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離海很遠,為何會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傳說,在內蒙草原之北,西伯利亞之南,庫蘇古爾湖畔,有著一支全太陽系最強大的海軍。這支海軍的首領是蒙古國海軍司令,于謙兒岳父,蘇赫巴托爾三世。他有著六位強大的夥伴,各自都是大海里的傳說,被並稱為王下七武海。

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離海很遠,為何會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有人問,為什麼世界各大軍力排行榜上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那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早已不是征服地球,而是星辰大海。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蒙古海軍就從未敗過,當今世界,更是沒有哪個國家能在海上戰勝蒙古國海軍,就像從來沒有哪個國家能在世界盃總決賽上戰勝中國一樣。

你們如果給我點贊,我還能編……
玩笑歸玩笑,蒙古國雖然是一個沒有大海的內陸國,但其歷史上確實是擁有過一支海軍。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還沒有蒙古國這個國家,整個外蒙地區還屬於中國的領土。但是,由於蘇聯滲透,外蒙地區出現了大量的親蘇勢力,而且雙方有著一定的商業貿易往來。蒙古國雖然離海很遠,但蒙古有一個大湖,名叫庫蘇古爾湖,位於蒙古西北部,靠近俄羅斯邊境。其也叫庫蘇古爾海,面積2760平方公里,最深處262米,是蒙古最大淡水湖。該湖水經蒙古最大的河流色楞格河,匯入到俄羅斯的貝加爾湖。

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離海很遠,為何會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所以,當時有著一條從庫蘇古爾湖出發,沿著色楞格河,進入貝加爾湖的水上航線。蒙古出產的木材、畜產品、毛皮、煤和礦物可經這條航線運往蘇聯,並運回工業品和消費品。

1938年,蘇聯鑑於外蒙古地區一些反蘇勢力的騷擾,便送給當地邊防部隊一艘300噸級的“蘇赫巴託”號,作為湖上巡邏艦,以確保航線安全。當然,這其實就是一艘拖船,所以其更大的作用還是跑運輸。

但不管怎樣,也是一支武裝力量,其也算是蒙古國海軍的前身。

當然,後來隨著陸上鐵路的通車,以及輸油管道的建成,這條有著冰封期的航線被逐漸廢棄。那邊太冷了,河流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冰封,沒法兒跑航運。

於是乎,蒙古國的海軍的活動範圍逐漸縮小到了庫蘇古爾湖。蘇赫巴托爾三世號就在這個內陸湖區執行任務,而其他國家的軍艦幾乎沒有什麼機會開到這兒來和蒙古海軍進行戰爭。這就是為什麼說,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在海上戰勝蒙古國海軍。

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離海很遠,為何會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由於沒有杖可打,“蘇赫巴託”號平日裡的事情很少,除了基本的巡邏以外,也就是幫助牧民運送一下糧食,每到冬天湖凍住的時候,他們就撈魚。不過沒有人有資格嘲笑他們,事實上蒙古國海軍是世界上唯一盈利的海軍,能真正產生社會價值,而不是隻會花納稅人的錢。

“蘇赫巴託”號這條船後來報廢了,蒙古又從蘇聯購買了第二艘“蘇赫巴託”號,1985年在庫蘇古爾湖中沉沒了。目前這艘是第三代“蘇赫巴託”號,也被稱為蘇赫巴託三世。

1997年,“精兵簡政”的蒙古國政府徹底拋棄了海軍這一軍種,蘇赫巴托爾號被轉入私人承包,其也從軍隊的身份,徹底淪為了一個民用的運輸隊。

所以,這個所謂的“蒙古國海軍”,其實只不過是一個旅遊的噱頭根本不能稱之為軍隊。這支運輸隊如今就只有七個人,而且7個船員還不一定都在這艘船上。他們沒有連海都沒有看過,甚至於就連游泳這種基本技能,都只有一個人會。

“我想象大海一定是非常溫柔、平靜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去看看大海。我們這裡的湖水實在太冷也太急了…”

唯一那名會游泳的船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說道。

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離海很遠,為何會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他們平日裡也就是在湖裡跑跑運輸賺點兒錢。當時由於沒有環湖公路,用馬繞湖運輸需要4天,而用船隻要8小時。

不過隨著,“蒙古國海軍”風靡網絡,七武海也逐漸成為了網紅,其在跑運輸的業餘時間,還能陪著遊客拍拍照,跳跳舞,生活愈發滋潤。他們每天早上8點上班,允許遊客參觀和乘坐軍艦,每人收費12美元。隨著遊客的增加,他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

雖然他們已經退出了軍隊序列,而且每天都有不少收入,但他們依然謹記七武海的榮耀使命,面對任何威脅,蒙古國海軍作為先鋒部隊都將對來犯之敵予以嚴厲反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國雖然沒有海,但卻依然可以靠海賺錢。

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離海很遠,為何會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根據海事法和國際公約,內陸國家也有海上航行自由,商船可以選擇內陸國家作為自己的船籍註冊地,並懸掛其國旗、船旗。蒙古旗是航運界的“方便旗”之一。此外,商船掛方便旗的好處是可以廉價僱用第三世界國家的船員,極大地節省工資、保險開支,並且不受本國航運工會的掣肘。船齡方面也不必遵守強制報廢年限。據統計,蒙古國每年從商船註冊方面獲得的收入在20萬美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