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隨著學校的陸續開學,神獸終於回到籠裡,父母得以解放。很多家長在送娃上學的路上,開心地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另外一方面,孩子上學的安全仍然讓家長們擔心,畢竟疫情沒有過去,第二次爆發還是可能的。儘管學校有很多的保護措施,但是它們真的有效嗎?

美國 NASA前工程師 MarkRober前不久在美國的一所小學進行了一項實驗,以驗證病毒在小學生身上的傳播。

試驗中,馬克使用了一種特殊的粉末,這種粉末在自然條件下,肉眼看不到。但是在黑暗的環境中,可以用特殊的光線來顯示。Mark使用這種粉末作為新冠病毒進行試驗。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試驗是在美國一所普通小學進行的,那天馬克很早就來到了學校,教室裡空空如也,昏暗中馬克用特製的燈光檢查整個教室,確保教室沒有沾染特殊粉末。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接著孩子們陸續到達學校,老師在教室門口迎接孩子們,之前馬克已經在老師手上塗上了粉末。教師熱情地向孩子們問好,並與其中三個孩子握手致意。教師三次握手,讓“粉”順利粘到三個攜帶“病毒”的孩子的手上。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在教室裡,孩子們一如既往地蹦蹦跳跳,嬉戲玩耍。在這段時間裡,馬克隨機叫住班上另一個孩子,把粉末撒在他手上。2個小時後是午飯的時間,孩子們去吃飯。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Mark來到空無一人的教室,檢查發現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病毒"的痕跡:桌子、地板、門把手、電話、玩具……孩子們經常接觸的地方都粘著粉末。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小孩子的手上、臉上都有粉末,還包括老師。教師尷尬地說,自己也不知道粉末怎麼到臉上了。教師和孩子們平時都很注意衛生,教室裡乾淨整潔,桌椅也都用心打掃過,孩子們會經常洗手。又過了9天,馬克既驚訝地發現,孩子們的桌子上仍然有粉末。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在整個實驗中,“病原”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老師,另一個是學生,他們被馬克塗了粉。在2小時內,用角落法將粉劑撒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結果令人震驚。

在爆發期間,勤洗手是全球的共識。兒童勤洗手為什麼還是不能阻止病毒的傳播?然後 Mark檢查孩子的手是否洗乾淨。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試驗發現:用肥皂洗二十秒鐘,再洗乾淨,手上不再殘留“粉劑”。洗完手後20秒以下,手部或多或少有藥粉殘留。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因此,孩子們平時圖方便不用肥皂,直接用清水沖洗即可;或者隨意地抹上肥皂擦洗乾淨,然後用水洗掉,這樣洗手就通了。必須使用洗手用品洗手,並且洗足20秒。

主要傳播途徑是手部接觸,有毒物的手接觸眼、鼻、口後,容易受到感染。所以不必用手觸碰面部,就可以避免感染?回答是,不行!

Mark從實驗中發現,儘管對孩子們叮囑很多,手不能亂碰,也不能碰鼻子、眼、嘴,但很快他們就忘記了。觸摸臉部,觸摸下巴,摳鼻子,揉眼睛,還有吃手指…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看著小孩的表演,還能指望他們不用手觸摸五官嗎?

即使大人也很難做到。馬克親手上了陣,雙手上了粉,不斷警告自己不要碰臉。臉癢得要忍,實在不能用袖子蹭。不過,實驗結果表明馬克臉上仍然粘著粉末。播放視頻後,才發現自己會下意識地用手觸摸臉。事實上,摸臉是大多數人習慣的動作,一時半會兒很難改掉。

看完美國小學這個實驗,盼娃開學的父母表示:還是繼續宅家吧!

​以上實驗,在人多的場合,要想阻止病毒入侵,應該做以下幾點:

第一、不亂摸,避免手染病毒。

第二,不要用手觸摸你的臉。

最終勤洗手,用肥皂水擦20秒。

但是病毒是看不見的,我們無法知道手與病毒的接觸時間和地點。如在洗手前已經摸過臉,則感染的風險較高。

因此,開課前不要羨慕已經開課的孩子,儘管帶娃很苦很累,但是孩子在家相對來說是最安全的。已入學的地區,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以上三個注意事項,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要忘記自我保護。


歡迎大家點個關注,留個言,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