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她們

散文:她們

做了近二十年學生,受恩於無數教師的教誨;做了近二十年教師,得到過無數次講臺的掌聲。在這角色更替的近四十年裡,我始終如一名學生,初心不改。

有人問我,是否有一名老師或者幾名老師值得你一生懷念?

我肯定地回答,有,而且記憶永恆。

她是我三年級的班主任。

“上海頭”“娃娃臉”“小虎牙”,一身白色長裙煞是惹人生羨。我曾在心底向自己許下宏願,希望自己長大以後也有這麼一條裙子。

第一堂課上,她用白皙柔軟的手指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字---笨鳥先飛,並讓我們選取代表發言,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及故事!同學們都面面相覷,不知從何說起。她笑盈盈地看向講臺下的我們,也期望有人能“挺身而出”,可一直到她“望眼欲穿”,也沒有人承擔此重任。

她慢條斯理地講解道:“東漢時,一個叫樂羊子的人拾到了一塊金子,高興地拿回來交給妻子。可妻子卻說:‘有志氣的人會嚴格要求自己,把撿來的東西拿回家是敗壞自己的名聲’。樂羊子深感慚愧,就把金子放回原處,然後妻子又對他說:‘你很笨要笨鳥先飛,要出外求學去’。所以樂羊子就出外求學去了。但一年後,樂羊子因為思念妻子返回家中。妻子把他領到織布機旁說:‘這布是一寸寸、一尺尺織出來的,日積月累才能成丈、成匹。如果我把它剪斷,就前功盡棄了。求學也和織布一樣,不能在學到一半的時候放棄’。 樂羊子深受感動,又回去求學了,七年沒有回家”。我們每個人都似懂非懂的點著頭,老師接著說道:“一隻不會飛的笨鳥想追趕上會飛的聰明鳥的腳步,是不是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也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追上聰明鳥呢”。這次,我們算是聽懂了,並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加倍勤奮努力。


散文:她們

這隻“笨鳥”,在我後來的人生路上,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和勇氣。當我如她般站在三尺講臺上時,她那優雅又謙遜的姿態始終在我的腦海裡翻滾,我學著她的步履一步一步走著,學著她的語氣一句一句講解著。當時,學校缺少普通話老師,而我這個鄉下出來的孩子,普通話也是“歪巴裂棗”,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和學習,在教學上也常常出現應接不暇的地方。就是那隻“笨鳥”,讓我學會了努力,學會了超越,後來,我取得了省級測試員資格,彌補了在語言教學這一塊兒的空白。

不知道現在老師怎樣,是否還記得那隻“笨鳥”的故事。


散文:她們

她是我五年級的數學老師。

高挑、挺拔、也壯實,左眼老愛翻白眼,記恨她的同學就給她取了一個綽號--左瞟眼。她走路風風火火,教學嚴謹認真,同學們都懼怕她,怕她的黃金棍,怕她的鐵砂掌,更怕她的三寸不爛之舌。

她常常邁著兩條大長腿奔跑在教室與操場之間,如有同學在操場跳皮筋、踢毽子或者打紙板,她看到一次就收一次,收得次數多了,同學們也就不敢在她眼皮底下玩耍。她打起同學來也是絕不手軟,讓你伸出右手,你不敢伸出左手,讓你單腳站立你不敢雙腳交換著耍戲法。讓你抄寫錯題一百遍,你不敢少抄一遍。訓起話來也是“惡龍咆哮”,無論任何人,至少訓上半小時。

不過,也有不信邪的,班上有一個叫王順的男生,常常跟她對著幹。他把一隻毛毛蟲夾在老師的書裡,以為老師會被毛毛車嚇得尖叫起來,可老師卻把毛毛蟲抖落到地面一腳給踩死了。

這次未成功,他又選擇了其他的方法,他把一隻斷腿的青蛙放在講桌裡,等老師去摸粉筆的時候準會嚇一跳。可,老師把青蛙提起來扔出了窗外,並厲聲說,如再有下次休怪我手下無情。他依然我行我素,沒有把老師的話放在心上,這一次,他弄來了一條被打死的小青蛇,放入老師晾曬的大衣口袋裡,這一次,老師消失了很多天。


散文:她們

我們都在驚恐與膽怯中迎接老師的責罵體罰,知道“連坐”在我們班是常事。老師面無表情的站在講臺上,用她有著絕對殺傷力的眼神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掃描著每一顆腦袋。我們都摒著呼吸,生怕出一口大氣都會牽扯老師憤怒的神經,我們更為王順擔憂著,真不知老師將如何懲罰他,但,我們都一致認為他的死期不遠了。只見老師氣勢洶洶地走下講臺,直奔到王順面前,大吼起來:“你,就你……”,我們看到老師怒不可遏的表情,也看到她舉起的手又放下。王順早已四肢顫抖,縮緊頸脖,就差抱頭求饒。老師接著說道:“就你告訴我蛇死了多久”。王順此刻是魂已飛魄已散,哪裡還敢接嘴搭話。“都臭了爛了還放我口袋裡”?老師狠狠地看了一眼他。隨後又說:“我要罰你,罰你居然只敢放條死蛇,下次記得……放條活的……,還有,今後每天下午放學後都到我辦公室來”。

多年以後,他成了一名數學老師,和他的老師做了同事。在一次教師節表彰會上,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調皮男把蛇放入老師口袋裡的故事。話說有一個男孩,想博得老師同學的關注,他把自己變成最難馴服的野馬。因為在他的認知裡,無論何種原因,被人喊出名字或者記住名字都是幸福的。

而他,唯有以空前絕後的調皮贏得大家的關注。他把一條死去的蛇放入老師的口袋裡,原本以為老師要狠狠訓他一頓,或者狠狠踹他幾腳,但老師卻罰他一學期的免費補課。

說完這些,他早已經淚流滿面。

散文:她們

她是我小學的音樂老師。

微胖、聲音甜美、一對酒窩永遠在臉上盪漾;她也從不發脾氣,溫和良善。

她教會了我們很多歌曲,其間印象最深刻便是《讓我們蕩起雙槳》,我很喜歡歌詞裡描繪的唯美畫面,好像我就是那個坐在船頭的少年,就是那個在蘆葦蕩、荷花池採蓮的女孩兒。她也教我們唱流行歌曲,我記得那個時候流行《瀟灑走一回》《心相應手牽手》《小芳》等,這些歌都抄錄在她的一個已經泛黃的硬殼筆記本上,同學都爭相傳抄,也都想學會每一首歌。

我還記得班上一個叫馬兒的男生,在音樂課上,把一管墨水悄悄地甩到了老師白色的襯衣上。從此,她的純白襯衣便成了麻子襯衣。她沒有在班上詢問是誰幹的,也沒有責罰有嫌疑的同學,更沒有全班拉上一起罵。而是溫柔地說,還得謝謝背上那一排芝麻了!你們聽課疲倦了還可以數數它們,多好啊!

全班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包括那個“肇事者”。隨後,我們便又在她美妙的歌聲中結束了一節課。


散文:她們

一次,馬兒推鐵環摔了一跤,卻偏偏把鼻血摔了出來,同學們都驚慌無助地看著他,以為他把鼻子摔爛了。這時,只見老師在操場上扯了一把苦蒿,捏團塞入馬兒的鼻孔,並打來冷水拍打他的後頸窩。這樣持續了一會兒,反覆換了幾次苦蒿,鼻血算是止住了。

後來,馬兒成了我們班最有出息的人。他開始四處打聽老師的消息,並決定在今年教師節的時候告訴老師,當年所種下的那片芝麻的事。可,老師卻在這之前一個月去了天堂。聽說在病痛的幾年時間裡,老師沒有喊過一聲痛,在生命的最後期限裡,也是自己打點滴、自己煲飯煮粥,直到倒下!

馬兒聽後失聲痛哭,如不是老師慈母般的胸懷,如不是老師用言行教導著他,他也許還是那個滿身“麻子”的男生!至此,馬兒才知道背上有麻子的不是老師,而是他自己,他自己給自己種了成片的“麻子”。

散文:她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