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沒收穫?換種方式做筆記,讓你真正用起來

我的一位朋友之前看到我在執行100本閱讀計劃,他也加入了其中,給自己定了個每週一本的計劃。過了一個月後再和他交流,發現他已經停止了,不再繼續了。問他原因,說是感覺看完就忘,什麼也記不住,什麼也用不上,所以就不想繼續了。

這其實也是現在大部分人在閱讀中遇到到問題,看了很多書,總感什麼也沒記住,什麼也用不上。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沒收穫?換種方式做筆記,讓你真正用起來

閱讀目的

這裡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閱讀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記住書中的內容,閱讀是為了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通過閱讀,獲取新的知識,新的觀點,並和自己之前已知的來進行對比,從而改正和豐富自己的認識。

自己之前一直知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所以覺得人多一些,可以獲取不同的觀點想法,從而比只有一個人時強。但當你讀完《烏合之眾》後,瞭解到當人們聚在一起時,心理上是很容易受到影響,從而並不敢於發表自己想法,只會跟隨別人,這樣甚至都不如一個人時想法多。這就發現了自己之前已知的認知並不是那麼完全正確的,是需要進行一些改變的。這才是閱讀的作用。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沒收穫?換種方式做筆記,讓你真正用起來

讀書筆記

那如何通過閱讀將自己的認知更好地更新和豐富?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讀書筆記了。當你讀完一本書後,再花一點時間來做一下讀書筆記,不只是能夠對整本書進行回顧,還能更好地完善認知。

今天來介紹一個全新的做讀書筆記的步驟,按此步驟,可以強制自己開始思考,從而更新認知。

首先第1步是先摘抄,將書中的一些觀點摘抄下來,可以按書中的原話來,也可以自己重新概括下。

《烏合之眾》這本書中有個觀點是說群體因為比較容易受到暗示,所以是比較易容暴躁的。先把這個觀點摘抄下來。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沒收穫?換種方式做筆記,讓你真正用起來

接著第2步是針對這個觀點來列下自己之前已知的有哪些。

自己之前一直覺得群體中不同人之間是能夠相互制約的,有人發脾氣了,就會有其它人去提醒,所以不應該是比較容易暴躁的。

接下來是第3步,把這兩個觀點進行一下對比,找找原因。

為什麼會說群體是比較容易暴躁的,因為當人很多的時候,人們的思考功能就會喪失,不會去判斷對與錯,為了讓自己變得不那麼與眾不同,常常會選擇跟隨別人,也就比較容易做出出格的事。

那事實是不是真是這樣,可以來回憶下自己在一個群體中有沒有過這些表現,也可以再回過頭再重新讀一下書中的事例。

同樣,認為群體中會有相互制約的原因也來明確下,並回顧一下現實中有沒有遇到真實的案例。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沒收穫?換種方式做筆記,讓你真正用起來

列原因的過程其實也是證明觀點的過程,最後哪個觀點讓你更可信?這就到了第4步了,最終你覺得哪個觀點是正確的,你準備接受哪個觀點。

因為《烏合之眾》這本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而且自己也確實是親身經歷過。來想想有沒有在開會過程中自己想反對,但別人都贊成,所以自己也不敢說了,最終也選擇了接受?

所以,最後自己選擇接受這本書中的觀點,那自己之前的認知就進行了個更新。

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哪個觀點都說服不了自己,就需要最後第5步,可以先把這些觀點標出來,後續再去閱讀更多的書或者是搜索更多的資料來解答。這些解答的過程也要在筆記上寫明,這樣一個完整的讀書筆記才算完成。

通過這五個步驟,引導自己更好的思考,得出的結果也能結合現實中的案例,看過的書才能正在用起來。

螞蟻

成長導師,百萬人氣講師

自律達人,堅持4點起床五年多,一年閱讀至少100本

理財達人,每月2000,兩年理財收益可達到10萬

已出版:

《好好工作:個人效能管理精進指南》

《自控力:21天打敗拖延》

出版中:

《思維導圖:簡單、高效的思維整理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