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古詩欣賞及解析

近現代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古詩欣賞及解析


創作背景:

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七日,蔣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圍剿”,以十萬兵力,進攻贛南、閩西的紅軍根據地。十二月三十日,紅軍在龍岡伏擊張輝瓚並全殲其十八師。第一次大“圍剿”就此結束,聞聽前方捷報,毛主席喜形於色,遂在馬背上吟成。毛澤東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註釋: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zhàng)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zàn)。萬千楓林被霜打過煥發鮮亮的紅色,紅軍戰士一腔怒火直衝雲天。大霧籠罩龍岡深暗的連綿群峰,我軍齊聲高呼,前線殺敵並活捉了張輝瓚。霜天:這裡指冬天。秋冬都有霜,故可統稱“霜天”。爛漫:光彩分佈貌。天兵:指紅軍。霄漢:高空。霄,雲氣;漢,天漢,即天河。雲氣和天河都是在高空,所以用來表示高曠至極的天際。龍岡:龍岡頭墟的簡稱,在江西省寧都、吉水、吉安、泰和、永豐諸縣之間,地屬永豐縣。山巒重疊,形式極險。千嶂:許多高山。張輝瓚:國民黨第十八師師長,兼任江西剿匪總指揮,俘虜後被憤怒的群眾斬首,其頭裝在木籠內扔入贛江。

二十萬軍重入贛(gàn),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二十萬敵兵又來侵犯,狼煙四起遮掩了半邊天。我將喚醒千百萬的工農大眾,同心協力齊努力,那時不周山下紅旗遍插迎風招展。二十萬軍重入贛:敵人發動第二次“圍剿”時,總兵力20萬,何應欽任總司令。風煙:猶風塵。天半:半空。不周山:不周山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



毛澤東的主要作品有:

沁(qìn)園春·雪、採桑子·重陽、沁(qìn)園春·長沙、卜算子·詠梅、七律·長征、十六字令三首、菩薩蠻·大柏地、賀新郎·別友、五言詩·井、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如夢令·元旦、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浪淘沙·北戴河、清平樂·六盤山、七絕·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會昌、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七絕·詠蛙、念奴嬌·崑崙、西江月·井岡山、五律·張冠道中、清平樂·蔣桂戰爭、七絕·觀潮、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到韶山、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七律·吊羅榮桓同志等。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