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也能用於戰爭?揭祕二戰中的“郵票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交戰國除在正面戰場交戰外,還動用各種手段展開心理戰,藉以製造混亂,瓦解對方。像散發傳單、進行廣播、散佈謠言等,但使用得最廣泛的還是郵票戰。各國都在郵票上動足了腦筋,用小小的郵票作為宣傳戰和心理戰的武器。

郵票也能用於戰爭?揭秘二戰中的“郵票戰”

戰爭期間,美、英、德等國都建有專門進行心理戰的機構,這些機構都從事過郵票偽造工作。英國心理作戰處,美國戰略勤務處都曾大量仿造過德國郵票。

英國建立了專門仿造郵票的製版印刷機構,美國製定過代號為“玉米片”的對德國郵政系統進行滲透的秘密行動,勤務處在這組希待勒頭像紀念郵票上動了腦筋。

他們將其中一枚進行了仿製,仿製時巧妙地將希特勒的頭像換成了一具骷髏,還在骷髏的鼻子下保留了希特勒那撮小鬍子,給人希特勒已經死亡的印象。

郵票也能用於戰爭?揭秘二戰中的“郵票戰”

仿製郵票還改動了郵票下方的兩個字母,使原來的“德意志帝國”變成了“完蛋的帝國”。1944年,美國還將一枚畫面是希特勒輕輕拍著女孩臉頰的德國紀念郵票,改制成女孩吐唾沫到希特勒臉上的德國紀念郵票。這兩枚郵票隨著特工部門的散發和信件郵寄傳向世界各地,在反法西斯鬥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英國心理作戰處也對一枚希特勒頭像紀念郵票進行了仿製。仿製時,將希特勒的頭像換成了德國秘密警察頭子希姆菜的頭像,給人一種希特勒已被趕下臺,希姆萊已當上了國家元首的印象。

郵票也能用於戰爭?揭秘二戰中的“郵票戰”

據說,希特勒得知後,十分惱怒。這枚郵票在德國高層領導人之間也起到了一定的離間作用。

英國人還將德國1943年為紀念希特勒執政10週年發行的紀念郵票進行了仿製,將郵票上的衝鋒隊員的頭像換成了因參與刺殺希特勒而被處死的馮·維茨萊本陸軍元帥的頭像,給人以希特勒政權不是受到捍衛而是遭到反對而政權不穩的印象。

德國也用同樣的方法還擊英、美。他們曾對英國喬治五世國王登基紀念郵票進行過偽造。偽造時,將郵票上喬治五世的頭像換成了斯大林的頭像,並在郵票下方印上“這是一場猶太人的戰爭”字樣。周圍還印上了代表猶太人的六角星和代表蘇聯的鐮刀、錘子。

郵票也能用於戰爭?揭秘二戰中的“郵票戰”

德國還在一枚英國紀念德黑蘭會議的紀念郵票上印上了“蘇聯的不列顛”字樣,暗示蘇聯正在操縱英國。德國人深知蘇英之間的矛盾,他們用這種偽造的郵票為蘇英矛盾火上澆油,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

郵票也能用於戰爭?揭秘二戰中的“郵票戰”

蘇聯人則利用德軍大量使用明信片的特點,在偽造明信片上大做文章。他們在明信片正面印上德國前總統興登堡頭像的郵票,在背面則印上反法西斯口號。這種明信片在當時也曾發揮過瓦解德軍的作用

郵票本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沒想到到了戰略家的手中,就變成了一種武器,一種進行宣傳戰和心理戰的銳利武器。這一點恐怕是當初發明使用郵票的人所沒有想到的。


關注小編,每天帶給您不同的歷史和百科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