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將於9月底前初步構建起“e家大救助”體系

4月16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構建“e家大救助”體系實施方案》。構建“e家大救助”體系是市委確定的“2020年全市重點攻堅任務”,是我市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的一項重要民心工程。

根據市委部署要求,市民政局瞄準山東領先、全國一流的目標,在廣泛調研論證基礎上,牽頭起草了《關於構建“e家大救助”體系的實施方案》。按照實施方案,今年9月底前,初步構建起“e家大救助”體系,搭建市縣鄉村四級工作網絡,建立“兩庫兩系統”信息平臺,以大數據實現大救助,以大救助實現大統籌,以大統籌實現大成效,形成“後扶貧時代”兜底保障長效機制,提高困難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全面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富強濱州。

據瞭解,“e家大救助”體系具備四大優勢、實現四大功能:一是能夠統籌社會救助政策,打造綜合救助模式。針對救助政策碎片化、管理部門分散化、救助工作低效化,依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統籌全市15個市直部門(單位)首批67項救助政策,打造社會救助“中央廚房”,實現“各出一道菜、共辦一桌席”,保障困難群眾吃飯穿衣基本生活,化解醫療、教育、住房、就業困難,滿足困難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救助需求。

同時,能夠再造社會救助流程,打造便民救助模式。為解決困難群眾“來回跑腿”、“求助無門”等問題,建立“五個便民”服務模式,實現困難群眾憑一張身份證“一證申請”,實現各類社會救助事項“一門受理”、“一網通辦”、“一鍵核對”,實現所有發放到人的救助金“一卡發放”。將開發手機APP,實現群眾求助、結果查詢、信息採集“掌上辦”,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在救助流程中,增加信息核對、聯合審核兩個環節,凡申請社會救助必須進行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凡審批結果必須經過社會救助工作機構和業務主管部門聯合把關。

另外,該體系能夠共享社會救助信息,打造線上救助模式。市民政部門將整合各項社會救助信息資源,構建社會救助“兩庫兩平臺”:歸集15個市直部門(單位)所有救助對象數據,建立一個“社會救助對象庫”,實現信息檢索、預警提示、數據分析等功能;歸集首批梳理的67個救助項目,建立一個“社會救助項目庫”,優化社會救助服務供給;建立涵蓋15個市直部門(單位)的社會救助綜合管理平臺,實現所有救助事項網上辦理;建立涵蓋17個市直部門(單位)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

除此之外,還將進一步拓展社會救助範圍,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我市選擇博興縣為省級試點、沾化區為市級試點,建立相對貧困標準確定機制,以上年度農村低保標準的1.2倍為相對貧困線。建立“鎮村日常發現、核查暗訪發現、信息比對發現”動態監測機制和貧困對象識別、退出機制。建立多元幫扶機制,綜合運用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措施辦法,確保相對貧困戶達到當地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中線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