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凶

近日,一則“意142名女性遭殺”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悉,近日意大利警方向媒體爆料稱,2018年整年中,意大利女性暴力案件不斷上升,全年有142名女性慘遭殺害,較2017年度同比增長0.7%,其中119名受害者死於家庭暴力。報道中還提到,除了女性被殺案件之外,還有針對女性的家暴案件累計為17453起,是意大利最近五年來的最高記錄。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昨晚偶然看到這則新聞在百度熱搜榜首,“意142女性慘遭殺害”引發關注,而其中83%均死於家暴,也就是說共有119名受害者是家庭暴力的犧牲品,而且報道中還提到,除了女性被殺案件之外,還有針對女性的家暴案件累計為17453起,是意大利最近五年來的最高記錄。

為何在現今西方的文明社會里,家暴會愈演愈烈,逐年遞增?

家暴成災的背後施暴露者和受虐者都有著深層的心理成因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它包括對配偶(前夫、前妻、同居人或男女朋友等親密關係)、親子、手足或長者的身體虐待、言語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通常發生在戀愛、婚姻情感關係期間,也存在於同居關係之間。

為什麼要施暴?家暴其實是一種情緒宣洩的極致,歸根結底源於妒嫉和佔有慾。施暴人也並非天生暴戾兇惡,一般情況下有其成長過程中不凡的經歷造成,暴力傾向往往是通過認知習得的,很多施暴人本身就是暴力的受害人,轉而施暴於他人。剛剛大火的電影《少年的你》,易烊千璽釋演的小北在影片裡就曾說過,這世界是隻有兩種人,要麼打人,要麼被人打。家暴的角色雙方就是打人與被打的關係,施暴者和受虐者的關係。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這種關係表現在家庭就顯得更加讓人痛心疾首,家庭是溫柔的港灣,本身應該是溫暖的。但庭暴力卻讓溫暖的家變成地獄。家庭暴力到底有多可怕,我們根本不敢往下看。

世紀之交,有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講話》將家暴變成了所有人的噩夢,劇中醫界名流安嘉(馮遠征飾演)和與美貌妻子梅湘南(梅婷飾演)新婚燕爾,只因妻子過往的傷心往事丈夫一直無法釋懷,妒嫉和佔有慾蠶食著他的內心,讓他變成了一個魔鬼,那份畸形的愛戀漸漸轉化成苛刻的束縛,最終變成了日復一日的家暴,看到馮遠征飾演的並不強壯的安嘉,恨的牙癢癢,安嘉眼中閃爍出的野獸之的,至今想來還讓人不寒而慄,那是很長一段時間都抹不去的陰影。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家暴之所以會愈演愈烈,有著深層的內因。歸根結底,施暴者都是妒嫉心和佔有慾在作祟,而受害者的懦弱和不抵抗,以及事後的妥協原諒逃避,都是對家暴的縱容。

在家暴事件中,更令人費解的是受害者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是女性,在暴力發生的時候,她們並不是完全沒有自救的能力的,但是她們為什麼會一次次原諒,一次次縱容,這其中的心理成因更加讓人匪夷所思,心理學家用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來解釋這種現象。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1973年,兩個罪犯意圖搶劫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劫持了四位銀行職員,被綁架的人質在命懸一線的時刻,他們很聽話的配合罪犯以求保命。漸漸地,人質發現綁匪其實人還不壞,不僅沒有撕票,還對他們多加照顧。在朝夕共處的六天裡,其中有一個女人質竟然覺得自己“愛上”了綁匪。最終人質被安全解救,此時人質竟然拒絕出庭指控這些綁匪,還對綁匪被捕心懷歉疚,為了感謝他們的不殺之恩,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

這就是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故事,在這個事件中人質相信,討好罪犯是他們唯一活命的方式,斯德哥爾摩綜合徵讓受虐者從“不安全感”中脫離,一步步迷戀上被虐待的關係。在家暴的事件中,很多女性或多或少都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表現。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暴力實施者在施暴之後會說:“都是你逼的!”、“我是太愛你了才會這樣。”、“我喝醉了,才打你的。”這些都只是他平衡自己內心的託辭而已,但是受害者竟然會選擇相信,開始一味地討好,甚至會內疚自責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這樣,漸漸地認同施暴者的價值觀。受虐者往往會拿經濟因素,孩子因素來為自己開脫,而不選擇反抗。歸根結底是心理依賴,一次次順從之後,習慣了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暴力,久而久之,寧願忍受這種無窮無盡的痛苦也不願意離開了。

殊不知,家庭暴力行為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可想而之,無原則地原諒,貌似善良的妥協,換來是變本加厲地的拳打腳踢。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家暴絕不僅僅是西方文明社會才有

新聞浮在輿論之中,似乎與己無關,而事實上家暴絕不僅僅是新聞,也絕不僅僅只有西方文明社會才有,在亞洲,在中國家暴的危害也非常嚴重。

2016年全國婦聯做了一個關於家暴的調查,中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婦女受到丈夫的毆打。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我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而其中60%的動因是家庭暴力。

很多女性在家庭暴力中無力自救,在一種扭曲家庭暴力中浸淫太久,最終演變成“以暴制暴”,“受虐婦女綜合症”屢見不鮮,令人唏噓不已。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2010年韓國有一部電影《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座小島風景秀美卻民風剽悍,幾千前來男尊女卑的遺毒將女性物化,被視為豬狗,甚至還不如。淳樸善良的農婦金福南在男權極度傾軋之下,最終由受害者變成了施暴者,在女兒被誤殺之後,終於開始了血腥的屠島計劃......

這部豆瓣評分8.5的影片值得一看,但電影的基調相對沉重,影片中人性之冷漠,家庭暴力之慘烈,都是惡之源,回到現實電影裡的一幕幕似乎都不是空穴來風。和意大利警方通報的百餘個被家暴吞噬的女性一樣,家暴在現實中愈演愈烈,最終走向死亡,這樣的結局發人深省。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對家暴零容忍,是一個社會不容踐踏的文明底線。

其實家庭暴力並非無法遏制,唯有愛才能讓家暴止於文明之中。

1.解救施暴者,解除惡之源。從某種意義上說,施暴者也是一個社會病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的心裡住著一個魔鬼。而心魔只是人類的認識失調,需要心理的疏導和社會的關愛。

2.受害者自強,遠離家暴的怪圈。求助於法律,求助於社會,主動地堅定地反抗。現實中,有些受害者總是猜疑再三,也有些情況是受害者本人有強烈的逃離慾望,周邊的社會和輿論都會重新將她推入深淵,一旦夫妻吵架,居委會大媽大都會上演“勸和不勸離”的戲碼,根本不去關注也沒有能力去深究深層的原因。

但是有一點是值得慶幸的,家暴越來越得到社會關注和重視。破壞性的暴力最終將被雙方溝通或第三者介入的,建設性的方式取代。法律的健全能夠保護弱者變得強大,涉及家庭暴力的刑事罪名分佈情況可窺得一斑。

意142名女性慘遭殺害,83%因家暴: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成家暴幫兇

涉及家庭暴力的刑事罪名

結語:

一直都以為,家暴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身邊的家庭暴力每一天都在發生,甚至有一些根本就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不自知。看到親人朋友身陷家暴,不能只是訝異、同情、義憤填膺,更需要用愛來撫慰和治癒,來幫助他們。

所有人都有權夢想一個幸福的國度,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個世上並不存在所謂的烏托邦,但仍然可以選擇相信,只要相信,每個人都幻想著在烏托邦中生活,併為之努力,家暴就離我們遠去,就有可能無限接近美好,即使是“稍微”多一點幸福也好!正如大師卓別林所說,人生的悲喜劇盡在我們自己手中。

人生遠看是喜劇,近看是悲劇。

——查理·卓別林

(共勉,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