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着的脊梁,不变的信念。

在武威火车站外,候车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刷着手机,或吃着零食儿,或相互交谈着,把这等车的漫长化为一丝消遣。在人群中,一位蓄着山羊胡子的老人引得我们的注意:生活不易年老漂泊,但眼里却透着坚毅。身旁的行李并不多,如身上藏蓝色的衣服和帽子别无他色;一直望着不远处的一个小姑娘,半蹲着。我们走过去试着交谈,老汉并不拒绝,对我们的疑惑做了回答:送孙女到石河子上大学,他指了指那个小姑娘,一脸腼腆,倒似邻家的一个初中生,却不成想她已历了高考开启新的生活。老人家来自民勤,一个熟悉的名字。我们曾在西安火车站受人之托带一对民勤的老夫妇上车,他们一样黝黑的脸色红透的脸蛋儿。他们告诉我:民勤风沙大,为了不让风给吹没了,便拼命种树,日头大,黑了但有精神。然后咧着嘴笑。是啊,民勤地处石洋河流域最下游,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随着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和中上游人们用水量的激增,目前民勤荒漠边缘化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所以,对于民勤人我是钦佩的,一如沙漠里的和田维吾尔人,不管是屋檐还是窗口,到处都是美丽的“花儿”,他们着鲜丽的服装,载歌载舞,有了信念那处处都是花儿,又如黄土高原的安塞汉儿们,扎着羊角肚儿,把腰鼓敲得地动山摇,那一簇簇飘扬的红不就是迸发的力量吗?越是恶劣的地方越能激发人们的力量,我似乎看到一株株瘦削的枝条,绽放着一簇簇耀眼。梭梭、沙枣、红柳,勾画出一条条绿色的绸带。是啊俗朴风醇、人民勤劳。

小姑娘径直走了过来,向爷爷告别,也与我们告了别。老汉站起身,把袋子递给孙女,没有拥抱,没有不舍。因为在爷爷的眼中她就是一株坚强的梭梭树、红柳树。我们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虽有些佝偻,但在我们的眼中却是那般坚直有力,他也回过头来,山羊胡子在风中飘舞,眼睛穿越了时空,似乎蹲在沙漠的一角抚育着新栽的一棵树。

蹲着的脊梁,不变的信念。
蹲着的脊梁,不变的信念。
蹲着的脊梁,不变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