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浣溪沙》——晏殊

近日在追《清平樂》,宋詞名家已陸續上線——晏殊、范仲淹、歐陽修……今天我們來看劇中出現的第一首詞,晏殊所作的《浣溪沙》。

詞‖《浣溪沙》——晏殊


詞‖《浣溪沙》——晏殊


劇中,由喻恩泰飾演的晏殊在告知家僕收拾行裝的理由——他近日研究易理,算了一卦,算出即日便要離開京城,之後,便走進庭院,拒絕僕人給他拿傘,淋著小雨,手搖著卦筒,吟唱了這首詞:

小閣重簾有燕過,晚花紅片落庭莎。曲闌干影入涼波。

一霎好風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傍晚,飛燕掠過小閣重簾,詞人的目光被這打破靜謐氛圍的燕子所吸引,視線隨它來到室外庭院:紅色的花瓣散落在低矮的莎草上,湖邊欄杆彎彎曲曲的綽影投映在涼涼的水波中。

而湖中,由好風好雨生成的翠幕圓荷亭亭如許,詞人的酒在滿目的碧色中徹底醒來,此時隻身一人立於此,竟生出許多閒愁來……

之後的劇情裡,晏殊果然被貶黜出京,理由是,在殿外責打送笏板遲到的隨從,太后言其失儀,不堪為群臣表率。

然而實際上是晏殊知太后要提拔非才之人,自己不免要為之抗辯,又自知太后不能容,故而提早準備,不惜落得個“惜乎少年成名,難免凌傲之氣,不屑下中之才,於人過苛”的名聲。

這樣,他的罪名是失儀,而非抗辯太后任用非才之人;太后罰的是其狂傲浮躁,而非直言進諫。正如他向年少的宋仁宗所言明的心志——“為陛下明心境,為朝堂眾臣論是非”。正是由於這些肱骨之臣明辨是非輕重,懂得進退取捨,為仁宗在成年後從太后手中接過實權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