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3月27日,《江蘇教育報》特別推出兩個版的“教育專題”,刊發了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唐江澎、戴桂林、胡曉軍等8位老師撰寫的有關該校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的文章,聚焦該校創造性建構並實施災難教育課程。這是該校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實現災難教育育人,課程化是一條必然的專業路徑”的思考下,而開發出來的課程建設新成果。

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唐江澎為全國學生上一節《戰“疫”公開課》——《向世界貢獻一個問題解決的行動》

學校戰“疫”的專業行動

3月5日,居家學習的錫山高中高二學生通過學校網絡平臺“匡園雲校”,圍繞“家庭和學校誰在學生成才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辯題,上了一堂特別的語文課“匡園辯論”,該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唐江澎作為嘉賓進行了點評。這是錫山高中在疫情當前“停課不停學”背景下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的一個實例。

“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錫山高中又算是一次在全省率先行動,這緣於學校有一支力量較強的課程科研隊伍”,無錫惠山區教育局長徐立峰介紹說,該校在省內率先建立的人文、雲學習、巔峰體育等6大省級課程基地,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學校已成為為江蘇省語文課程基地聯盟牽頭學校、江蘇省課程基地建設示範學校,還入選全省首批4個“江蘇省課程基地高峰建設項目”,這些成就也帶動和提升了整個惠山區學校課程建設水平。

據瞭解,近幾個月來,錫山高中基於20多年的課程開發經驗,精心設計具體的災難教育課程方案,創造性地在災難場域中展開了專業的教育活動,開發了戰“疫”災難教育課程。“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對真實發生的疫情的思考,懂得敬畏自然,科學理性面對災難,尊重科學,自我約束,恪守規則”,該校德育處副主任王曉建說。

前不久,教育部官方微信平臺推送了該校唐江澎校長為全國學生上的一節《戰“疫”公開課》,在唐校長看來,“每一次災難總以極端的方式迫使處於災難中的人們淬礪意志,進而尋求災難問題的解答。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次疫情給災難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課程資源”。

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教師上網課

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老師網上批改作業

對接國家課程方案的課程設計

據該校課程開發委員會胡曉軍老師介紹,學校整體規劃的戰“疫”災難教育課程,分為學科災難主題教育、戰“疫”主題課程、雲上大學節課程三大部分,所開發的內容分別對應各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

一是學科的災難主題教育。各學科圍繞課程目標,組織了網上教研,形成了本學科的災難教育專題。如語文學科在真實情境中嘗試的大單元綜合學習設計,以災難主題統攝,在融通與綜合中完成學習任務,設計了“校長閱讀課”專題;思政學科開設了戰“疫”系列時政課堂……

二是綜合實踐活動領域的戰“疫”主題課程,包括“敬畏規則行有所止、應對危機呵護生命、親情陪伴有效溝通、記錄歷史定格瞬間、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自食其力責任擔當”等6個專題。如“責任擔當”專題側重勞動教育,學生需掌握滷肉飯、三絲炒麵等烹飪方法,還要學習用簡單食材加工食物,該專題由食堂廚師長實施教學。

三是校本課程中的雲上大學節課程。學校特別邀請了醫學、氣象學、地球物理學等專業的大學教師到“匡園雲校”,給學生授課,指導學生職業選擇。“我們希望部分學生基於生涯規劃,選擇相關專業,從今天的疫情中被保護的對象成長為將來守護社會的中堅力量”,胡曉軍說。

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學生家政課

依託於網絡平臺的課程實施

學科中的災難主題教育依託學校自主開發的“匡園深學”網絡平臺在線教學,如物理學科的“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在物理日常教學中滲透。以模塊項目實施的,用獨立的課時線上教學,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完成線下學習,如通用技術學科的“戰‘疫’小創造”,面向高一高二年級,教師線上授課,學生居家學習、自主實踐,作品通過考核後,獲得相應課時的學分。

戰“疫”主題課程由專門團隊分6個專題設計,每週2課時通過“匡園深學”集中學習,1課時自主實踐,排入“匡園雲校”的課表。學校提供《戰“疫”災難主題教育綜合實踐指導手冊》,學生居家完成課程學習,考核後賦予學分。

雲上大學節課程由“生命·生涯·生境”課程基地負責實施,聯合相關高校,如南京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組織課程資源、發佈學習公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提交學習材料,考核後賦予學分。 曉軍 鄭華

不多見,這所高中在全省率先開發戰“疫”災難教育課程

網上舞蹈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