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國家戰略與個人機遇

網上有兩種非常不好的思潮。一種是極度排外,民族主義高漲,除了自己,其他人都看不上;另一種是極度舔美,別人不能說一點美國或者西方不好,一說就無限鄙視,好像全國就他們幾個明白人,而且擺出一副“你們懂什麼,我們是智者,所以才舔得這麼過癮”的樣子。

這兩種思路其實都不對,都是未成年人的思維方式。成年人的世界,應該像個社會人一樣去思考。

啥是社會人呢?社會人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去招惹別人,但如果別人招惹我們,我們也要果斷還擊,不然他們以為我們是軟青蛙,心情不爽就過來捏。所以吧,我們既不欺負別人,也不當舔狗。

那如何做好自己的事呢?有個帖子非常逗,而且很說明問題。作者說中國的製造業2025其實本來是個構想,並沒有達成共識。國內各方勢力也不是鐵板一塊,因為要扶持這些領域,其他領域預算就會降低,大家自然不滿意。而且很多學者持懷疑態度,他們一直有“不要重複造輪子”的想法,反對中國搞“大而全”,認為中國這麼做不符合經濟學規律。

但經過特朗普一頓鬧,中國絕大部分人都明白了,臥槽,原來這一步這麼重要,看來必須得搞了。共識就這麼出來了。

類似《三體》裡那個情節,羅輯不小心偷窺到了外星人的軟肋,所以外星人要殺他,要故意製造成一個意外假象,讓大家覺得只是一個意外,就不會懷疑他掌握了什麼大秘密。奧巴馬看過《三體》,特朗普沒有,如果他懂這個道理,他就該花錢僱傭一堆中國國內的經濟學者,天天圍攻這玩意,而不是從外部出手。現在不僅暴露了天機,而且反手對我國國內經濟學家就是一巴掌,最近還抽了一巴掌之前反對“土地紅線” 那幫經濟學家。

說白了,我們要堅持“深挖洞(提高科技高度和深度),廣積糧(加強儲備糧油和人力資源),低築牆(擴大合作和交易)”。

我們要比美國更開放,更像海洋文明,接納所有願意平等做生意的人,只要別人跟你合作能賺到錢,他們有病才會把你踢出去。要知道,冷戰最高峰時期,法國和英國跟蘇聯的貿易都沒斷,甚至美國企業傢俬下里也跟蘇聯在合作。

而中國和蘇聯又完全不一樣,蘇聯遊離於歐美之外,而中國鍥入到了歐美體系裡,並且擔任著心臟那樣的職責,中國只要不自己作,就沒事。而且我們沒有跟美國搞敵視,跟誰都不摻雜感情,國家之間沒有那麼多感情,我們也是麼得感情的貿易機器。

現在蕭條就在眼前,達利歐判斷應該會超過1930年代。所以肯定不能大意輕心,政府得拿出點誠意和動作來,比如繼續創造更好的經商環境,完善法制,出臺刺激政策。

一點都不用懷疑,每次危機中,超級巨頭會變得更大,一部分中小型巨頭會被打翻,重新崛起一批,這本身是危機的一部分,加把勁,說不定你的機會來了呢。

新冠疫情下的國家戰略與個人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