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物丨2019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參評人風采展示三

創新人物丨2019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參評人風采展示三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70年進程中,中國紡織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0年我國將實現紡織強國目標。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紡織工業在順應時代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紡織強國的過程中,湧現出一大批具有標杆意義的模範群體,他們在智能製造、綠色環保、協同創新等方面引領、引導著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

為了弘揚先進,彰顯英才,讓全行業深入瞭解2019年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所湧現出來的風雲人物們堅持創新、勇於變革的精神,表彰在2019年度為中國紡織工業做出突出創新業績的先進人物,持續推動和提升全行業創新工作的健康蓬勃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研究決定繼續在全行業開展“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的評選活動。

自2005年開始,15年來,“中國紡織年度創新人物”評選活動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創新企業的崛起和成長,上百位創新人物成為我國紡織行業的中堅力量,照亮了紡織強國創新路。

本刊公眾號即日起開始對2019年度創新人物的參評人資料進行專題風采展示,系列展示順序將按照姓氏筆畫排序,專題結束後將在微信平臺進行網絡投票,最終由創新人物評審委員會評選出20位2019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

創新人物丨2019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參評人風采展示三

谷源明簡介

男 / 漢族 / 1964.05 / 黨員 / 碩士

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數據

2019年利潤總額比2018年增長了13%,在國際、國內行業排名中,分別是中國的非織造布行業十強企業,國際非織造布卷材供應商第30位

創新業績

行業智能化升級的領軍者

作為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的領軍者,2019 年,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在董事長谷源明的帶領下,投資1.2 億元建設了兩條高強水刺法非織造布新材料項目, 調整了水刺產品結構, 填補了公司交叉鋪網水刺的產品空白, 並對國內外銷售權重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2019 年,瑞光實現了兩化融合貫標,確定了瑞光智能製造工廠的新型能力,為瑞光集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轉型提供瞭解決方案。一直以來,公司將創新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2019年,公司共申請專利13 項,被授權專利21 項,參與起草國家行業標準2 項。研發中心研發新產品24 個,新產品銷售收入佔總銷售額的 73%,新項目研發成功率85%。

創新管理模式的執行者

經過三十年的管理沉澱,谷源明主導形成了瑞光獨有的企業管理模式——“技術、管理、標準、品牌四路徑創新驅動企業管理模式”。技術創新驅動,實現現代化、智能化、定製化服務顧客, 形成核心競爭力。管理驅動,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領導力強化計劃力、執行力、檢查力,通過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杜絕無價值的活動,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時實現電能、氣能雙下降,實現節能降耗,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標準驅動,實現瑞光非織造布技術對標國際標準,推動行業高水平發展。品牌驅動, 提高瑞光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獲得國內外高端客戶的認可與青睞。

將創新深植於基因裡的實踐者

谷源明認為:“創新是一種深植於瑞光血脈中的基因,是具有澎湃動力的發動機。”自1991 年瑞光集團承接了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中國第一條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的工業化投產開始,谷源明就開始了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締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模式,並在每一次變革中推動了行業進步。

1991 年,中國第一條國產紡粘線谷源明親自主導設備改造,產能由每年500噸提高至2500 噸。2005 年,谷源明嘗試將氣流成網技術與梳理成網技術的結合,填補了國內空白。2012年以前,可衝散技術被國外壟斷多年,國內還沒有大規模的生產線, 谷源明認為 100% 降解是市場的未來,他從德國引進了採用造紙技術生產可衝散非織造布的工藝。該生產線的成功投產也帶動了國內可降解生產線的陸續投產,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在晚於西方僅5 年多的時間,全面實現了廁用溼紙巾在中國消 費者中的使用。

2019 年,溼法造紙成網與非織造布成網技術結合是他的又一個想法,既拓寬了造紙技術的應用,又能實現目前年百萬噸滌綸產品的全降解。

汪建根簡介

男 / 漢族 / 1964.2 / 黨員 / 本科

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數據

2019年固定資產規模3億元以上,年收入總額10億元以上,營收增長率8%~12%,年利潤1億元以上,增長率5%~8%

創新業績

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 年4 月,是一家專業生產高科技錦綸切片、錦綸長絲、加彈絲的大型化纖高新技術企業。汪建根2017 年6 月加入錦江科技公司。這位從浙江桐昆集團空降而來的“操盤手”,發揮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領導能力,任職兩年多以來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不僅狠抓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讓企業的管理有章可循,更是在生產、營銷上有自己獨特的運營管理手段。在汪建根領導下,近兩年公司榮獲“亞洲品牌500 強”、“2018 年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8 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等榮譽。

保生產 拓渠道 增效益

汪建根從整體思考錦綸產業鏈要素的整合,從戰略的角度區思考上下游的溝通合作,構建一種新型的上下游產業合作伙伴關係,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產品是基礎,只有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才有出路。錦江科技全面建立“以產促銷、以銷調產、產銷聯動”的協同機制,不斷根據市場行情變化,及時調整產供銷策略,提供最高效的產品組合。並始終圍繞“開滿機、保利潤”的經營方針,要求生產不僅要“埋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與市場銷售部門時刻保持聯動,以產銷協調為前提,將開機率提升到最大限額,穩定了員工隊伍、產品品質和公司效益。

重研發 提品質 贏市場

汪建根全面提出並實施“持續創新模式、持續創新方法、持續創新維度和持續創新目標”四位一體的持續創新管理體系。汪建根始終堅信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新產品研發是錦江科技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多年來,錦江科技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以致用,跟市場接軌,跟消費接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改善產品結構、開發新應用領域;同時加強與終端客戶的橫向合作,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並強調多重技術融合,致力於實現高性能纖維的低成本、高附加值。

在汪建根領導下,錦江科技堅持走差別化道路,做自己的拳頭產品,將創新型研發和應用型研發結合起來,爭取每年推出一款獨一無二、有代表性的產品。公司2018 年的花式紗為公司創造了豐厚的利潤;2019 年主推“錦康紗”,已實現全面量產;2020 年將推出“錦膚絲”,確保每年培育一個“金牛”產品,並進行重點宣傳和推廣。

應形勢 明定位 再啟航

面對錦綸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汪建根提出要“加強行業自律,加強產業鏈及同行企業交流,促進錦綸產業鏈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思想,他親自推動產業鏈協同交流工作實施,充分發揮行業協調作用,聯合行業幾家企業建立聯盟,共同提出了行業標準,有序定價,以自律創造效益,帶領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主動做市場秩序的倡導者和維護者,為同行企業間協調溝通起到橋樑作用,得到廣大同行和社會各有關方面的充分肯定。未來錦江科技的目標是成為世界民用尼龍纖維領域中的行業標杆,綜合實力國際領先的民族企業。

沈方勇簡介

男 / 漢族 / 1962.03 / 黨員 / 大學

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數據

2019年公司固定資產規模1~3億元,年度營收總額3~5億元,增長率12%~20%,年利潤3000萬~5000萬元,增長率12%~20%

創新業績

大刀闊斧進行技術改造

他在完成“退城進園”的新廠區建設後,著力建設智能製造車間,致力於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製造。這批高精尖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工藝製造水平和產品生產能力,為公司打造精品名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遺餘力促進產品創新

他帶領研發團隊潛心學習、研究國內外先進設備,廣泛聽取用戶意見,博取眾長之後再進行創新。通過現有產品的技術改造和創新,研發出了等多個型號產品,其中,“TM3817S、TM3809Y 型並條機、TM5263E 型細紗機”三款代表性產品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鑑定委員會鑑定:具有自主創新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建議擴大生產規模。

精益求精完善企業管理

他指導職能部門修訂完善了企業管理制度,獎罰分明、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是企業強化基礎工作的保證;此外,他大力進行信息化平臺的升級改造,創新管理手段,ERP、PDM、OA 等管理軟件,以及手機微信平臺已在企業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

千方百計拓展銷售市場

他把製造精品名牌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以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產品的製造質量,通過不斷提高產品信譽度拓展市場。他督導銷售部門重點攻關大項目或有影響力的大客戶,樹立市場標杆;他在海外廣泛布點,構築全球銷售信息網絡;他大力進行品牌宣傳,不斷擴大公司產品的海內外知名度。

古道熱腸履行社會責任

公司搬進高新園區的這幾年就已繳納稅金上億元,為三峽移民、退伍軍人以及社會失業人員提供了較多就業崗位。在“精準扶貧”活動中,他積極響應,爭當急先鋒,參加了市政府組織的多項幫扶活動,多次出錢、出力,幫助貧困戶子女學技術、學業務,培養他們脫貧致富的能力。

張皓簡介

男 / 漢族 / 1982.09 / 黨員 / 本科

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數據

企業被認定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山東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個人連續兩年獲得青島市民營經濟年度人物榮譽稱號

創新業績

以技術創新為推手,將傳統行業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

張皓是“創二代”,他不滿足於企業發展現狀,在工作中將自己的能力和膽識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他大膽開拓,以技術創新為抓手推進企業的品牌化、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戰略實施,將傳統的紡織服裝行業與時代發展緊密地結合了起來,促進了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雪達集團技術中心於2019 年1 月被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是第25 批111 家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唯一的一家紡織服裝企業。

張皓充分利用集團的研發創新和資源優勢,將技術創新作為集團經營的核心和抓手,在他的領導下集團平均每年有十多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改性亞克力、茶花油系列等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石墨烯改性纖維高導電覆合功能性針織品等10 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3 項,國家專利34項,其中發明專利12 項,實用新型專利31 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8 項,由於集團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雪達企業技術中心於2019 年1 月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五部門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張皓堅持向前看,在堅守服裝主業的同時不斷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他的積極溝通聯繫下,集團與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東華大學、啟迪集團、解放軍總後勤部、公安部等科研院所和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在紡織服裝防護用品、紡織醫養用品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產品創新成果顯著。

以模式創新為推手,實現結構調整及智能化升級

在市場開拓方面堅持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強管理增效率降成本,果斷淘汰落後低效產能,引進國際先進的裝備技術,與多家世界著名品牌企業優衣庫、東麗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形成了良好的國內外市場網絡。在他的領導下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於2015 年、2018 年分兩期在柬埔寨投資建設了雪達東昇(柬埔寨)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目前二期工廠已順利啟動,現已達到職工700 多人,年可產600 多萬件針織產品的規模,明顯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集團全面實施兩化融合戰略,2018年集團與北京容商天下公司開展合作,精心打造了專屬於集團的D2M 全球批量化訂單定製系統,該系統打破了傳統的客戶面對面的接單模式,增強了企業在全球化接單、全程化訂單生產、管理、銷售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實現了集團從傳統制造工廠向智能化工廠質的轉變。

以品牌創新為推手,多元化經營增強贏利能力

在張皓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企業全面加快了品牌化和多元化經營發展步伐:2012年底雪達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3 年成立了青島津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即墨捷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多元化經營企業,還註冊了嬰本、貝可萊、咔倫奇等企業自主品牌。

在加速現有雪達自主品牌開發的同時,先後與NICI 等國際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從設計生產、市場策劃推廣到線上線下營銷網絡的建設拓展全方位向前推進,已先後在上海、武漢等一線城市開設品牌直營店20 多家,累計營業收入已達8000多萬元,企業的品牌經濟和多元化經營業績成倍增長。

陳少軍簡介

男 / 漢族 / 1974.11 / 專科

遠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數據

2019年固定資產規模1-3億元,年收入總額3億元以下,增長率12%~20%,年利潤5000萬~1億元,增長率20%以上

創新業績

“一帶一路” 市場開拓者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市場結構,鞏固蕭紹市場,提升江蘇、廣東、福建市場份額;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重點佈局東南亞市場,完成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等市場的實際銷售;努力提升海外市場份額,2019 年公司實現出口6000 多萬元,為遠信工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樹立品牌,完善服務體系

為公司制定了《品牌建設長期規劃》,對內:建設一支創新、實幹、開放、高效、超越的專業化團隊,建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實現企業品牌化道路;對外:打造品牌“三度”,即社會知名度、市場美譽度、消費者忠誠度。

此外,通過建設完善具有遠信特色的“設備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全程保障客戶的利益。售前,跟客戶充分溝通,瞭解客戶的主要布種、場地、熱源等情況,由專業技術人員給客戶提供“一鍵式”服務;售中,通過合理的、科學的安裝施工,確保設備的及時交付和可靠運行;售後,公司在主要區域都設置售後服務站和配件倉庫,確保按時服務,保障客戶權益。

科技創新推動者

注重技術創新工作,確立了“企業發展,技術創新是靈魂”的創新理念,形成了“研發不計成本,創新不打折扣”的創新文化。同時,積極引進人才,大力培養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完善創新體系機制和創新試驗條件,提升企業研發試驗實力,通過與浙江理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形成合作,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019 年,累計完成研發投入2000多萬元,佔銷售收入比例超過5%,被評為“產品開發貢獻獎”。

陳文簡介

男 / 滿族 / 1982.8 / 團員 / 大專

福建新華源紡織集團總裁

數據

2019年固定資產規模3億元以上,年收入總額10億元以上,營收增長率8%~12%,年利潤1億元以上,增長率5%~8%

創新業績

福建新華源紡織集團目前擁有120 萬紗錠和200 臺高檔倍捻機的規模,為國內最大的纖維素纖維應用生產單體企業。陳文2003年進入紡織行業,歷任車間主管、董辦秘書、副總經理並親自創辦恆源紡織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集團榮獲“福建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和紡織工業“最具影響力產品品牌”等稱號。2019 年華源和新華源兩家企業都被評為福建省民營企業百強和製造業50 強。其本人也先後被評為“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福建省優秀企業家”、“福州市五四青年獎章”、全國紡織企業誠信文化建設帶頭人、2019 全國優秀紡織青年企業家等稱號。

管理創新,精細化見效益:在陳文的管理下,集團下屬三家企業的生產、銷售、供應、人才、資金的集中統籌管理;人才統一調度,用其所長;生產品種統一指定,均衡安排,做到適銷對路,產銷平衡。通過精細化嚴格管理,將各企業的人、機、料、法、環、信六大模塊有效結合起來,達到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產的目的。

產品創新,新材料賦能傳統紡紗:

陳文運用和發揮基地平臺,抓好主導產品粘膠紗品牌建設,成功試製包芯紗和開發舒彈絲、莫代爾、天絲、腈綸、錦綸、雅賽爾、精梳棉、羊毛等原料與粘膠紗的混紡產品,既增加品種,拓寬銷路又滿足客戶需求。同時安排與遼東學院共同成立“新材料紡織應用研究院”,共同開發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和培養紡織高新人才,為進一步創新產品打下良好基礎。

技術創新,打造新時代紡織企業現代化樣板: 陳文發揮三家企業技術中心作用,大膽採用新工藝、新原料、新技術。針對華源公司建廠最早的實際情況,集團籌集資金新上清梳聯和自動絡筒機等,提高生產效率。現萬錠生產用工不到35 人。根據市場需求,安排細紗機緊密賽絡紡改造,檔次明顯提高,既深受客戶歡迎又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為達到“兩化融合”的目的,安排華源公司實施互聯網+ 紡織戰略,搞無線監控MES 系統;他關注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運行和對標生產;他安排企業完成能源在線監測工程,督促下屬企業節約資源降低成本。

陳文眼光遠大,立足不斷擴大集團規模實力,做出創辦立華智紡科技有限公司的決策,籌措資金,徵地 352.6 畝,目前80 萬錠工程已動建。陳文子踏父跡,在創新發展中永不止步,致力於成為紡織一流企業。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

創新人物丨2019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參評人風采展示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