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地名如人名,

一個名字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淵源與意義。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歷史緩緩向前,

流傳中,許多地名已非原意。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鯉城區

來歷名稱 《泉州府志》載:“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又以形似,名鯉城。”這就是鯉城名稱之由來。從時間來說,數次拓城,到明初才形成鯉城的局面,鯉魚城是明初才出現的名稱。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泉州市升格為地級市,其轄區改置鯉城區。1997年,泉州政區再次變動,一分為三,設鯉城區、洛江區、豐澤區。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豐澤區

來歷名稱 1997年6月3日,根據“大泉州”發展規劃的需要,泉州市增設豐澤、洛江2個區,因轄區內宋時有水利設施“豐澤斗門”而取區名為“豐澤區”。“豐澤”含有“豐饒之地,恩澤於民”之意。

另外,南宋時知州劉穎、顏頤仲兩度疏浚東湖,積湖泥為山,建豐澤、湖光、聚星、綠野四亭,“豐澤”之名當自此得之。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洛江區

來歷名稱 1997年6月3日,泉州市增設豐澤、洛江2個區,區名取自轄區內的洛陽江。江上的有一座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皇祐五年(1053年)興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是第一座海灣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在中國橋樑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泉港區

來歷名稱 1996年4月21日,為加快原惠安縣北部地區作為福建省重要石化基地的發展,福建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原肖厝鎮的基礎上設立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即肖厝經濟開發區)。因"肖厝"這個地名古俗且小氣,又因晉江、石獅一帶的口音叫“肖厝”為“燒厝”,既容易讓人產生誤會,也不好聽,所以"肖厝"若再作為區的名稱顯然是不適宜的。

1999年,肖厝黨工委、管委會研究研究同意申報設立"湄港區",當時,許多人包括時任泉州市委書記何立峰同志在內都認為,"湄港"使人認為是湄洲灣,容易與莆田混淆。而肖厝港是泉州市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地處湄洲灣南岸港區,是終年不淤不凍的港口,稱為"泉港"更為妥切,所以後來市裡就以"泉港"作為新區區名上報審批。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惠安縣

來歷名稱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晉江縣東鄉十六里置惠安縣,取“以惠安民”之義稱惠安。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安溪縣

來歷名稱 原名清溪縣,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安溪縣:因厭其名與浙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方臘起義地)同音,取溪水安流才能太平之意,改清溪為安溪。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永春縣

來歷名稱 原名桃園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因與湖南桃源縣重名,遂以境內草木繁盛,四季如春,改名永春縣。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德化縣

來歷名稱 唐貞元年間,析永福(即永泰)縣之歸義鄉置歸德場,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令場升縣,取“歸德”之“德”,鳴琴布化萬民,所以命名德化縣。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金門縣

來歷名稱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於島上構築城池以防禦倭寇侵優,依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而取名為“金門城”,從此乃以“金門”為名。1914年8月,思明縣析金門、大小嶝籌設金門縣。1915年1月正式設縣。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石獅市

來歷名稱 相傳隋代此處有一鳳穴,故名鳳裡,後建鳳裡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對石獅,名為石獅亭,商旅往來,以石獅為標記,久之遂成慣稱。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設晉江縣石獅分縣,後沒入晉江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設石獅鎮。1987年12月石獅由鎮升格為省轄縣級市。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晉江市

來歷名稱 唐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因縣南有晉江而得名,治所在今泉州市。1992年3月6日,晉江撤縣設市。

泉州是從晉朝才開始中原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地,因此江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據《晉江縣誌》載:“晉南渡時,衣冠土族避地於此,幫曰晉江”,因此歷史上泉州與晉江基本說的是一回事。


福建省劃分為4區3市5縣的新2線城市,享有“光明之城”之稱


南安市

來歷名稱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年—519)析晉安郡南部置南安郡,意指“保持閩疆南部安定”,治所在今豐州鎮。隋開皇九年(589年),南安郡改為南安縣。1993年5月12日,南安撤縣設市(縣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