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開三地如何建設示範區?專家:爭做“動車組”而非“火車頭”

萬達開三地如何建設示範區?專家:爭做“動車組”而非“火車頭”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城霖)如何認識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設的重要性?實現路徑如何?

4月22日,一場聚焦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建設的研討會在達州火熱開場。來自國家發改委和成渝兩地的專家學者同臺而坐,建言發聲。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的適度分離

如何認識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的重要性?現場,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首先拋出問題。

肖金成認為,萬達開地區地處川渝陝結合部,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三峽庫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區位十分重要。

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魯榮東認為,推動渝東北和川東北一體化發展是創建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的根本要求。“目前,長江沿岸分佈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三大國家戰略,推動渝東北和川東北一體化發展是實現長江經濟帶龍頭龍尾共舞的重要支點。”

在重慶工商大學前校長、四川省決諮委委員楊繼瑞看來,唱好“雙城記”、建優“經濟圈”,不僅是“雙核”的二重唱,更是圈內城市的“大合唱”和交響樂。楊繼瑞認為,相比川南城鎮密集區、南遂廣城鎮密集區,達萬城鎮密集區離“雙城”有相當的時空距離,處於“雙城”輻射的衰減區。“如果達萬區域‘塌陷’,‘雙城圈’就不能實現‘建優’,因此在這個區域建立新興增長極,帶動渝東北川東北一體化發展。”

如何認識“統籌發展”?多位專家學者所見略同——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的適度分離。

四川省區域經濟學會會長戴賓梳理了過去10多年川渝建設示範區的實踐,幾乎都命名為“合作”示範區。在戴賓看來,統籌發展即通盤籌劃發展,“萬達開分屬川渝兩省市,‘統籌發展’意味著打破省際行政區劃的藩籬,探索行政區劃和經濟區域的適度分離。”

爭做“動車組”而非“火車頭”

“示範區”建設實現路徑如何?戴賓指出,創立新區通常會提出示範區、試驗區、先行區等概念,“示範”是要求做出榜樣或典範,以供學習,“創建好示範區,首先要確定示範的內容。”

在戴賓看來,應緊扣中央有關雙城圈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萬達開地區的優勢、特色等作為確定的依據。他認為,包括統籌體制機制、產業承接轉移、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公共服務等內容。

四川大學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鄧玲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鄧玲表示,新發展理念要求綠色創新融合發展,必須找準綠色發展的示範點,比如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公園城市建設等。

三地如何協同創建?“體制機制創新是重要的推動力。”魯榮東進一步表示,包括高水平的頂層設計、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長江流域常態化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進營商環境一體化綜合改革等。

“區域經濟跨行政區融合發展中,要尋找最大公約數。” 楊繼瑞認為,三地應主動作為、換位思考,轉變傳統的爭做“火車頭”觀念,變為做高鐵“動車組”意識,每節車廂都在發力。“政策、金融、民心等更各個層面都要進一步融通,特別是要協調解決好GDP、稅收等利益共享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