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率跌至1.7%之後,迪信通想靠“日用品”自救

數碼通訊連鎖企業迪信通(06188)4月21日公佈業績,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3.5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加1.97%;母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2.57億元,同比下降21.88%。

迪信通是國內最大的線下移動通訊連鎖品牌,旗下有100多家附屬公司,在全國22個省份和4個直轄市擁有1500多家直營和加盟門店。其主要收入來自移動通訊設備及配件銷售,2019年,該業務約佔總收入97%,與2018年相比,收入微增2.95%。

細分看,移動通訊設備及配件零售同比下降14.35%,對加盟商銷售通訊設備及配件同比下降10.29%,這兩大細分業務板塊的下滑全靠移動通訊設備及配件批發大幅增長約53%來拉平。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去年全年該公司手機銷量973.37萬臺,同比減少1.5%,去年上半年手機銷量同比降幅達8.31%,可見下半年開始手機銷量跌幅收窄。公司稱,“本年新上了5G手機,給公司帶來很多銷售機會。”

淨利率跌至1.7%之後,迪信通想靠“日用品”自救

其他業務方面,來自移動運營商的服務收入同比下降17.42%,主要由於各大運營商減少對終端銷售手機的補貼,其他服務費收入同比上升26.36%。年內,迪信通終止了房產銷售業務,2018年,該業務收入為9753.1萬元。

淨利潤下滑,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翻倍增長

由於批發收入佔比上升,零售收入佔比下降,公司整體毛利下滑,毛利率由2018年的12.8%下降至11.52%。在此基礎上,加上財務成本增加,及終止房產銷售業務,導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21.88%,淨利潤率約1.7%,為近九年以來最低。

與收入情況極不相稱的是,迪信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同比增長1倍,至5.37億元。公司稱,主要由於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經營利潤良好,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稅前利潤約為3.32億元;二是經營性應收有所增加,抵消了淨利潤帶來的現金流入影響;三是經營性應付賬款及票據增加。

據瞭解,迪信通2019年末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同比增加23.81%至約27億元,而2018年同期僅增長9%,主要原因是公司為了提升手機銷量,擴大市佔率,給批發客戶提供更優惠的信用條件,反映公司對下游的議價能力減弱。

與此同時,公司的應付貿易賬款和應付票據同比增長126.35%至約11億元,主要是應付票據大幅增加。

國內門店數量減少,海外市場表現搶眼

在收入勉強維持增長背後,迪信通經營較為保守。2019年,公司減少員工人數,對各種軟硬廣告的投放力度也有所減弱。更關鍵的是,還縮減了自有門店及店中店數量,對於線下渠道銷售為主的迪信通來說,多少透露出了業務疲軟的信號。此外,去年資本性支出4175.55萬元,同比減少近四成,也表明公司投資趨於謹慎。

實際上,伴隨電商經濟的發展,線上渠道逐漸發展為手機銷售的重要戰場,之後隨著競爭加劇,小米、華為、蘋果等手機廠商加大新零售佈局,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力,曾經的線下手機銷售霸主迪信通增長空間受到擠壓。智通財經APP瞭解到,2017年末,迪信通在全國的直營和加盟門店達到1700多家,但到2019年中,門店數量已經縮減至1500多家。

迪信通從海外市場尋找出路。雖然公司從2016年就開啟國際化道路,並佈局了東南亞、非洲市場,但直到2018年下半年,海外市場才開始貢獻收入。2019年,相對國內市場的平淡無奇,海外市場表現尤為搶眼,西班牙和印度市場收入增長超過5倍,孟加拉國市場收入增長6倍,不過由於基數較小,對整體收入的拉動不明顯。

淨利率跌至1.7%之後,迪信通想靠“日用品”自救

據公司稱,2019年,公司加大了在泰國的分銷業務投入,目前也成為泰國小米最大的分銷商,獲得不錯的回報。2020年,迪信通將助力華為重點開拓西歐7國的零售業務,同時繼續擴大泰國的分銷規模。

然而,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暴跌,迪信通也註定難逃一劫。據中國信通院,2020年1-3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4895.3萬部,同比下降36.4%。興業證券預計今年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將同比下滑13%。

引入京東,修改經營範圍

2019年,迪信通還有另一件事曾引起市場關注。去年8月,京東以2.1億港元入股迪信通,成為繼神州數碼後,迪信通的第二大外部股東。據瞭解,目前雙方已經開展多方面的O2O探索,比如全國迪信通門店為京東3C品類開展線下履約、所有門店上線“京東到家”、迪信通門店建設京東專區、合作試點科技潮品的O+O旗艦店等。此次合作,與其說迪信通借力京東發展線上銷售,還不如說,迪信通是京東佈局線下的一顆棋子。

不過,在全球手機銷量低迷、公司業務發展遇到瓶頸的當下,引入京東,拓展業務範圍,對迪信通來說依然是件只賺不賠的好事。除了京東外,迪信通還與餓了麼、永輝線上、多點等開展本地化訂單履約服務。

今年2月底,迪信通發出公告,董事會建議修改經營範圍,在原有的“批發、零售通信設備、移動通訊產品、金屬材料、辦公設備、計算機及外圍設備、儀器儀表;維修移動電話;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基礎上,增加“電子產品、軟件及輔助設備、勞保用品、辦公用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鐘錶、箱包、服裝鞋帽、禮品、化妝品、嬰幼兒用品、玩具、樂器、醫療器械I類、II類、III類、保健品、食品;技術開發、技術轉讓;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軟件開發”等。

儘管如此,依然難掩迪信通黯淡的前景。2015年以來,公司業績一直停滯不前,毛利率和淨利率均跌至近年來低位,存貨週轉率持續下降,2019年末存貨水平達到歷史新高,想要扭轉業績頹勢,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