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安危》 第一章 是非善惡


紅林悟道《韓非子-安危》 第一章 是非善惡


紅林悟道《韓非子-安危》 第一章 是非善惡

這一篇專講安危,國家的安危,公司的安危,凡是由個體組成的群體都會面對安危。2020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國家的危,同時,國家面對這樣的危採取各項強有力的措施擊退疫情就是國家的安。安與危只有一線之隔,這條線就是制度,遵守制度就是安,違反制度就是危。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由此宗旨產生的各項法律與制度是為了保障宗旨的實現,在此次世所罕見的疫情面前,我們堅守宗旨,確保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化危為安。

我們總講“道”,什麼是“道”,為人民服務就是“道”。而各項保障實現宗旨的律法與制度就是“道“的具體表相。我們為什麼要依法治國,因為依法治國是實現“為人民服務”宗旨最強大的保障力量。宗旨就是安與危之間的那條線,遵守了就是安,違背了就是危。韓非子在這一篇中將安與危細化為安七危六。我們今天開始逐一進行學習,我們千萬不要認為這是韓非子沒事呆在家裡想出來的,韓非子的安危之論是社會實踐的總結,是前人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價才歸納總結出來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韓非子先說“安術有七,危道有六。”意思是使國家安定的方法有七種,使國家危亂的途徑有六種。對於這樣的解釋最能吸引君主的眼球,因為這是他們最為渴望得到的治國之術,誰不想讓自己的國家長治久安呢。韓非子一開始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這麼醒目的話題,可以看出法家對自己學說的自信。韓非子先講安術“一曰,賞罰隨是非;二曰,禍福隨善惡。”意是安定的方法:一是賞罰根據是非;二是福禍根據善惡。韓非子一開論就將自己的“二柄”理論說出來,賞罰就是君主的權柄,是不可外借於他人的法器。我們曾經論證過,為什麼賞罰是君主的權柄,一句話,人要活著就要有生活資料,而君主是國家財富與社會資源的所有者,具有決定的分配權。賞,就是給你生活資料,罰,就是不給你生活資料,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在韓非子看來君主絕對的所有與分配權是先天本有的,這是國家律法賦予的權力,但如何使用這種權力很重要,這就是法家的核心理論依法治國,權力是先天存在,人只是社會權力的執行者,但如何時用權力是後天要明確的。

韓非子認為要按是非進行賞罰。什麼是,什麼是非,這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不僅僅是對與錯,好與壞。應該是對律法與制度的尊重與遵守,對國家政策的落實與執行。按律法與制度辦事,自然而然會隨社會價值鏈獲得生活資料(收入),相反違反律法與制度,自然而然不會得到生活資料,因為你不單沒有創造社會財富還破壞了制度與他人創利獲利的環境與權力。同時,律法還會剝奪你相應的政治權力。“是非”是律法與制度所規範的標準,是大眾共識與行為規範,君主按此標準判斷臣子的行為,就能清楚對與錯,好與壞,據此按律進行賞罰。這裡的賞罰更像是社會財富的第二次分配,只不過這種分配權在君主手裡,所以韓非子告誡君主要依法分配,切不可隨自己的喜好分配。

韓非子將人們的禍福觀與行為的善惡做了必然的聯繫。行為善則有福,行為惡則有禍,這裡的“善”最為基本的定義就是遵守法規,行為符合規範,守法自然有福。同樣,這裡的“惡”最為基本的定義就是違反法規,行為不符合規範,違法自然有禍。我認為韓非子的“禍福隨善惡”的理論很適合世俗世界,我們總是將禍福善惡精神化宗教化,總想依靠上天或神靈來實現樸素的善惡禍福論,這樣反而減弱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安術有七,危道有六。安術:一曰,賞罰隨是非;二曰,禍福隨善惡。】

賞罰為君之道,治國首要,依法執行,國泰民安。安危陰陽之道,求安避危人性始然,遵道則安,違法則危。

bkq\u0006l�u"�\u0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