,引入智能設施,讓垃圾分類便民、利民。目前的垃圾分類工作仍以政府為主導力量,企業參與度低, “虎哥回收”、“我的袋鼠”、“小黃狗”等垃圾分類企業正在發展,他們已經探索出智能垃圾箱,使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避免了垃圾的亂投亂放和二次分類帶來的人力成本,讓垃圾分類更便民、利民。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最後,要通過建立多元化、長效性的宣傳機制,培養居民的垃圾分類習慣。針對不同的居民群體,可以通過發放指導手冊、開展現場講座、報紙、雜誌、電視、校園教育等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讓居民對垃圾分類逐步瞭解、適應,最終積極參與。


我們要堅持社會治理為了人民,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也應是為人民營造出更優良的人居環境,如果垃圾分類成為了居民每天要面對的一樁“難事”,甚至成為了居民的負擔,那垃圾分類又如何從能落實好呢?


【策論】垃圾分類為何走向“失敗”?到底該如何推進垃圾分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