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通篇讀完《人間失格》,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悲傷的,甚至是有點絕望的。

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經歷葉藏小時候的一切,所以很多人理解不了敏感而柔弱的人的世界,有一句話叫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偶爾遲鈍健康,偶爾敏感脆弱,厭倦了世界並且也厭倦自己,這就是主人公葉藏的生活狀態。

01.

在最一開始看這部小說的時候我是不太理解葉藏的內心世界的。

因為我是站在我的角度和我的生活方式來看待他的世界。

當我看到“一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時,我發覺我之前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這句話直戳我心,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一個渴望愛卻又怕受傷害的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電腦上搜索這本書的時候看到一句話——討好人間的小丑。

葉藏在父親想要帶禮物回家時不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而是去遵循父親的意願。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人間失格電影劇照

在後面的情節中葉藏說到,“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的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我被這樣的恐懼脅迫著。”

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會帶著好奇與恐懼,這是人類的特點。

葉藏小時候的性格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以他人為主,總是為別人妥協。

他為了迎合別人,逗別人歡樂,甚至去做一些讓人唾棄的事來獲得這個世界好感,讓自己不再那麼恐懼。

由於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原因,人本身帶著的那種恐懼被一點點放大,他會越來越不理解身邊的人,甚至之後會對自己也有所懷疑。

但人終究是人,會帶著天生的渴望愛的情感去經歷一切。

所以對於葉藏來說,他的確是一個“渴望愛又不懂得愛的膽小鬼”,他是沉浸在人類所恐懼的世界裡想要掙脫卻無力掙脫的“膽小鬼”。

漸漸的,偽裝成了習慣,更成了屬於他的一套生存法則。

主人公對人類始終保持著最大的善意以及畏懼,他就像另一個智慧生物在人類社會中虛無的活著,不知所措。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02.

整部小說最令我心疼的是葉藏吸食嗎啡那一部分。

之前他喝下大量安眠藥準備死的時候被挽回了生命,在我看來那時的葉藏已經完全放棄了自己,放棄了整個世界。

他看見京橋的老闆娘眼底浮現的都是幾近求救似的敬慕之情。

“因為不幸的人對他人的不幸也會十分敏感。”

後來葉藏逐漸地依賴於嗎啡。因為嗎啡可以使他鎮靜,可以把不安、焦躁、靦腆全都消除得乾乾淨淨,甚至可以忘掉身體的虛弱。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人間失格電影劇照

他上癮了。他想逃離這世界,只去享受自己世界的安逸,在跳河之前也被比目魚和堀木發現並救下。

他在吸毒的過程中也完全沒有忘記死,沉迷嗎啡也是為了逃避和排解對人的恐懼。

後來住進了精神病院,連同自己內心的怪物永遠呆在一起。

小說的最後沒有表明葉藏是否還在世,不過字裡行間裡已經表明他已經逃離了這世界,隻身去往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幸福的國度。

03.

前幾天看關於《人間失格》的視頻,很多人在下面評論為無病呻吟。

另一部分人說“真羨慕那些覺得《人間失格》是無病呻吟的人。”

因為無法感同身受,才會覺得無病呻吟吧,或者說他們過的足夠幸福或者足夠堅強。

好在我現在理解了葉藏,同時也理解了太宰治。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在搜索太宰治的人生經歷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個故事。

太宰治的《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龍之介文學獎但沒有獲獎,評審川端康成對《逆行》的評價:“以我之見,作者對眼下的生活懷有厭惡之情,使得作者不能將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很遺憾的。”

太宰治後來寫信回應道:“你以為我和你一樣,過著養小鳥、參加舞會的悠哉生活嗎?

你看,人在美好的生活下過得久了,根本不會發現別人的脆弱。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截取自漫畫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太宰治從事共產主義運動期間,他發現自己一直信任的妻子在認識他之前早己與人有染,內心受到極大的打擊。

他去青森警察署自首,為自己的共產主義革命生涯劃上了句號。

後來自殺未果,患上盲腸炎,注射鎮痛劑上癮。在親朋好友的哄騙之下住進了精神病院,這是他寫《人間失格》的原動力,也是葉藏在《人間失格》中的真實寫照。

於是在戰爭時期寫出治癒小說的太宰開始反思每個人在戰爭中的罪惡,並在小說中激勵著人們努力活下去。

《斜陽》中,太宰治在戰後社會蕭條並無助的時代給人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而《人間失格》中,太宰治把絕望留給了自己,最終選擇了再一次自殺。

太宰治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影在了葉藏的身上,書中,葉藏感到了自己的罪孽深重,但是太宰並不覺得他完全失去做人的資格,認為他是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可惜太宰並沒有原諒自己的罪惡,在玉川上水與情婦投水自盡。

這是太宰最後一次自殺。

太宰給妻子美知子的遺書中寫道:美知大人,比起任何人,一直最愛的是你。

當他把希望傳遞給別人,把絕望留給自己時,我們會發現,這是一個多麼溫柔的人啊。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04.

在《人間失格》中,太宰治塑造了一個沉迷在內心深處無法自拔,並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文中當葉藏發現自己身上的卑劣時,就對自己產生深深的厭惡。

但是葉藏並沒有力量去改變,甚至沒有力量去阻止。

他只好隨波逐流,做一個深深鑲嵌在這種情緒中的人。

他當然也是想逃脫這種罪惡感,但他的精神世界對他本人產生了一種自我批判,他的畫作中的黑色怪物就是最好的轉變和體現。

“因為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著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作一個怪物。”

那個怪物可以說是一張自己的罪,但也可以說是葉藏本身。

我們很多人其實都會在人生中有這種反映人本身的奇怪的東西,但大多數人是可以和他們共生下去的。

但葉藏並不想屈服於這種共生,他想把自己的人生思考透徹,所以最後只好走向了極端——放棄生命。

實際上很多人都曾經嘗試過像這樣思考,只是最後不一定會選擇自殺這麼極端的方式。

《人間失格》: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我們才能真正釋懷

當我看完這部作品之後,雖然我沒有這樣的經歷,但我同樣能理解葉藏,同時也會有理解自己的治癒。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無論你有多麼醜陋不堪的過去,你都可以整理好自己重新開始。

這也是最後說葉藏是如同神一樣的好孩子的原因。

我們不一定每個人都生活在樂觀和陽光之中,但生命還是寶貴和美好的,一定要去珍惜。

“接受自己的懦弱比接受自己的勇敢更舒服,黑暗的一面接受並面對,才能真正釋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